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典故:仲由为亲负米

作者: 金色Grogu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00:11 被阅读189次

负米奉亲

子路负米的故事出自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亦称仲由)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指粗陋的饭菜),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

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大多父母对儿女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爱,为了儿女,他们愿意付出千辛万苦,甘心情愿的付出……

相信大家都对孔子著名的学生——子路很熟悉,《二十四孝》里,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百里负米》这个故事了。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他性格直率、勇敢、孝顺,非常孝敬父母。那时候他们家境贫寒,非常节俭,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他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却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父母去世后,他离开家乡到南方游历。在路经楚国时,楚王发现他的学问和人品非同一般,就让子路做了官。

做官之后,地位、待遇就不同了——随从的军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刀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富的饭菜,但子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常常怀念双亲。

每当这时他便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这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孔子夸子路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子路这种孝敬父母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从中我们也悟得: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父母去世后才想起来要孝顺父母,如果是那样就太迟了!

世上是没有后悔药——趁着一切都在,赶快孝顺父母,把你对父母的爱说出来、做出来,让他们开颜一笑……

孝顺父母也并不一定是要给父母买阔气的房子、豪华的车子。尽孝并不是非用物质来衡量的,而要看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孝顺父母也是如此——端茶递水,捶背洗脚,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孝顺父母的行为。

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十月怀胎,忍受剧痛生子,父亲勤劳工作,希望能多挣点钱让孩子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父母一直都在为下一代操劳,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乌鸦尚且懂得反哺,羔羊尚且懂得跪乳,我们作为最高等的生物,就更应懂得孝顺父母。

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都能曲承亲意,尽己力去做到最好。

孝道,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理应用无私的爱来回报他们。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在外求学,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所,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就是这么的短暂。

现代的父母经常很感慨的说,他不奢求子女会孝顺他,只要不让他担忧挂心,他就非常知足了。
  
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孤独无依,住进养老院,子女很少去过问、探望,所以他们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内心更为难过。

一个人,从组成家庭之后,他就把的青春甚至一生奉献给了孩子、社会和工作,不辞辛劳付出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照理讲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

可是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老人晚年的处境非常凄惨,无人过问,孤独无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继,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没有能力自己来料理。

人一旦步入老年,儿女不在身边,眼看亲人、左邻右舍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就会失去斗志,对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蚀了。
  

的确: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但,孝是必须的

连父母都不孝之人,关键时刻,行事无不狠绝,欺师灭祖或无所不可为之,与之为伍恐怖也。

相关文章

  • 孝道典故:仲由为亲负米

    《负米奉亲》 子路负米的故事出自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亦称仲由)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

  • 2018-04-09【仲由负米】-【德育故事 第2天】

    【仲由负米】 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

  • 二十四孝之四:百日负米

    04 百里负米(仲由)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

  • 《二十四孝图》——四.百里负米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

  • 二十四孝之百里负米——砖雕厂家万堂砖雕详解

    百里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

  • 二十四孝之百里负米

    春节将至,如需用纯粮好酒,可以联系我。 二十四孝之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 仲由负米养亲对当今孝道的启示

    影响中国千百年来孝行准则的一部《孝经》,传为在孔子指导下,由宗圣曾子所作。其中记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 为亲负米

    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学生,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没米...

  • 七绝·二十四孝系列诗

    四、百里负米—仲由 负米迢迢侍至亲, 自食野菜苦读勤。 生时尽力天国想, 子路虔诚感动人。

  • 打油诗:《二十四孝》四,五

    四、百里负米 仲由姓周名子路, 孔丘弟子家中贫。 常采野菜当食饭, 百里负米侍双亲。 父母逝后做官位, 面对美食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道典故:仲由为亲负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kj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