满清王朝末期的守旧派与维新派

作者: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21:23 被阅读78次

    作者:史遇春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农历甲午年),为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清廷与日本爆发了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陆战、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平壤,在黄海大败清廷的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旅顺、威海,并于本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血洗全城。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结束,清廷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

    1、清廷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

    2、清廷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3、清廷“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

    4、清廷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5、日本臣民得在清廷的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6、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清廷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

    7、条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清廷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为日本军队效劳的在押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瓜分,开始形成风潮。旅顺、威海卫、广州湾、胶州湾,相继被侵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清廷在朝官员的风气,又为之一变。

    清廷的在朝官员,以前多自命为文学之士。这些自命为文学之士的官员,此前曾把那些谈论时事、论议新政的官员,看作是洋务人员,低视他们,几乎是不将洋务人员列在士大夫之林的。

    何以见得?

    比如,那个时候,自命为文学之士的官员,私下里称呼李鸿章为“佩六国相印”。

    比如,那个时候,自命为文学之士的官员,私下里称呼李经方为“东洋驸马”。

    比如,那个时候,自命为文学之士的官员,私下里称呼裕庚为“洋乌龟”。

    就自命为文学之士的官员对洋务人员私下里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地顽固。

    紧接着,欧西的风潮开始在清廷的治下传播,社会上又开始流行高谈维新。并且,这些人还组织公车上书的集会,还筹划建立保国会。当时,运动主持维新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

    当时,清廷的朝堂之中,有所谓的守旧派。这一派,暗地里奉徐桐为首领。

    另外,清廷的朝堂之中,还有所谓的维新派。这一派,则推崇翁同龢为首领。

    两派分立,清廷的在朝官员,壁垒分明,不是趋于徐桐门下,就是列在翁同龢帜边。

    光绪帝主持变法,维新派的谭嗣同等人,得到了皇帝的眷顾,遂开始着手改革大政。改革大政的过程中,在人事上,曾经驱逐顽固大臣许应騤等人。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御史宋伯鲁上书请废八股,建议将经济岁举与正科合并,而许应骙则极力主张将经济科并归于八股。宋伯鲁、杨深秀遂于五月初二日(6月20日)联衔上书,弹劾许应骙“庸妄狂悖,腹诽朝旨”,要求光绪帝罢黜许应骙。五月初四日(6月22日),许应骙奏复,除反对宋伯鲁、杨深秀所劾各款外,还对维新派首领康有为进行攻击。七月十六日(9月1日),礼部主事王照疏请光绪帝游历日本等国,以考察各国情况。怀塔布、许应骙不肯代送。王照弹劾许应骙并到堂亲递,怀塔布不得已允许其代奏。许应骙则上奏弹劾王照“咆哮署堂,藉端挟制。”光绪帝对这些守旧迂谬阻挠新政的大臣气愤难忍,在看到王照和许应骙的奏摺后,当即颁布谕旨痛斥许应骙、怀塔布等人,并予七月十九日(9月4日)将怀塔布、许应骙等6人革职。

    很快,戊戌政变起,结果:

    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

    康有为、梁启超等远逃国外;

    翁同龢遭遣返,回原籍,并交地方官严加看管。

    于是,清廷的在朝官员乍舌,不敢再谈维新了。

    当时,徘徊于守旧派与维新派之间的,外官只有张之洞。

    事前,张之洞曾经著有《劝学篇》。所以,在清廷主政者对维新派的清算中,因为这篇著述,张之洞被免于究责。

    其实,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就出于张之洞门下。

    杨锐曾入张之洞幕府,在京师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春),杨锐在京师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戊戌政变时,杨锐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被害。

    戊戌政变之后,清廷在朝的顽固官员,开始旗鼓大张,并且私下里自称为后党(拥护慈禧太后一党);此前维新派的官员,有些逃亡到海外、有些藏匿寓居在外国租界之中,他们暗自称为帝党(拥戴光绪帝一党)。

    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年·公元1900年),义和拳运动爆发,最终导致八国联军侵入京师,清廷又一次在列前面前败北。和议中,有惩办支持义和拳罪魁一项。罪魁中,守旧派官员为数不少。因为此事,顽固的在朝官员,马上摇身蜕变,群起建言,请求清廷立宪,以此来向外国人献媚。

    于是,清廷治理下的社会,预备立宪的风气大盛。

    随后,就是:

    1、废除科举;

    2、设立特科考试(特科中,杨度逃走;梁士诒被诬为梁启超亲属,不敢入试。);

    3、引进并任用留学生;

    4、设立资政院及省谘议局;

    ……

    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君主立宪张本。

    另外,清廷还派五大臣(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出洋,考察各国的宪政,目的,就是为了是外人耳目一新。

    以上种种,要么是由张之洞、袁世凯合摺向清廷奏请的,要么是这二位赞同办理的 。

    据说,当时张之洞有所建议时,一定会拉拢袁世凯联合办理。因为,张之洞深知,袁世凯很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如果与袁世凯联合,上奏一般没有不予准许的;准许之后,也没有不予执行的。

    之后,袁世凯进入枢府,以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张之洞也进入枢府,以军机大臣领管理学部大臣。当时,张之洞依赖袁世凯的事情很多。清廷在朝的官员,选拔任用的道路,不是奔走于张之洞门下,就是趋进于袁世凯的府邸。

    这一时期的情况是,科举考试废除之后,朝官没有进身之阶,大多数京官也没有资俸的累积。于是,这些官员,不是进入宪政编审馆,就是进入京师大学堂。

    这些人,往昔都是贱视洋学的;这些人,前此多是仇视维新的。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又是一变,大都心甘情愿成为归国留学生的门下。这种现象,又是光绪、宣统时期的一种奇怪世态啊!

    本文参考武昌刘禺生《世载堂杂忆》中《守旧维新两派之争》一节写成。

    附文中相关资料:

    【李经方】(公元1855年~公元1934年),字伯行,号端甫,合肥东乡人;本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后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早年在家乡读书,后进身为府学廪生(秀才中的优等生),被列为候选郎中;清德宗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分省补用知府;充任出使美国大臣参赞官;分省补用道,加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江苏补用道,军机处存记;钦差出使日本大臣;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派任商订日本和约全权大臣参议官;李鸿章被刺后,充任全权大臣,议订《马关条约》;同年5月10日,充任割台特派大臣;派任赴俄致贺头等专使大臣参议官;光绪二十二年(公元 1896年)5月26日,荷兰王太妃赠纳钞宝星,6月26日,英女王赠“维多利亚二等宝星”一座;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李鸿章保任英、德两国使臣,恭请上定;特旨以道员遇缺简放;特旨以四品京堂候补;特派留沪随同办理商约;安徽全省铁路总办;沪宁铁路大臣参议官;钦差出使英国大臣;赏给二等第一大带双龙宝星;署理邮传部左侍郎;派任廷试阅卷大臣;诰授资政大夫;李鸿章临终前,奏折提及驻英公使李经方,“吾儿经方,不堪重任”;晚年在大连居住,著有《安徽全省铁路图说》一卷,清石印本;逝于大连,公元1940年葬上海万国公墓(共娶8房,原配夫人安徽庐江刘氏、继配夫人江苏仪征张氏、法国夫人海伦、夫人何氏、夫人傅氏、英国夫人、夫人陈氏、夫人李氏。)。

    【裕庚】(生年不详~公元1905年)本姓徐,字朗西,祖先本汉人,姓徐,后入汉军正白旗。光绪朝优贡生,初参两广总督英翰幕事;官太仆寺少卿;出使日本、法国时,官拜大清驻西洋特使。有二子二女,长子馨龄、次子勋龄、大女儿德龄、二女儿容龄;兄妹均随其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精通英、法文;容龄在法国还专门学过芭蕾舞;德龄和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在紫禁城八女官中居二位。

    (全文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满清王朝末期的守旧派与维新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aw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