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觅知音

作者: 林间竹音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05:44 被阅读47次

人类的一个终极问题,就是问我们是谁,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迄今为止,人类并未找到与其一样甚至更高级的智慧生物。但是人类并未停止过这种好奇心。

1977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旅行者一号(Voyager1)——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它的设计,利用了属于当时的新技术——引力加速。这个探测器只需要少量燃料进行航道修正,其余时间可以借助各个行星的引力加速。它在太阳系中飞越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目前仍然在星际空间中飞行。不过它携带的两块核电池将于2025年失效,届时,它将飞向银河系的中心,再也回不来了。

旅行者一号的主要目的是探测太阳系中的外行星,不过,它还有一个任务:希望能把人类的信息带给外星智慧文明。前一个任务,旅行者一号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而第二个任务,却依然希望渺茫。它并不是执行这个任务的第一个人类发射的探测器,美国早在1972和1973年就发射了先驱者号,它们也是无人探测器,比旅行者一号更早脱离太阳系。它们携带一块细小的镀金铝板,上面携带的信息可以让它们的发现者了解它们被发射的时间和地点。

而旅行家一号携带一块更复杂的信息板和一张镀金的铜质磁盘唱片,唱针是金刚石。这样的材质可以保证它在十亿年里都不会坏,依然可以保持原来的音质。唱片的内容包括用55种语言(包括中文)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种音乐。磁盘上还有115幅影像,包括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类的性器官图像及说明等,这些数据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

唱片录制的音乐时长为90分钟,主要由卡尔萨根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进行挑选,他们在决定曲目时,激烈的争论是家常便饭。开首的曲子是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第一乐章,由慕尼黑巴赫管弦乐队演奏,卡尔·里希特指挥。选这首曲子的原因是:这一乐章是一首舞曲,铜管乐部分特别热情和激越,非常适合用于问候。

代表中国的乐曲是古琴曲《流水》,委员会对这首曲子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几乎是立马就一致通过了。这是所有曲子中,决定的时间最快的。《流水》也是所选的所有曲目中历史最悠久的,据说在孔子的时代就有了这首乐曲。

其余的曲子中,除了莫扎特的《魔笛》、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巴赫的一首平均律钢琴曲等古典音乐以外,还有来自非洲、澳洲、美洲等的民间音乐,其中有一首秘鲁的婚礼歌曲由一个少女用银铃般的嗓音唱出。委员会认为如果鸟的声音可以打动人类,那么它也一样能打动外星人。唱片还收录了美国黑人的爵士乐和蓝调。

唱片的最后一首曲子是贝多芬的降B大调第13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30号)的第五乐章。这是贝多芬晚年的精品之作,旋律极其优美和忧伤。委员会认为,其暧昧不明之处,正如我们人类的未来一样。因此选择这首代替签名。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非常害怕孤独。寻找外星文明,也是出于对于这种孤独的惧怕。在银河系中,有约1千亿到4千亿颗恒星,而在可观察的宇宙中,与银河系一样的星系也有约1千亿到4千亿个,也就是说,可观测宇宙内恒星的数量是10的22次方到10的24次方之间。同时,宇宙又具有均衡性,也就是宇宙的每个地方是差不多的。即使做最最保守的估计,宇宙中与太阳相似的恒星、与地球相似的行星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其中能够存在文明的,可能是一百万亿个。仅在银河系,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就可能有十亿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和十万个智慧文明。

可是到现在,人类依然是孤独的。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外星文明,也没有一个外星文明造访过地球,这就是费米悖论,也就是应该有外星文明,但是我们却没找到。如同人类的终极问题一样,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没有任何答案。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例如可能对于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有一个过不去的坎,文明发展到这个点之后就会全部消亡。也有可能这些外星文明的先进程度是人类无法理解和企及的,因此人类无法感知它们的存在。等等。

以前曾有大量关于UFO飞碟是外星人飞行器的报道,还有什么埃及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玛雅文明也是来自外星人、以及美国政府秘密藏有外星人尸体等等的传说,这些在热闹一阵后基本都已经归于沉寂。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相互竞赛,其中的一个结果就是美国在60年代就把宇航员多次送上了月球。可惜,在苏联解体后,美国的航天技术基本也就停滞不前,目前据说连国际空间站都要停止运转。依照当年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阿瑟·克拉克曾乐观地幻想人类在2001年就能到达土星。可惜,现在的技术,基本都是用于通讯、互联网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上,连火星移民计划,最后也被发现不过是一个炒作的骗局。地球的各个国家也是各自为政,不会为了探索宇宙这种必须集人类全部智慧和资源的项目浪费金钱。而且这种项目,就是投再多的钱也可能是打水漂,不如造点房子能赚钱、或者买点奢侈品秀秀更能博得别人的喝彩。

在人类没有面临全体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可以预计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会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基本不会再有像当初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那么宏伟的计划。汤因比认为人类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无一不是应对危机的结果,因此人类如果没有危机,还会继续得过且过,醉生梦死。

此外,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还是基于人类自身的基础上,受到人类自身条件的限制。印度的《奥义书》中提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其实是局部的、零碎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全世界的哲学家们在随后的几千年里,无论是不可知论派的学说、康德的物自体概念、还是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理论,都只是换一种方式来阐明《奥义书》中盲人摸象的原理而已。古人那时的科学知识不如今人,其实,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如果换成人体内部寄生的病毒对于人体的感知,可能会更加直观和与时俱进一点。

正是因为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所以才很容易让人觉得,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会继续不断追求答案。寻找外星文明,也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人类发现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是孤独的,也许,找到外星文明是一箭双雕的好处:既找到了朋友,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和进一步地了解宇宙,且人类的技术,可能也会搭上顺风车的好处。

很多科学家害怕找到外星文明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霍金就对卡尔萨根认为文明的道德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的说法嗤之以鼻。人类历史上也有太多的例子说明:低级文明在遇到高级文明时往往是无法存活下去的。尽管如此,人类已经开始了探索宇宙的过程,这个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不过与希腊神话不同的是,这个盒子最底层的希望并没有被关住。而希望,永远是这个世界最美丽的东西。

想到在银河系的一个角落,旅行者一号带着人类寻找外星文明的信息在不倦地前行,这一图景就令我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和希望。我这辈子基本上是不会看到任何结果,但是人类本身不会停止探索,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茫茫宇宙觅知音

    人类的一个终极问题,就是问我们是谁,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迄今为止,人类并未找到与其一样甚至更高级的智慧生物。但...

  • 心情不好?听听古琴吧

    上世纪70年代,古琴曲《流水》被刻录在介绍地球文化的镀金唱片里, 由美国一艘探测飞船带到茫茫宇宙深处去“觅知音”。...

  • 知音

    知音 [中国]白露作词 人生茫茫,何处话凄凉, 最恨黑云掩残月,不见当年知音人; 试问长空风与月,何处觅知已, 天...

  • 知音

    知音 [中国]白露作词 人生茫茫,何处话凄凉, 最恨黑云掩残月,不见当年知音人; 试问长空风与月,何处觅知已, 天...

  • 知音

    茫茫人海觅知音, 前世相遇是何人? 擦肩而过无记忆, 珍惜今世牵手人。

  • 春雨(七绝)

    绵绵春雨觅知音, 人间连枝比翼姻 惟见茫茫波倩影, 只为长长两相殷。

  • 觅知音

    一曲沙洲冷,一支广陵散;春江花月夜,知音却难觅。

  • 《觅知音》

    《觅知音》 鴨壹號 一杯醉了梦中人 二杯醉了了凡尘 三杯醉了拂袖去 四海踏浪觅知音 五岳极峰论天地 六道轮回心...

  • 觅知音

    茫茫人海,缘来是你。 滚滚红尘,缘来是我。 《觅知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涯海角若比邻。 人海茫茫皆同好, 相知...

  • 觅知音

    自说自话自回答,妙语如珠无人夸,若是知音处处有,子期何必遇伯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茫茫宇宙觅知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ml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