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小说石岩磊微言乐山乐水
谈谈通感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中)

谈谈通感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中)

作者: 邱士舰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6:29 被阅读201次

    邱士舰  著

    三、通感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古人作诗已经体会到了触发诗兴的各种感觉,但是各种感觉之间有时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贯通,也就是我们说的通感。通过阅读,把听觉、视觉、嗅觉、触觉都调动起来,使无生命的文字充满情感、温度、色彩和气味,让你有了真正的身临其境之感。

    苏轼在《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写到“西邻歌吹发,促席寒威挫……人欢瓦先融,饮隽瓶屡卧”。

    歌声响起,人欢乐起来了,寒意顿减,以致瓦上的雪都先融化。瓦上雪会融吗?不会,这是夸张的说法,也即表现“闹”产生“热”的感觉。

    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中写着“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仔细想来,我们似乎也能感同身受,当人内心感觉到凄然的时候,虽身处夏天,也会感觉到秋天般的寒意;当人内心愉悦欢喜,虽处冬天,也会有春天般的温暖。

    正如《庄子·大师宗》的“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人的喜怒悲欢,与一年的四季的冷热寒暑竟有相通之处。

    民谣歌者马頔在《南山南》里也向我们低声弹唱着“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南方的艳阳里”,怎么“大雪纷飞”?“北方寒夜里”,为何“四季如春”?答案就清晰多了。

    钱钟书在《管锥编》里解读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时,就指出“气候”盖指人事之情境,非指天时之节令。

    四、中国现代诗歌对通感手法的传承

    越来越多的作品并不是为修辞而修辞,而目的在于更细致传神地表情达意,为读者创造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人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在他们的创作中大量运用了传统的通感手法。

    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闪闪烁烁的声音丛远方飘来,一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作者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这种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便使得“声音”有了光色效果。

    于是乎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便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真切的意境。

    《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让多少人为之倾倒。诗中那句“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作者运用听觉描摹视觉,一个稍带幽怨忧郁的眼神、顾影自怜的姑娘便跃然纸上。

    何其芳那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秋天》),借视觉印象,用“飘出”写出声音柔美,烘托幽谷的静寂与心情的闲适恬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和创设意境的艺术效果。

    (待续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通感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tw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