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任务

作者: 小笨钟 | 来源:发表于2024-06-23 20:5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90期“路”专题活动。

  塔干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东西长约一千公里,赤日炎炎,银沙漫漫。公元前129年的一天,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人,艰难地跋涉在在这个广袤无垠的无人世界。领头身材高大,眼神坚毅的叫张骞,他已经三十七岁了,一路跟随他的是堂邑父,长发披肩,一看就是个匈奴人,他是张骞的助手、向导、翻译,也是生死与共的搭档。

    十年前,他们俩接受大汉天子刘彻的指派,带领一百余人的使团,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西域月氏国,与之联合组成反击匈奴的战略同盟。

    可是通过河西走廊的时候,使团被强悍的匈奴骑兵伏击并俘虏了。知道他们的目的之后 ,匈奴单于扣押了他们。在堂邑父的说和下,凶狠的单于没有杀张骞,还许给他一个匈奴女人,企图软化、诱使其投降。张骞则俨然融入了匈奴人的生活,放牧打猎同劳动,并与这个温柔的匈奴女子生下了一个儿子。

    可是心细如发的匈奴妻子知道,张骞不会投降。他经常在深夜里一边摩挲着那根从汉朝带来的牛毛节杖,一边眼望东方静静地沉思着。他在悄悄地做准备,做着再次千里远征的准备。心知肚明的妻子没有作声,也没有阻拦他。

    光阴似箭,张骞在匈奴已经生活了整整九年,匈奴人也逐渐放松了警惕。机会来了。一次,张骞和堂邑父在打猎时趁机逃出了魔窟。

    看到这里,我不禁对张骞的忍耐、他对汉帝国的忠诚钦佩不已。九年来那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没有摧毁他的斗志,他没有忘记祖国的召唤,就是那个美丽可人的匈奴妻子也没能挽留下他坚定的脚步。

    但是,接下来的事,却又让我吃了一大惊。

    关押了九年,逃出生天、重获自由,这是多大的幸运啊!照我们的设想,接下来策马扬鞭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怀抱,不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吗?

    可历史就是这样曲折,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与众不同。

    在茫茫的十字路口,张骞没有往东,他和堂邑父一路向西!——他们要去践行自己十年前许下的诺言。

    三千多个日夜星辰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不管未知的前途是怎样的漫漫艰险。我不清楚张骞是怎样说服堂邑父和妻子的,也许他们彼此的默契和忠诚,是不需要言语的。我查了一下,相当于从内蒙古走到乌兹别克斯坦的距离,四千多公里!给养已断、缺衣少食,还要横穿塔干拉玛干沙漠!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

    狠人!看着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抉择,已几近凌晨,我心潮澎湃,一种强烈的感情压抑在心头,血液湍急地流淌着,胸膛里嘭嘭作响,久久地不能平静。

  《史记•大宛列传》说:“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强壮有力、宽厚待人、信用为上,蛮夷都喜欢和他在一起。这是一个无比坚毅,百折不挠却又情商绝顶的人。

    张骞和堂邑父历尽艰险到达了目的地——月氏国。可是因为多年来的国泰民安,月氏国王拒绝了与汉朝共同抗击匈奴的合作。为这个任务付出的千辛万苦泡汤了!

    我们的主角会轰然倒塌、会颓丧萎靡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时候的拼尽全力、辗转千回都不是白费的。张骞和堂邑父继续在月氏及附近国家游历了一年多,收集了西域各国大量政治格局、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材料,这些资料对汉帝国乃至中国的历史的深远价值远远高于合纵连横!

    老天爷在渺小的人类面前是那样的无情,可面对坚韧的强者却又是另外一副面孔。尽管张骞他们为了不落入匈奴人的魔掌,改变了归国路线,可在通过羌人地盘时,他们竟然又一次被匈奴人擒获了。又是一次软硬兼施的威逼利诱,张骞和堂邑父又苦苦煎熬了一年,最终熬死了匈奴单于。趁着匈奴国内大乱,张骞带着堂邑父和匈奴老婆,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三年的长安城。

    十三年。去的时候百余人,只有他们两人回来。时间和苦难一样,在张骞和堂邑父面前是如此的转瞬即逝、微不足道,而历史当然也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张骞带回来的西域地图、军力配置、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对正在开疆拓土的刘彻,无疑是指路明灯。雄才伟略的刘彻依据这些重要的信息制定并一步步实现了“征伐和结盟并举,夺取河西走廊”的国家战略。

    后来的张骞,继续着大汉帝国的远征和出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生命的热血和毅力,兑现了诺言,圆满地完成了大汉帝国赋予的神圣任务——贯通了中西方的文化大道“丝绸之路”。

    历史是悲壮激情的,也是传奇趣味的。打开地图,张骞出使西域经过的国家徐徐展开,一路上祁连山、天山、阴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古国,好似散布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星辰。车师-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乌孙-吉尔吉斯斯坦、疏勒-今喀什、月氏、大夏-今阿富汗、于阗-今和田、楼兰-今罗布泊、身毒-今印度、安息-今伊朗……

    哦,张骞从西域还带回了大量中原没有的植物种子,其中就有蒲陶——葡萄。

    张骞被封为博望侯,“广博瞻望”的意思。张骞“宽大信人”的光辉不仅闪烁在堂邑父、匈奴妻子、汉武帝、匈奴单于面前,也照耀了那个铁血丹心的大时代。《大宛列传》里说:“於是西北国始通於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後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凿空丝绸之路的博望侯,成了大汉王朝“信用”的代名词。

相关文章

  • 我早不是他的任务,他却一直是我的任务

    近日在微信上阅读一篇热门文章《父母最心寒的是,子女一边依赖一边嫌弃》,指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嘲讽父母观念落后,取笑...

  • 不是任务的任务

    每天都记着一件事,那就是日更挑战,随手写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说是任务,也是自己心情的表达,想想其实挺好,不需要文...

  • 再玩一会会,说不定这道题就有思路了

    他拿了起来,在把玩了一阵子后,他告诉自己:不行,我还有任务要完成。犹豫了一会,他还是决定先把任务给完成。 任务没有...

  • 【NBSF 前传】刺客信条 。

    这是他在“深蓝”的第一个任务,任务地点:西伯利亚。 这是一次赌上一切的任务,包括他的生命,和整个组织的存亡~他的代...

  • 你相信他,他才会变好,儿子完成小任务,

    儿子答应繁星交学费,他繁星还是担心孩子睡过头,问我不如你去交学费,我告诉繁星,既然他答应了,那就好事,不管结果如何...

  • 一个兵的故事。

    有一位特种兵,在一次的任务执行当中,他,带着他妻子的弟弟去参加一项任务,然而很不幸,他的侄子,在这场任务中,意外身...

  • 《流浪地球》

    刘培强是一名航天员,他的儿子当时还只有四岁,他给儿子说,自己要去执行任务,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其实他的任务就是要去...

  • 读《致加西亚的信》

    罗文的神奇,不在于他真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在于,在他接到这个任务之前,大家都已经知道,只有他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并且...

  • 人和人的缘分就是一个任务,任务完了,他就走了...

    人和人的缘分就是一个任务! 任务完了,他就走了...再忙也要看看!!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

  • 愿美好事物与你环环相扣

    所谓的朋友,其实也不是关心你,他/她因他/她的任务恰巧也是你需要去做去完成任务而聚在了一起。任务完成时或快结尾时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的任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dr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