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者“为王”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2:49 被阅读0次

教育中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说者有意,听者无意”,很多教育者的说还真不如不说。有这么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反思:孩子们一旦犯错,大多不太乐意听我们讲。

为什么?

教育的无效,关键是我们教育者大多只不过是呱呱的“说教者”而已。根本上讲,无效的教育源于大多数教育者“不会说”。这个结论或许最具讽刺意味。作为人,作为教育者,怎么可能不会说?

其实,说也是一门很专业的艺术。比如,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问题:为什么别人讲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就是不服气并承认自己犯了错;或者说,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很神”,一说别人就会很服气、很听从,哪怕他没错也不会去抵触;而有的人,一说别人就不服气、要反抗,哪怕他错了也要摆出一副有理的样子。

如果告诉你这一“怪像”的根本原因是:犯错的孩子服的是理,不服的是你说话的方式、方法和态度。那么,我们要做一个有意义的教育者面对孩子犯错,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接受。

所以,做一名会说的教育者很有必要。

如果说带着爱的问题就是支持性的问题,爱里有什么?尊重,信任。那么,尊重和信任里面又有什么?

其实,尊重和信任只能通过我们的“说”或者所反馈出来的“信息”来感受。怎么说才能带给对方“好”的感受,才能让他产生信任、才能让他感受到应有的尊重并毫无戒备与你坦诚对话?这一点极为重要。

在这一技能的提升中,我很荣幸2021年2月在互加计划教练型教师项目学习中得到塔塔教练和Max教练的指导,更荣幸的是时隔一年后又在文质教育研究院举办的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研修班中得到全国名班主任钟杰老师的指导。

钟杰老师用自己二十多年的践行和研究的案例把如此微妙的说话技巧阐述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触动,同时增加了众多体验和感受。

钟杰老师从“女生卷”的“打出情真意切的感情牌、多赞美少批评、把说话的权限发送给孩子、和孩子成为同道之人、重视细节义正辞婉”和“男生卷”的“先讲故事后讲感受、少说多听点到为止、请求学生帮助生活命令、先谈玩乐再谈学习、掌握万能沟通模式”共两个大方面、十点做法娓娓道来,可谓干货满满、空前洗礼。

在此,我再一次“练一练”“万能沟通模式”。

第一,不评判

即我们所说的话要反馈对方的行为与影响而非评判。

大多数孩子一旦犯错,他能便能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这一本身,他需要的是得到大人的引导和帮助。大人们过多的评判会给他们带来紧张和焦虑,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不敢如实说出所犯的错,这也是孩子善于说谎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说:我看到了你(行为:在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这样会带来的影响是...…这是你想要的吗?

比如,发现学生“谈恋爱”(很多时候我们过重误判)。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应该是狠狠地批评教育一番,德育处、班主任轮流“道理轰炸”,有的严重到叫来家长、监护人。除了死扣住“中学生不能谈恋爱”的规则,一味地抨击谈恋爱的不良做法和评判性影响,其他有效话语几乎很稀缺。

也有极少部分老师会不伸张地说教一番:谈恋爱如何不对?如何影响学习?怎么中学生应该……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看到或者通过了解你和xx在一起,你们好像……这样的后果会……(引起误会,走得太近影响学习等等),到最后会……这是你想要的吗?

切忌:加以评判——我觉得你是……的人!或者误导孩子承认他是……的人。

有的孩子犯错后接受不了教育而自尽,多数情况就是老师的评判造成他极大的委屈和伤害,或许老师之前也不太接受孩子道明背后的原由。

第二,不否定

即反馈对方的情绪与需求而非否定。

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常常善于结合规章制度很权威地判定他的行为不对、指明不应该……接下来就是众多的人生道理和各种规章制度“解读”。甚至于,我们有的老师仅凭一面之词或者自己的“我认为”来否定孩子。这样,孩子就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道明自己犯错的前提或者背景。当然,我们有的老师不愿意多听也是因为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没有信任和尊重。

我们应该说:我感受到你(孩子)感到……因为你需要……是吗?

比如,两个学生因为闹矛盾而互骂脏话。

同样,我们经常会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思想道理会说教式告诉他们:作为……应该……不应该……甚至于痛骂学生这一点道理和规定都不懂,做一些违反规定的事。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感受到你们感到受到对方的……并且很激动,因为你们需要在对方的身上得到……是吗?那么,你们这样做,能得到你们想要的吗?

切忌:否定!特别是,听甲说产生一定的否定,听乙说又产生一定的否定!

我们要认可的一点是:我们的孩子并没有我们所想像的那么聪明,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懂得他们应该怎么去做。与其否定,不如多引导该怎么做。

第三,非成就

即反馈对方的天赋与潜能而非成就。

很多孩子不论他的成绩如何都需要我们的鼓励,我们常常听到的鼓励方式和语句是:你真棒!

真棒!是夸赞他有成就。无论成就大小、多少,当孩子听到这样的成就性夸奖的时候他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下一次想法设法表现赢得夸赞;二是习以为常的认为被表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大多这样的表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正确的说法是:我特别欣赏你(孩子)的……拥有……的独特性……

比如,我特别欣赏你学……的努力的样子,从你的努力中我看到了你的……你感受到了吗?想一想,接下来你有可能遇到的困惑……

这样的夸赞能让孩子感受到具体的原因和成功的过程。也就相当于,我们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努力,而不是结果。表扬结果不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努力的意义。

第四,非指责

即表达我的感受与需求而非指责。

当孩子犯错,特别是影响到班集体或者教师个人荣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很生气地责备孩子不应该……责备给班上(个人)添乱、扣分等等,并以惩罚的形式让他弥补。

我们应该说的是:为此我(老师)感到……因为我需要/希望……

比如,一学生抽烟被处分并扣班级考核分。有效的说法是:你因为抽烟被……班级也……为此我(老师)感到非常难过,因为我需要你(各位同学)多怎么样,给自己和班级体增光增彩。

很多时候,我们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同情,并建立共同的目标,这一点也很有效。学生屡教不改,执意犯错,大多是因为他不理解、同情老师,没有和老师与班集体行成共识。

这也是“同理心”的极大作用。

第五,非期待

即表达我的感恩与同在而非期待。

面对学生犯错,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希望你……更甚至于写保证书。

有时候,我们想想也确实如此,“我希望……”往往带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我们依然把责任推给了孩子,孩子依然只能看他自己。

我们应该说:你对我(老师)如此重要,谢谢你为我……我愿意……无论发生什么,我始终和你在一起,共同来面对……

与孩子站在“一条线上”了,孩子多了依靠,多了信任,多了信心,也就多了决心去改变。

总之,这样的“说”孩子才愿意“听”,也只有这样的“说”才能摆脱说教式带来的失败。这是我们在对话中容易忽视的微妙之处。

相关文章

  • 善言者“为王”

    教育中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说者有意,听者无意”,很多教育者的说还真不如不说。有这么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反思:孩子们一...

  • 善言者“为王”(转)

    教育中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说者有意,听者无意”,很多教育者的说还真不如不说。有这么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反思:孩子们一...

  • 平生的功业在何方(2月14日)

    今日读《苏轼集》,作者汪超对苏轼有这样的归纳、评价:苏轼以其不同的身份:言者、行者、善者、智者、词者,为我们提供了...

  • 《道德经》瞻阅有感 大智若愚

    善行者,无彻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无筹策。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 道德经(八十三)> 善行者无辙迹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①,善数者不用筹策②。善闭者无关楗③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④而不可解也。 【注释】 ①...

  • 成为善听者,方为善言者

    台湾著名语文老师说: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 西门哥 今天 学者简介 李玉贵(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 巧用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

  •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学习感悟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

  • 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证道 王阳...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揵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言者“为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du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