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182
卫献公名叫衎,于周简王十年接替父亲卫定公即位。献公在丧事期间,压根没有表露悲戚之情,母亲定姜预知他不能坐稳君位,屡屡规劝,献公根本不听。等到他在位的时候,日益放纵,亲信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喜欢的都是歌舞游猎之事。
卫定公执政期间,胞弟公子黑肩恃宠专权。黑肩的儿子公孙剽,承袭父亲的爵位做了大夫,颇有权势和谋略。上卿孙林父、亚卿宁殖见献公无道,都与公孙剽交往。孙林父又暗中结交晋国作为外援,将国中的贵重宝物都搬到戚地,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居住在那里。献公虽然怀疑他有叛逆之心,但是一来没有确凿证据,二来忌惮其权势,所以隐忍不发。
有一天,献公约孙林父、宁殖共进午餐。两位卿士都身穿朝服,恭恭敬敬在宫门口待命,从早晨等到中午,既不见使者宣召,也没有一个宫人出来。两人心存疑惑,看看太阳西斜,又饿又困,实在承受不住,便敲宫门求见。
守门的内侍告诉他们:“主公在后园演武场射箭,两位大夫如果想见他,可自行前往。”
孙、宁两人怒气上涌,忍着饥饿直奔后园,一眼望见献公戴着皮帽,正与射师公孙丁比赛射箭。
献公看见他俩走过来,没有脱下皮帽,把弓往手臂上一挂,笑嘻嘻地问:“你们二位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孙、宁两人齐声答道:“承蒙主公约我们共进午餐,我们一直等到现在,腹中饥饿。生怕违反君命,所以来这里。”
献公恍然大悟,说道:“哎呀,我一时贪射,居然忘了这件事!你们先退下,等我改天再约吧。”
说话间,正有一只鸿雁边飞边叫,掠过上空。献公对公孙丁说:“我和你赌一把,看谁能射下这只大雁。”孙、宁两人又羞又气,默默退下。
孙林父说:“主公沉溺于游戏,亲近小人,举止间毫不尊重大臣。我们将来一定会遭受灾祸,这该怎么办呢?”
宁殖说:“国君无道,只是祸害自身,怎会祸害我们?”
孙林父说:“我想拥立公孙剽为国君,你觉得怎样?”
宁殖说:“这么做很恰当,你我相机而动。”说完便各自打道回府。
孙林父回到家,吃完了饭,连夜赶往戚邑,秘密安排家臣庾公差、尹公佗等人整理府中兵丁,筹备反叛事宜,又派遣自己的长子孙蒯前去见献公,窥探他的口风。
孙蒯到了卫国,在内朝拜见献公,诈称:“我父亲林父偶感风寒,正在调理,望主公宽恕。”
献公笑着说:“你父亲的病,想来是因为饥饿所致,我可不敢让你再挨饿了。”命内侍取来美酒招待,让乐工斟酒奏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5390/2468cc32fdc2f6b4.jpg)
太师问:“演奏哪首诗歌?”
献公说:“《巧言》的末章,很切合当下时事,为什么不演奏这一首呢?”
太师上奏说:“这首歌词的意思欠佳,恐怕不适合欢乐的宴席。”
师曹喝斥道:“主公要听哪一首歌,你就演奏哪一首,何必多废话!”
原来,师曹善于鼓琴,献公让他教自己的爱妾。爱妾悟性差,老是学不会,师曹一怒之下打了她十鞭。这个妾就在献公面前又哭又闹,献公当着妾的面,鞭打了师曹三百下,师曹怀恨在心,明知这首诗内容不好,故意演唱一番,意图激怒孙蒯。于是,他展开歌喉,缓缓唱道:
彼何人斯,居河之糜?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献公的意思是,因为孙林父居住在河边,有叛乱的行迹,所以借这首歌来警告他。孙蒯听在耳中,如坐针毡,片刻就要告辞。
献公说:“刚才师曹唱的歌,你回去告诉你的父亲。他虽然住在河边,但是他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让他小心谨慎,养好病体。”
孙蒯一边叩头,一边连声说“不敢”,回到戚地,便把遇到的情形讲给孙林父听。
孙林父说:“主公对我十分猜忌!我不能坐以待毙。大夫蘧瑗是卫国的贤者,如果他能和我一起除掉主公,那就必定成功。”
他暗中拜见蘧瑗,说道:“主公暴虐,这你是知道的。恐怕会发生亡国的事,你会怎么办呢?”
蘧瑗答道:“臣子事奉国君,能劝谏的则劝谏,不能劝谏的则离开,其他的我一概不知。”孙林父料想无法说动他,便告辞而去。蘧瑗当天逃往鲁国。
孙林父在丘宫(靠近戚地,今河南濮阳市境内)聚集兵甲,准备进攻献公。献公惊恐不已,派遣使者到丘宫与他讲和,孙林父杀了使者。献公让人去找宁殖,发现他已经备好马车,为孙林父做接应了。又召见北宫括,北宫括称病不出。
公孙丁说:“事态危急!赶快出逃,将来还有机会复位。”献公便集合了宫中护卫约两百多人,编成一队,公孙丁手持弓箭跟随,打开东门逃跑,想要到齐国去。
孙蒯、孙嘉兄弟两人率兵追到河边,双方好一阵厮杀,两百多名宫中护卫四处逃窜,只剩下十来个人。多亏公孙丁善于射箭,箭无虚发,近身者纷纷中箭而死,他保护着献公,边战边逃,孙蒯、孙嘉不敢穷追猛打,便放他们走了。两人才往回走了不到三里,看见庾公差、尹公佗率兵前来,口称:“奉相国之命,务必抓获卫侯,方能回去复命。”
孙蒯、孙嘉说:“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跟着卫侯,将军一定要小心防备!”
庾公差问:“难道是我的师傅公孙丁吗?”原来,尹公佗是向庾公差学的射箭,而庾公差又是向公孙丁学的射箭,三人一脉相传。
尹公佗说:“卫侯就在前面不远处,赶快去追。”大约疾驰了十五里路,赶上了献公。
公孙丁手握缰绳,代替受伤的车夫赶车,回头一望,远远认出是庾公差,便对献公说:“来的人是我的徒弟,弟子不会伤害师傅,主公不要担忧。”于是停下车来等待。
庾公差到了,对尹公佗说:“真是我的师傅。”下车拜见公孙丁。
公孙丁举手答应,挥着马鞭示意他离开。
庾公差登上马车说:“今天的事,各为其主。我如果射箭,则背叛师傅;如果不射,则又背叛主人,我现在有个两全的办法。”
他抽出箭来,敲击车轮,去掉了箭头,朗声说:“师傅别怕!”连发四箭,前面射中车轼,后面射中车轸,左右射中两旁,单单空出君臣二人,分明是既显本事又卖人情的意思。
庾公差射完,叫了一声:“师傅保重!”喝令驾车回去。公孙丁也驾马而去。
尹公佗先遇到献公,本想射箭,但因庾公差是他的师傅,不敢逞强。走到中途,渐渐懊悔起来,对庾公差说:“你们是师徒关系,所以手下留情,我已经隔了一层,师公的恩情为轻,主人的命令为重。如果无功而返,如何向主人复命?”
庾公差说:“我师傅是神箭手,不亚于养由基。你不是他的敌手,别白白送了性命!”尹公佗不相信庾公差的话,回身来追卫侯,奔出二十多里,这才追到。
公孙丁问他的来意,尹公佗说:“我师傅庾公与你有师傅之情。我是庾公的弟子,没有跟你学过箭。你对我来说,如同路人。我怎能向路人徇私情,而不对主人讲忠义呢?”
公孙丁说:“你曾经向庾公学艺,可你有没有想过,庾公的本事是从哪里来的?做人怎么能忘本呢?赶快回去,免得伤了和气。”
尹公佗不听,把弓拉满,对准公孙丁便射。公孙丁不慌不忙,将辔绳交给献公,等箭飞来的时候,用手一抄,轻轻接住,就将这支箭搭上弓弦,回射尹公佗。尹公佗急忙躲避,噗的一声,箭已贯穿他的左臂。尹公佗负痛,丢下弓箭就逃。公孙丁再射一箭,结果了尹公佗的性命,吓得随行的士兵慌忙弃车逃窜。
献公说:“如果没有你这位神箭手,我早就一命呜呼了。”公孙丁手挽缰绳奔驰,又走了十多里,只听后面车声隆隆,转头一看,追兵飞也似的赶来。
献公说:“又有追兵,该怎么脱困?”正在着急慌乱之际,眼睁睁地看着后车靠近,仔细一瞧,原来是胞弟公子鱄冒死赶来护驾。献公这才放下心来,于是这一路人马逃到了齐国。齐灵公安置他们住在莱城(今山东昌邑市东南)的宾馆。
孙林父驱逐了献公以后,便和宁殖合谋,迎立公孙剽为国君,这就是卫殇公。孙林父派人去晋国报告。
晋悼公问荀偃:“卫国人驱逐了一个国君,又扶立了一个国君,这样做不合适。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
荀偃答道:“卫衎无道,诸侯无人不知,现在卫国的臣民自愿扶立公子剽,我们就不要管了。”悼公听从了他的话,这时正是周灵王十四年。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左传》等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