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的空与心斋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22:14 被阅读0次

禅宗在初盛唐已经很流行。诗人王维有不少写到他对禅宗性空之说的体悟。比如“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之类。

禅宗的性空之说就是悟出自己的心性本来就是空无的,这样才合于大道。所以王维有些诗强调自己的心性之空与空寂之境的暗合。比如有名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毒龙是比喻自己心里的杂念。意思是在这样幽冷僻静的深山里,一切都显得那样静,连泉水的声音都淹没在大石头里。空气又是那么冷,连暖和的阳光都冷却在青松之上。这时对着黄昏时的空潭,觉得自己的心正与它相印,这时就达到了禅心安定的境界,可以制服各种杂念。

心性的空与静照忘求的境界是一致的,或者可以说,正是诗人面对深山景物的“静照”和“坐忘”,使他悟出了禅心的安定,以及与空潭的合而为一。

王昌龄的《斋心》,就将静照中体会的“视听转幽独”的境界表现出来: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魂,寥寥天府空。

《斋心》的题目是借用庄子“心斋”的意思。

《庄子·人间世》说:“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假托孔子说,如果心志专一,不要用耳听,要用心来听;不要用心来听,而要用气来听。耳听只是限于耳,心听只是限于心,只有气是空虚的,可以接收外物的,道就聚集在虚处,这种虚静就是心斋。也就是要求人心志专一,放弃视听和外界的一切欲望,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

相关文章

  • 心性的空与心斋

    禅宗在初盛唐已经很流行。诗人王维有不少写到他对禅宗性空之说的体悟。比如“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昙璧上人...

  • 雪漠《真心》1.2.11 世界是心的倒影

    11、世界是心的倒影 万有心性显,自心灵不昧。 当下心之用,心性体即空。 有个学生告诉我,她有个很有趣的朋友,是...

  • 重获散落的遗珠,重现生命的活力!~财富与心性的关系探索

    今日财富核心甘露指引我们去回顾过去发生的事与心性的关系,从而得到在财富上的启示。 此刻,我心宁静,空杯。我耐心等待...

  • 神灵

    瑜伽,是与心对话,调摄心性的意思, 心性还原到原始的面目,三界六道,就如同梦境, 而心灵脱离梦境,心性的纯然,即是...

  • 思空斋

    最近我装修了一间由地下室改造的书房,取名“思空斋”。这个名字出自美国作家雅历克斯.索勇.金庞创作的《不分心...

  • 五绝 咏夜(咏物)

    月黑请天星,银河万里行。 心空不阴暗,挥袖舞云旌。 注:仄起首句入韵式。 心空,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

  • ♈️ 🦋蝶舞飞花🌸

    守心性 咏斋诗话,提笔毫 情郁意霞。 静谧景 披星戴月,自娱时 蝶舞飞花。

  • 《西藏生死书》读书笔记(三)

    《西藏生死书》读书笔记 (三) 第一篇 生 第四章 心性 心与心性 凡夫心:拥有分别观念,拥有相对观念,会执著或拒...

  • 虚者,心斋也-4.29第九天

    孔子给颜回指出大道,让颜回先进入“心斋”,颜回问,何种状态算心斋?孔子说:虚者,心斋也。古诗文网上对心斋状态是这样...

  • 8月9日《西藏生死书》读书共修Day04

    福慧日精进|向死而生《西藏生死书》读书共修 第一篇:生 第四章:心性 —— 心与心性。把凡夫心比喻为风口的烛火,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性的空与心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pt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