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柳传》诗词鉴赏简友广场
尺牍(九)—再读陈寅恪《柳传》二六二、2024-10-06

尺牍(九)—再读陈寅恪《柳传》二六二、2024-10-06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12-11 04:48 被阅读0次
画舫    网图侵删 洞箫    网图侵删 高僧弘一法师    网图侵删

        先生笺释此书,仅仅就其中画舫一事而言,盖其中涉及国家兴衰之意也。首先,先生谈及明末汪然明西湖画舫之由来及时事之欢快:寅恪案:河东君此札之主旨乃向然明借舫春游。关于然明西湖游舫一事,实为当日社会史之重要材料,今汪氏全集中诗文具在,不必详引,仅略述梗概,并附记末乱后汪氏游舫之情况,聊见时代变迁,且志盛衰兴亡之感云尔。

        《春星堂集一》载《汪然明小传》云:制画舫于西湖。曰不系园。曰随喜庵。其小者,曰团瓢,曰观叶,曰雨丝风片。及同书《伍遗稿 自嘲并示儿辈》八章之五(胡引:一生未觉为贫愁,此日栖迟况白头。故态不应随改革,晚年犹尚说风流。青衫有泪闻歌湿[自注:有女史教女剧以善清歌者寄余,旋闻病没])“画舫无权逐浪浮”句下自注云:余家不系园,乱后重新,每为差役,不能自主。(堪叹优悠多恍惚,空叫日月去如流。)。可知然明之西湖游舫颇多,有大小两类,河东君所欲借者当是团瓢、观叶或雨丝、风片等之小型游舫也。

        是汪然明西湖之中,颇有几具画舫也。

        然后笺释河东君之用画舫资格问题。汪然明制作画舫,好事者借舟以行,络绎不绝。其友黄汝亨代作《不系园约款》以拒绝,先生仅仅录用十二宜之名流、高僧、知己、美人四项,用以笺释河东君四俱美。实际上,《不系园约款》共分十二宜九忌,某录之,以飨好事者。十二宜:名流、高僧、知己、美人、妙香、洞箫、琴、清歌、名茶、名酒、肴核不踰五簋,却驺从;九忌讳:杀生、杂宾、作势轩冕、苛礼、童仆林立、俳优作剧、鼓吹喧填、强借、久借。

        先生曰:十二宜中名流高僧知己美人等四类人品之条,以河东君之资格,其为“美人”自不待言,

        “知己”则河东君与汪然明之情份,即就此尺牍三十一通观之已可概见。其《第伍通》略云:“嵇叔夜有言,人之相知,贵济其天性。今以观先生之于弟,得无其信然乎?”及《第八通》云:“嗟乎!知己之遇,古人所难。自愧渺末,何以当此?”尤足为例证。夫“知己”之成立往往发生于两方相互之关系,由此言之,然明固是河东君之知己,而谓河东君非然明之知己亦不可也。

        “名流”虽指男性之士大夫言,然河东君感慨激昂,无闺房习气,又喜着男子服装,及适牧斋后,如《牧斋遗事 国初录用耆旧》条略云:“河东君侍左右,好读书,以资放诞。客有挟著述愿登龙门者,杂沓而至。钱或倦见客,即出与酬应。客当答拜者,则肩筠舆,代主人过访于逆旅,竟日盘桓,牧斋殊不芥蒂。尝曰:此吾主弟,亦良记室也。戏称为柳儒士。”然则河东君实可与男性名流同科也。

        至若“高僧”一目,表面观之似与河东君绝无关系,但河东君在未适牧斋之前即已研治内典,所作诗文,如《与汪然明尺牍第二七》、《第二九》两通及《初访半野堂赠牧翁》诗(见《东山酬和集一》),即是例证。牧斋《有美诗》云:“闭门如入道,沉醉欲逃禅。”实非虚誉之语。后来因病入道则别为一事,可不于此掺混论及。总而言之,河东君固不可谓之为“高僧”,但就其平日所为超世俗、轻生死两端论之,亦未尝不可以天竺维摩诘之月上、震旦庞居士之灵照目之,盖与“高僧”亦相去无几矣。

        故黄贞父《约款》关于人品之四类,河东君一人之身实全足以当之而无愧。汪氏平生朋好至众,恐以一人而全具此四类之资格者必不多有。当崇祯十二年春间林天素已返三山,杨云友亦埋骨西泠,至若纤郞即王修微则又他适,然明诸游舫若舍河东君而不借,更将谁借耶?

相关文章

  • 家书杂咏 (七绝平水韵)

    从来尺牍传音讯, 电信时兴继雁鸿。 上网新奇如会晤, 儿行万里母安衷。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随笔(二六二)

    对仲景所言“脉阴阳俱紧者”一语的浅析 打开仲景书每见到有这样一句朮语“脉阴阳俱紧者”,觉得有必要分析一番,故有了下...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重温柳传志九字真经

    作为一名管理咨询顾问,经常会接触到各式各样到的老板。 老板见得多了,便常思考,什么样的老板是好老板?什么样的老板能...

  • (015)一条精进的大道

    再读弘一法师的传,抚卷深思,感慨系之。 九月在上海重读了“故道白云”,感悟佛陀大智慧益深,...

  • 记一次讲座【陈寅恪诗歌的生命精神】

    "王国维的西式葬礼,西装革履的人们鞠躬致礼,陈寅恪三跪九拜,拜的是王国维,拜的也是传统文化。" "陈寅恪,是文化遗...

  • 《我也有过小时候》亲子共读第6天p90_108

    尺牍 【拼音】: chǐ dú 【解释】: 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②书信:亲笔尺牍...

  • 东晋 王羲之《平安帖》

    行书《平安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所谓“尺牍”就是信札、书信、文辞或墨迹,为长一尺的木简,尺牍的规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尺牍(九)—再读陈寅恪《柳传》二六二、2024-10-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ou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