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而不囿丨《则阳》章三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11:46 被阅读3次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1,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与物皆殉,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2,所行之备而不洫3,其合之也,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两见。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注:

1缗:芒昧不分的意思。

2替:废,止。

3洫:败坏。

解:

本章讲“师”道。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人对故土都心存眷恋,何况是原始的天地境域。古有冉相氏冥人虚空浑沌之中,自在自为,随顺自然,与物谐化,成己成物。现在的人希冀以“师”为介,回复原初。但“师天而不得师天”,这是为何?“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两见。”商汤师而不师,不师而师;虽有“师”之名,但究“师”之实,以“不师”而随顺自然,终得“师”之实。“师天而不得师天”的第一个“师天”,以“师”为师,其“师”是己而不是天,此“天”是人之天,而不是天之天。这样的话,非但不能做到真正的“师天”,反而极大程度为外物所牵累,物己皆丧。真正的“师天”者,根本不懂得什么天、什么人、什么终、什么始,也不知道有什么物。这也表现为“不言而言”。

相关文章

  • 从师而不囿丨《则阳》章三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1,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

  • 【布谷書社“習功夫·閱经典”之庄子 外篇  则阳  2020/0

    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 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 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两见。 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 容成...

  • 庄子不装(安读《庄子》第二十五篇)

    杂篇之三《则阳》 《则阳》共分十一章,杂撰而成。 说说其中四章。 首先,第三章。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

  • 不囿

    喝令——— 命八方之风俱来朝! 万壑千岩,钟灵俊秀, 皆拜服此风! 无坚不摧,永无止境, 自由,就在这里!

  • 不囿

    公交像要开进鬼域,陷进灰暗和混沌。 一月的西安雪在玻璃窗前划过,洋洋洒洒,在时空里薄薄的、空空的,等不及看就走了。...

  • 匿为物而愚不识丨《则阳》章七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聃曰:“汝...

  •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之三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原文:“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

  • 论寒热

    寒热往来,是阴阳相胜。 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走则先热后寒; 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 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

  • 丘里之言丨《则阳》章十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为风俗也,合异以...

  • 灵公之为灵丨《则阳》章九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仲尼问于大史大弢、伯常骞、狶韦曰:“夫卫灵公饮酒湛乐,不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不应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师而不囿丨《则阳》章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fb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