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相煎何太急

作者: 卉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2:49 被阅读19次

原著作者  当年明月  缩写  卉青

朱高炽:朱棣长子。外貌肥胖臃肿,腿有残疾,走路需有人扶,性格老实温和,不满朱棣对建文帝大臣的残忍行为,为朱棣不喜。文臣支持。

朱高煦:朱棣次子。相貌英俊,一表人才。优秀的军事人才,屡立战功,精明无赖,性格很像朱棣,朱棣也很喜欢。武将支持。

精明果敢如朱棣,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他也是左右摇摆,踌躇不定。自从解缙跟他说过“好圣孙”后,他开始倾向朱高炽,但还是很难下最终的决心。而促使他最后做出决定的依然是解缙。

有人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头老虎,带着一群幼虎,作父子亲昵状。大家都在围观,朱棣也来观看。这时候解缙突然上前,不由分说在画上题诗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朱棣深深地被打动了:朱高炽虽然不如朱高煦能干,但毕竟也是我的儿子,他是个忠厚的人,不应该对他不公啊!遂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煦的阴谋

朱高炽被立太子,朱高煦当然不服,但又无可奈何。更令他沮丧的是不但皇位无望,还被分封到当时落后蛮荒的云南,无疑是一种发配。朱高煦自然不想去,于是他就去朱棣的跟前恃宠撒娇耍赖,朱棣毕竟很喜欢这个儿子就收回了成命,让他跟着自己去北方巡视边界。

朱高煦在朱棣身边使出浑身解数表现,深得朱棣欢心,朱棣一高兴就让他自己选择去留之地。朱高煦选择留在京城(南京),并从此开始谋划对朱高炽的反击。

第一次反击:永乐五年,在他的策划下,解缙被赶出京城,太子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第二次反击:永乐十年九月,朱棣北巡回京,突击检查太子监国期间的各项工作,训斥了太子,抓了一大批太子身边的官员,还更改了太子颁布的许多政令。对朱棣没事找茬的行为,大臣们纷纷上书不满,尤以大理寺丞耿通为甚,朱棣借题发挥,取了耿通的项上人头,以达到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的目的。而这一切的幕后策划都是朱高煦。

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太子党被严厉打压,在这关键时刻,杨士奇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稳住了太子的地位。

杨士奇学问比不上解缙,但他的脑袋比解缙原话,且熟知做官要低调的原则。太子曾把京城繁华地的一处豪宅赐给他,却被他婉拒了。他知道权衡利弊,知道舍小保大,不想成为朱高煦打击的目标。但他对太子的忠诚却也是旁人比不上的。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杨士奇就在太子的身边,他一次次目睹了朱高炽劝阻父亲的残暴,宽忍弟弟的挑衅,杨士奇相信朱高炽会是一个好皇帝。

杨士奇的低调都瞒过了朱棣。朱棣把他当成中间派,经常问他太子的动向。永乐十年后,朱棣问杨士奇太子监国时的表现如何。这是一个暗藏杀机的问题。

“太子监国期间努力处理政事,能够听取大臣的合理意见,但对于不对的意见,也绝对不随便同意,对于近臣不恰当的要求,他会当面驳斥和批评。”

规定时间内的完美外交辞令,滴水不漏,这就是水平。朱棣很满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朱棣是武当长拳外柔内刚,杨士奇是太极高手,推挡自如。永乐十年的纷争就此告一段落,太子一方终于稳定住了局势。

太子被斥,诸多官员纷纷改换门庭。但杨士奇一直默默地忠诚地守护在太子身边,他愿意和太子一起承担更大的风雨。

永乐十二年九月,朱棣北巡归来,太子派人迎接,因为准备不足,有所延误。由于朱高煦长年编造太子不轨消息,不断造谣生事,让朱棣认为“迎驾迟缓”是藐视他的一种表现,勃然大怒。在朱高煦的推波助澜下,太子被斥责,太子党的主要官员被抓,其中就包括杨浦。

在朱高煦的精心组织策划下,朱棣的怒火越烧越旺,太子党几乎被一网打尽。朱棣对东宫文官失望至极,谁也不再相信,除了杨士奇。

无畏的杨士奇

树欲倒,猢狲四散,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一向如此。孤单的朱高炽身边站着孤单的杨士奇。没有遮掩。在这种情况下,杨士奇开始了他和朱棣的问答较量。

朱棣问:“太子是否有二心?不然为何违反礼仪,迟缓接驾?”

杨士奇答:“太子对您一直尊敬孝顺,这次的事情是我们臣下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罪责在我们臣下,与太子无关。”

说完,他抬起头,无畏地迎视朱棣锐利的目光。沉默片刻,朱棣终于释然。既然不是太子本意,他也就放心了。

太子又一次被杨士奇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杨士奇的回答虽然简单,但背后的勇气、忠诚、胆量却是难能可贵的。杨士奇依然是三十年前无私援助朋友,令母亲欣慰的杨士奇,他依旧的人穷志不短,患难见真情!

杨士奇最终还是为他的无畏行为付出了代价。朱高煦恨杨士奇他入骨,买通人不断攻击杨士奇,朱棣禁不住身边人的反复山东,将杨士奇关入狱。

入狱前杨士奇对太子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一定要坚持下去,决不可轻言放弃!”朱高炽明白,这个即便自己入狱仍然心忧自己的人,是真正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人。

朱高煦的失误

正所谓得意忘形。朱高煦在政治斗争中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踌躇满志地他找到了自己的偶像,经常对人说:“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如此急切地表白,路人皆知他的司马昭之心。他幻想着把几百年前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当皇帝的那一幕大戏重演一遍。

大导演朱高煦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朱棣不是李渊,在这场戏中,朱棣虽然不是导演,但却是戏霸。要想把这场戏按预定剧本演好,演完,必须得到赞助商朱棣的权力支持。朱棣只清楚一点,李渊在李世民登基后的下场是被迫退位,想让他演李渊,朱高煦还是太嫩了点!

反击

朱高煦的高调让朱棣日渐厌恶。沉寂的太子党也开始着手反击。

朱高煦不知死活,主动要求增加自己的护卫,这引起朱棣警觉。永乐十三年五月将朱高煦改封青州,也不是很差的地方,但朱高煦为了方便夺权,故伎重演,耍赖不走。但是这次朱棣却没有了耐心,很不高兴的对他说:“既受藩封,岂可长居京邸!”

朱棣不断打击太子,让朱高煦以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越发专横,最终触怒了朱棣。太子党的精英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出了致命一击,完成这一击的正是杨士奇。

杨士奇和蹇义因为表现良好,连监狱的门都没进就被朱棣放了出来还被委以重任。杨士奇潜心蛰伏,司机而动。他竟然又通过问答的形式给了朱高煦致命一击。此次谈话,除了朱棣、杨士奇外,蹇义也在场。

朱棣:“我最近听说汉王(朱高煦)行为不法的传闻,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吗?”

蹇  义:“不知道。”(被整怕了,明哲保身)

杨士奇从容答道:“我和蹇义一直在东宫服侍太子,人家就把我们看成太子的人,有什么话也不会跟我们讲,所以我们也不知道。”(看似平淡却处处透着杀机)

人们常说但是后面有文章,杨士奇但是后面的文章却是能翻天的大文章。

杨士奇继续说“但是,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了,在这个时候,他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

杨士奇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拔剑出鞘,一剑封喉。

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强行将朱高煦封到了乐安州(山东广饶),这里离北京近,离南京远,朱棣将朱高煦安排在眼皮子底下不可谓不老谋深算。朱高煦多年的图谋策划付之东流,和平争得皇位的希望彻底破灭。他只能将阴谋活动转入底下,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相关文章

  • 相煎何太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兄为夺皇,兄长杀兄弟。 现父为夺财,逼儿母离分。 世间情何物,敢夺儿财物。 悲凄凄孤母...

  • 相煎何太急

    小猪两头外单挑, 猪妈栏内干急瞧。 为争乳位动真戈, 不惜相残差动刀。 一一彭甫2018年 9月6日晚书

  • 相煎何太急?

    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个愚蠢的女人,不懂得理财,不懂得事物的价值。 很多东西在我这里没有对等的价值感,价值越高的,我无...

  • 相煎何太急

    某年某月某时段,发生了某事 —— 题记 小敏是历史专业的,被分...

  • 相煎何太急

    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姐妹: 你們好!我是土生土長的廣海人,22歲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和謀生,但我一直對廣海懷有很深...

  • 相煎何太急

    越长大,越会有体会,人与人之间会有互为难的境地。生而为人,都不容易,何必要这样呢? 其实每个人初心都不坏,都想本着...

  • 相煎何太急

    相煎何太急 zydy 她以为自己已经看淡了人世间的人情冷...

  • 相煎何太急?

    最近,我的情绪有点低落。 那是79号的公交车。 每逢周五的正午,一个个白发老人牵着自家的孙儿等待着那一个多小时才一...

  • 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朋友们可能在想我写的是兄弟之间的争斗吧?并不是,...

  • 相煎何太急

    大家可能都已经知道,邹平又爆出一例新冠病毒确诊者,到底怎么回事,下边网络上疯狂流传的这段文字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七章  相煎何太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la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