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里之言丨《则阳》章十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20:08 被阅读34次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

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殊能,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祸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面,有所正者有所差。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此之谓丘里之言。”

少知曰:“然则谓之道,足乎?”

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因其大而号以读之,则可也,已有之矣,乃将得比哉?则若以斯辩,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

解:

本章对比“丘里之言”和“道”。

表达世间风俗规范的言论被称为“丘里之言”。本文中,“丘里”只是个喻称,旨在向人揭示“公”之尺度及其合理性。此处的“公”至少有三个特征。其一,“公”必定指向广大的范围,至于范围有多大,视具体情况而定。本文列出了“十姓百名”“丘山”“江河”等。其二,“公”可能指向同。例如,民间风俗,“和异以为同”。其三,“公”也可能指向异。这一点处理着公与私之间的张力。例如,马与“百体”的关系,“丘山积高”“江河合小”“大人合并”,这些都在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比如,“四时殊气”的“殊”之私体现天之公等等。能够处理好这类私、公关系就容易形成和谐。作者用“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将此类关系下的和谐推向极致。如果用主次框定的话,可以说,公是主,而私是次,但其实二者互补互充,缺一不可。这是大公。

到这里,几乎可以将“丘里之言”看作普世最高的尺度。但文本指出,有一个更高的层次,丘里之言“不及远矣”。那就是“道”。丘里之言只是“公”的尺度。“万物”的称号不足以覆盖万物,它仅是对“数之多者”的勉强称呼。天地、阴阳分别是形、气中的“大”者,人们一般以为没有比它们更大的了,但它们其实都以“道”为公度。也就是说,它们只是道的一小部分或者一小面。所以,不管是“公”,还是“多”,还是“大”,道超越它们,是“是之为是”。“因其大而号以读之,则可也,已有之矣,乃将得比哉?”《老子》二十五章有“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以看出,叫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不知其名”——不可说。

相关文章

  • 丘里之言丨《则阳》章十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为风俗也,合异以...

  • 以丘为佞人丨《则阳》章五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仲尼曰:“是...

  • 《庄子》杂篇卷3则阳诗解4至道不私故而无为道为之公因大以号

    《庄子》杂篇卷3则阳诗解4至道不私故而无为道为之公因大以号 题文诗: 少知问何,谓丘里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 十...

  • 205#丘里之言

    《庄子》内篇第二「齐物论」中,提到了公孙龙坚白论,来说明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在「则阳」篇中也有论述,来看原文: ...

  • 《庄子.则阳9》

    【原文】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 【布谷書社“閱经典·習功夫”/之庄子/外篇 /则阳  2020/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 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今指马之...

  • 庄子.人间世4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

  • 为什么《大学》没有对应“格物致知”的传文?

    朱子作《大学章句》,把《大学》正文分为经、传两部分,“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

  • 则阳 11

    少知向大公调问了三个问题,结束了则阳篇。 问题一:接上一个关于丘里的问题,是不是丘里就是道? 问题二:万物起源于何...

  • 2018-03-07

    以行践言学《四书》——《大学》篇11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丘里之言丨《则阳》章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qi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