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诗中有似是而非的话,最为绝妙
二十八、游文游台
【原文】余泊高邮,邑中诗人孙芳湖、沈少岑、吴螺峰招游文游台,是东坡、莘老、少游、定国四人遗迹。席间,沈自诵其《春草》云:“山经烧后痕犹浅,雪到消时色已浓。”余甚赏之。屏上有王楼村诗,云:“落日倒悬双塔影,晚风吹散万家烟。”真台上光景。螺峰云:“楼村以七律一联,受知于宋商丘中丞,遂聘在门墙,列江左十五子中,大魁天下。诗云:‘尊中腊酒翻花熟,案上春联带草书。’不过对仗巧耳。前辈之爱才如此。”十五子中,宰相、尚书,不一而足,惟李百药一人以诸生终。而诗尤超绝。
[译文]我停船在高邮,邑中诗人孙芳湖、沈少岑、吴螺峰招我同游文游台。这儿是东坡、莘老、少游、定国四人的遗迹。酒席上,沈少岑读他的《春草》说:“山经过烧青后还留有淡淡的痕迹,雪到化去的时候颜色已很重了。”我十分欣赏。屏风上有王楼村的诗,说:“落日照出倒悬着的双塔的影子,晚风吹散了万家的炊烟。”真正描绘了台上风光。螺峰说:“楼村靠一首七律,被宋商丘中丞赏识,于是聘在门墙,列江左十五子之中,大魁天下。他的诗说:杯中有腊酒沸了,案上的春联是用草书写的。不过是对仗巧罢了。前辈爱才到这种地步。”十五子中,宰相、尚书不一而足;只有李百药一人以诸生的身份终了一生,但诗却最为超出,比其他人都写得妙。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载了同“游文旅台”的故事。
余泊高邮,邑中诗人孙芳湖、沈少岑、吴螺峰招游文游台,是东坡、莘老、少游、定国四人遗迹。
席间,沈自诵其《春草》云:“山经烧后痕犹浅,雪到消时色已浓。”
余甚赏之。
屏上有王楼村诗,云:“落日倒悬双塔影,晚风吹散万家烟。”
真台上光景。
螺峰云:“楼村以七律一联,受知于宋商丘中丞,遂聘在门墙,列江左十五子中,大魁天下。诗云:‘尊中腊酒翻花熟,案上春联带草书。’不过对仗巧耳。前辈之爱才如此。”
十五子中,宰相、尚书,不一而足,惟李百药一人以诸生终。
而诗尤超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