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明德年间,宫里不知怎么传出皇上爱上斗蟋蟀。有人喜欢寻根问底,四下打听下才得知前些时日,突厥使臣来朝贡;说是朝贡,除了献上进贡之物外,其中还有不少文武比斗。诸如,文如诗词歌赋,武似拳脚器械,这些皆不如我大明。
使臣想了个法子,变换了玩法。他从怀里掏出个青玉盒,轻扣一下,那玉盒打了开来,只见一只毛茸茸前腿抓牢在玉盒边,缓缓探出绿莹莹的头,六面玲珑似宝玉,三角眼光露绿芒,嘶哑声中一开一合张着大嘴。众人惊奇的看着这个小不点,一时竟想不出叫什么。使臣向众人转了一圈,才对着皇上行礼道:“我这只叫‘绿将军’,接下来我们就比它如何。”皇上见状不露声色,高声威言:“众爱卿可有人敢去迎战?”一时鸦雀无声,这时一旁的内阁大学士缓缓走上前,双手作揖,启禀皇上:“此物与我南方某地蟋蟀相似,莫非使臣是想斗蟋蟀,我府上就有一只,也是只名蟋蟀,正好拿来斗一斗。”使臣答道:“大学士说的不错,我这‘绿将军’正是变异蟋蟀,还以为唐突之下,找不到蟋蟀应战呢?”皇上允诺,派人去大学士府拿来后,在众人面前一露面,流光溢彩,肚皮微微鼓起,腿脚比那只粗壮许多,两只触角一晃一晃,酷似大将军一般一摇一摆到那斗笼里。那“绿将军”见状,一弹而入,动如闪电一般,片刻过后,只见闪烁之绿光,不见嘶打之迹象。“绿将军”赢了,赢得不动声色,皇上脸色煞白顿觉颜面扫地,百官惊愕!自那日后,皇上像着魔一般,便寻天下良蟀,以雪前耻。各地官府也出台政策,以迎合皇上之好。
青县,是南方一偏僻县城,通往外界道路只有一条小路,小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四周皆被群山包围,消息闭塞,宛若一座世外桃源。山上常有云雾缭绕,白鹤划过山林之间,依稀从山中传来笑语声,宛如仙人于此山聚会一般。有人便寻着上山,不见任何踪迹。近日县令接到巡抚命函,欲要在年底奉上良蟀十只。常言道“蟋蟀常有,而良蟀难求”。一时愁得食不能寝,夜不能寐。师爷建言道:“何不以田赋之名征收蟋蟀,再以赏金酬谢良蟀之人,情理之下必是一呼百应。”县令许之!告示贴于城内各个显要处,百姓围观后,纷纷相告,一时间传得满城风雨。有的扒墙根,有的翻草堆,有的掏土堆,有的开石块,但凡能藏的都被人给翻了个遍。满载而归之人意气风发,空手而归之人垂头丧气!
城南一破草屋里,一男子头戴毡帽,身穿青布衣正伏在案头上写着信件,一扒拉信里,洋洒下许多字,透着端庄大气,思念之情。这是给乡邻代写的,他儿子常年在外行军难得回来,偏僻的地方能沟通的也只信件了。妻子急匆匆地推门进来,激动喊道:“有才啊!你快别写了,今天城里可热闹了,你也出去瞧瞧。”有才姓张,是一落魄书生,本想靠着读书博取功名利禄,没曾想连年不中,磨平了斗志,吃空了家当。幸好妻子任劳任怨,才使得生活勉强维持下去。他听后却没有停下,只是随意地答了下。妻子又把今天的事复说了一遍,见没什么反应,急得把他的笔抢了过来说道:“你说你读书写字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一无所有,再瞧家里都成什么样子了。你再看外面什么情况,都疯了似的找,更有甚者一家老小全都出动了,再不去什么机会都没了,年底期限一到,咱们就等着受罪吧!”妻子说完顿觉语气过于激烈,又把笔还给了有才,歉意道:“我刚才也是心急,说话没把住,你可别往心里去啊!”有才听后,像一个木头人定在了那里,直直地发了半会呆。想起家里的境地,想起了过去的种种,或许这是个机会。他放下了笔,把一摞摞信装点好,对着妻子道:“隔壁张叔要是来了,就把这个给了他,我去碰碰运气,不会让你再失望了。”
有才走在往日的大街上,街边商户关了一大半,只偶尔几家还在开着,只是没了往日的繁忙。街上人倒是不少,来来往往行色匆匆,路旁墙根处遍布许多个土堆,许是刚挖的。有才没有理会,心里琢磨着,这城里估计是没处可寻了吧!或许到城外深林处亦有机会得之。于是心急地加快了脚步,来到城外乱石堆里翻了翻,草丛里找了找,一无所获。不知怎么竟到了城隍庙,不大的城隍庙土石砌成,巍峨挺立在那,金色的牌匾煜煜生辉。
有才见庙里有人也走了进去,只见三五人分散在两边的立柱中间的神像处。又见一老伯正卧伏在地,眼睛直盯向前方,一跃而起之下,捉了一地泥土来。那蟋蟀一蹦一跳竟跳到了有才脚下,有才顺势一把将它捉了起来。定晴一看,这就是蟋蟀啊!粗壮的大腿,还在手上吃力地蹬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要把它装入笼子,后面传来老伯叫喊声:“有才啊!你也来捉蟋蟀了?这只畜牲见我就跑,把我这身老骨头折腾够呛,不想竟被你轻易捉去。”有才回头一看竟是隔壁张叔,心里吃惊道:“你这把年纪也来捉蟋蟀了。”赶紧跑了过去,把张叔扶了起来,又把蟋蟀递了过去,这只你拿去吧,我看它品相不错,兴许还能换些钱财。张叔连连道谢,手伸出去又缩了回来,略显犹豫地说:“你给了我,拿什么去交差?今年不比往年,没了它交差,我看县令定是轻饶不了。”有才不容分说地塞了过去:“你快别客气了,我身子骨硬,到别处兴许能碰到。快回家去吧,记得去我家拿信书,我已写好了的。”说完就转身离去了。
有才出了城隍庙又搜索了好久,也不见半只踪迹,偶尔能碰到几个回去的同乡,问之,都不约而同的一脸沮丧,劝告道:“快回去吧,这里已没什么地方可寻了。”有才自是不肯死心,想想这样回去,如何与妻子交待,读书不行也就算了,他不想被她说成“百无一用是书生”。于是深呼吸了几口气壮着胆往山上深林处去了,山路崎岖不平走起来吃力,还不忘翻找着蟋蟀,遇有风吹草动便警觉环顾四周。这时天突然阴沉下来,一场雨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他想转身回去,忽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亭阁浮现,随即前往,待近处一看有一道士坐于蒲团上,白头三千,倾泻在肩头,容貌清新脱俗,神情高傲地仰天吟唱:“雨中新景空自赏,美酒独酌话闲情。”有才情不自禁吟道:“美酒独唱情悠悠,闲情雅致来相随。”见有些唐突,忙上前见施礼说道:“我本欲寻找蟋蟀,突遇天降暴雨,可否在此歇息片刻。”道士点点头,让其坐下,也给他倒了杯酒,两人对饮一杯。
有才突觉醉意,一时意识恍惚起来,倒在一旁桌上睡了过去。梦里,有才站在一片草丛地里,只见一只蟋蟀从脚边跳过,有才急忙扑将过去,蟋蟀跳进石堆里,把石头翻开来,它又跳进草丛里,扒开草丛,它又往前跳,有才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端详一番,个头硕大,圆圆脑袋,金色脖颈,一条蝎尾,青色翅膀张开着。有才很高兴,把它装入笼中,带回了家,一进家门,就大声呼道:“看我带什么回来了,这可是上好的蟋蟀啊!”妻子欢呼雀跃般迎了过来,眼里尽是喜悦之色,问候一番后,又做了一顿好饭。有才把蟋蟀放进盆子里,并用好食喂养,只待限期一到,立马送了去交差。有才有个儿子叫成气,不大才七岁,甚是顽皮,没少被父亲责罚。一天,看到父亲不在家,偷偷跑去打开盆子,看看这个被父亲好生供养的“祖宗”。盆口才一打开,蟋蟀一下子跳了出来,成气扑过去捉它,才把它捉住,打开一看腿也断了,肚子也破了,挣扎了几下,就不动弹了。成气恐慌,哭着跟母亲说了,母亲听了,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粗气,面如土灰,历声道:“你你你真的是不想活了……看你父亲回来怎么收拾你。”成气哭着跑了,不多时,有才回来听了妻子的话后,全身上下如若冰霜一般,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待寻了个遍,也没找着。后来在井里见有异物,打捞上来,见是儿子尸体,所有的怒气又化成了悲痛,呼天喊地,声泪俱下。就在他悲痛欲绝之时,一股意识在脑海传来,有才从梦中惊醒过来,睁开眼一看,见道士端坐在蒲团之上,饶有兴致地盯着他看,笑容满面地对他说:“这蟋蟀到底捉没捉到?”有才回忆起刚才总总,立马跪了下来惊恐万状地说道:“还望仙人能赐我解救之法。”道士见其心性善良,待人有礼,确为有缘之人。随后双手虚空一抓,出现几根竹篾,不一会儿编好了一只竹蟋蟀,轻哈一口仙气,那蟋蟀竟动了起来,活灵活现神态威猛,一蹦之下跳到了有才手心上。只见蟋蟀一身草黄色,脖颈处镶着金一般,头顶处隐约有细纹出现,定晴看时,竟是一个大大的王字。有才发问道:“这蟋蟀能救我儿?”道士见其心生疑问,为其解答道:“这只蟋蟀乃是以竹木铸其筋骨,又以你之善念铸其气血,乃是蟋蟀中的王者。不生不死,你带它回去便可逃过此劫。”有才叩谢后,抬头一看,眼前的一切又如梦境般消失了。自己却跪在了山土之中,猛然想起那只蟋蟀来,看看手心竟还立在那里,用力一捏,竟未能伤其分毫,这才放下心来。
有才欣喜若狂回到了家中,兴奋地跟妻子说了刚才的奇遇,妻子满脸怀疑看了看蟋蟀,又用手试了试才方觉是真的。于是惶恐地把它用罐子装了起来,放在堂前供桌上,每天干活回家,都要美美地欣赏一下,一天的疲累顷刻间就消失了。儿子成气偷偷拿它当玩具玩,有才看了,也没有说什么。约定的限期到了,那天满城百姓纷纷带着各自蟋蟀去上交,到了县衙一个个排着长队。先进之人出来喊道:“县令不讲信用,说好的可以抵田赋,一下把我赶了出来,说什么我的蟋蟀不合格,还限期叫我补齐田赋。”听到此话之人,个个心惊不已,忐忑不安起来。此时,县令在后堂客厅处悠闲地喝着茶。师爷陪同在旁,说着计策:“那些品质不好的,就让他们补齐田赋来,谁让他们拿这些来糊弄人,那些告示只是纸面的东西,真正到了这里还是我们说了算,不行,给他几棍子就老实了。”县令微微点头,夸赞道:“还是,师爷想得周到。”一连好几天就这样过去了,闹得民生怨愤,有些人却讥笑道:“自己没本事,拿些破蟋蟀来糊弄人,还说县令的不是。”这些人都是献了良蟀,拿了县令钱财的。等筛选差不多,县令在后堂看着一个个蟋蟀,心里乐成了花。这时从前堂传来吵闹叫骂声,刚开始没觉什么奇怪,只觉是平常的刁民在闹事。但越闹越大,县令越发奇怪起来,派人去问,得知有一穷书生叫有才带了只蟋蟀,说是蟋蟀王,一定要当面献给县令,衙役不允,当面讥讽,书生倒是有些硬气,对着吵了起来。县令听完甚是好奇,蟋蟀倒是见了不少,不知蟋蟀王长什么样?于是传了有才进来。进了后堂,叩见了县令,有才把罐子打开,指着它说:“你看它额头之处,那里有一王字,这就是蟋蟀王的象征。”县令定晴看了一下,确有一王字在其额头,但观其外相,肌黄面瘦,看不出王的威风,倒是和一般的蟋蟀差不多,没什么特别。于是怒斥其欺骗之罪,吩咐左右把有才拖下去罪罚。有才硬是不从,嬉笑怒骂他们不识货,大声喊道:“它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不信可以拿那些良蟀来试一试。”县令转头看向师爷,师爷会意道:“大人,就让它和这些蟋蟀斗一斗,要果真如他所说,岂不得了一块宝,如若不是,定他个欺骗之罪也不迟。”有才把蟋蟀王放入斗笼,县令随意挑了一只,没几下良蟀败下阵来,等与其它良蟀比完,见它未伤分毫,有使不完力气般,傲立在斗笼中似有王者风范。县令蹬大双眼,不住地鼓掌叫好。随后,让有才坐在旁边奉上茶水,与其攀谈起它的来处,有才怕多生事端,只说是偶遇之。临末,县令甚是高兴,赏了些银两给他。
县令又把蟋蟀王献给了巡抚,巡抚听其言后,甚是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上了奏书,讲述了一番它的本领。皇帝看完后,越发地不敢相信起来,于是拿着它和其他地方进贡上来的蟋蟀斗,什么青麻头、绿鹰头、油麻子、胖陀螺、以及各种稀有蟋蟀,一斗下来,皆不是其对手。皇帝看了就越发地喜欢起来,把它放进金雕玉龙盒内,置放在最高处,等到来年好与突厥使臣一较高下。接着又赏了巡抚车马锦缎,巡抚不忘得来之好处,奏请皇上提拔了县令。县令一高兴,临走时,重赏了有才,又让其中了秀才。半年后,有才就有良田数顷,茅草屋已换成了高楼殿阁,每次出门,身穿华服,出门坐八台大轿,比世代做官的还阔气。
又过一段时日突厥使臣来访,还是按老套路带来了“绿将军”来比斗,皇帝不慌不慢叫人取下玉盒,露出蟋蟀王来。众使臣见了都不住大笑起来,嬉笑道:“这大明地大物博,竟派不出一只像样的蟋蟀。”把它放入斗笼中,那“绿将军”也如闪电般跳进了笼中。两只触角试探性摆了几下,见没动静,不由分说地一阵撕咬起来,只见一阵绿光闪烁,待静下来,蟋蟀王竟没伤半分。“绿将军”却累得趴在了笼角,腿不住的往后退。众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皇帝大笑起来,不住叫好,众人才反应过来,连声鼓掌。只看那蟋蟀王腾身举足,扑了过去,一口咬住“绿将军”脖子,没几下,脑袋竟掉了下来。蟋蟀王噗呲着翅膀发出鸣叫声,声声刺耳,声叫过后消失不见了,于斗笼中升起烟雾几缕,待烟雾散去,飘出一黄色纸符,上面写着:“蟋蟀斗乐伤民生,曲终人散一场空。”众人更是惊愕不已!
事后,皇帝言令禁止斗蟋蟀,并命人把县令贬为庶民,又把有才关进了牢里,家中钱财充了公。有才狼狈地戴着手铐,盘腿坐在草堆中,一时想不起怎会有如此变故,脑袋炸裂般的思前想后,方得些许感悟,莫不是丢了善念才有此一劫。本以为躲过了一劫,却不想再生一劫,命运难测啊,随后无尽的叹息道:“真是成也蟋蟀败也蟋蟀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