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解:
前文《齐物论》章六已有啮缺和王倪的对话,内容似与本章有关系。《齐物论》章六中,啮齿问王倪两个问题,王倪均回答:“吾恶乎知之!”但从随后的交流中可以看到,王倪以不知为知,任物自然。本章王倪面对啮缺“四问而不知”,未尝不能归于类似的对答情境中,也未尝不能引申出类似的道理。不过本章属《应帝王》,侧重阐帝王之道。文中举有虞氏和泰氏的例子,以有虞氏仅“得人”而“未始出于非人”,即从未超脱外物的牵累;泰氏不同,忽而为马,忽而为牛,从未受到外物的牵累。从这个意义上说,泰氏不仅“得人”,而且“得万物”。不过他的“得”与有虞氏的不同,前者以“不得”为“得”,后者依靠“藏仁”,施以爱的姿态而“豪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