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态《柳传》读书
尺牍(二四)—再读陈寅恪《柳传》二七七、2024-10-08

尺牍(二四)—再读陈寅恪《柳传》二七七、2024-10-08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12-16 06:28 被阅读0次
宋版《汉书》残页      网图侵删 李白   网图侵删 黄庭坚     网图侵删

         然而,毕竟万事皆有不协。河东君在杭州三月,最终遇到谢三宾。其人阴鸷,不择手段,河东君不得不退避三舍,归嘉兴养疴。既是此一七、二三、二四三通书信之内容也。先生笺释此三书,主要以牧斋之最爱宋版《两汉书》为线索,说明谢三宾与牧斋之纠缠。同时,大部篇幅,解释谢氏诗集《一笑集》中诗文,说明谢氏与河东君之爱恨关系也。此三通之笺释,某先列原文,再捡典故,三叙书意。然后专门拿出几节,说明谢氏与牧斋与河东君之恩怨也。先生若有笺释,无关谢、柳、钱之大事者,亦随书信附之,杨秋志。

        第一七通:流光甚驶,旅况转凄。恐悠悠此行,终浪游矣。先生相爱,何以命之?一逢岁始,即赐清驺。除夕诗当属和呈览,余台照,不既。

        寅恪案:河东君当是于崇祯十二年冬游杭州,寄寓然明之西溪横山书屋,即在此度岁,元旦患病呕血,稍癒之后,于崇祯十三年二月离杭州归嘉兴,其间大约有三月之久。第二二通云:“雪至雨归。”谓雪季在杭州,雨季赴嘉兴。

        第二三通云:前接教后,日望车尘。知有应酬,良晤中阻。徙倚之思,日切而已。

        第二四通云:云霄殷谊,褰涉忘劳。居有倒屣,行得顺流。安驱而至,坦履而返。萍叶所依,皆在光霁。特山烟江树,触望黯销。把袂之怀,渺焉天末。已审春暮游屐遄还,故山猿鹤,梦寐迟之。如良晤难期,则当一羽修候尔。廿四日出关,仓率附闻。嗣有缕缕,俟之续布,不既。

        先生笺释曰:故知然明以应酬离杭他往,欲河东君留杭至暮春三月还杭后与之相晤。然河东君赴禾之意甚切,不及待然明之返,遂于崇祯十三年庚辰二月廿四日离杭往嘉兴也。第二四通所谓“廿四日出关”者及第二五通所谓“率尔出关”,即前引《春星堂集诗集三柳如是校书过访,舟泊关津而返》诗云“遽怀南浦出郊关”,皆指由杭州北行所必经之“北关”。故河东君所谓“出关”,亦即离杭北行之意也。

        典故:一七通:清驺,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梁书·王僧孺传》:“ 僧孺幼贫,其母鬻紗布以自业,尝攜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薄,驱迫沟中。及是拜日,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胡注,此处或是指汪氏遣派仆人送除夕诗与河东君,邀其和作?台照,书信中请对方观览的敬词。

        二三通:徙倚,徘徊。《楚辞屈原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文选 古诗十九首 凛凛岁云暮》:“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二四通:殷,盛大。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殷岩泉。褰涉,《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胡注,此处河东君或是举止忘忧之意,举止忘劳累,描写汪氏情谊之深。倒屣,急于迎宾,将鞋子穿反了。《三国志 卷二一 魏书 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北史 卷三四 宋繇传》:“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引谈经籍。”顺流,比喻行事无所乖逆。《史记 卷五三 萧相国世家 太史公曰》:“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安驱,缓步徐行。《楚辞·九歌·东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坦履,行于坦途,喻处境顺利。《易.履》“履道坦坦。”光霁,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把袂,握住衣袖,犹言握手的意思。梁元帝《与萧挹书》:“何时把袂,共披心腹。”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遄,快;急速。《易 损卦》:已事遄往,无吝;酌损之。羽,指书信。明张煌言《与某书》:“发羽匆次,率勒上报。”

相关文章

  • 吕萍讲《沁园春 长沙》

    2019.5.31 星期五 高二四班 导入 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再读《沁园春 长沙》。师起头。 生齐读。...

  • 家书杂咏 (七绝平水韵)

    从来尺牍传音讯, 电信时兴继雁鸿。 上网新奇如会晤, 儿行万里母安衷。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我也有过小时候》亲子共读第6天p90_108

    尺牍 【拼音】: chǐ dú 【解释】: 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②书信:亲笔尺牍...

  • 东晋 王羲之《平安帖》

    行书《平安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所谓“尺牍”就是信札、书信、文辞或墨迹,为长一尺的木简,尺牍的规格...

  • 再读《张爱玲传》

    这几天又一次沉浸在张爱玲的世界里,读她和她的文章,熟悉她,了解她,感慨她。 ...

  • 再读《腾讯传》

    每一个成长起来的巨头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假想敌不止于其他挑战公司,还有刀尖上的政策、变动的市场、背叛的合作伙伴,...

  • 再读《岳飞传》

    为国锄忠,为敌报仇,可恨堪哀。 顾当时乾坤,是谁境界?君亲何处?几许人才? 万死间关,十年血战,端的孜孜为甚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尺牍(二四)—再读陈寅恪《柳传》二七七、2024-10-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kv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