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对于避讳严格到苛刻的程度,避者,避忌也;讳,也是避忌,隐瞒之意,在这里,也指所避的名字。《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所以林黛玉在读到“敏”字时一律改读为“密”。汉武帝姓刘,名彻。汉朝人为了避武帝之讳,凡是用“彻”字的地方,都改用“通”字:“彻侯”改为“通侯”,人名“蒯彻”改为“蒯通”。唐朝人为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把“民”字改为“人”字,柳宗元在《捕蛇者说》里就把“民风”改写做“人风”。在今天读它时,要看注释才能明白。为了避讳换字,甚至闹出这样的笑话:唐太祖名虎,因此把“画虎不成反类犬”改成“画龙不成反类犬”,简直使人莫名其妙。封建社会避讳的范围很宽,要求很严,避讳不限于帝王将相和尊长的姓名,简直成了限制人们言行的精神桎梏,因犯讳而丧命者也不是个别的。唐朝著名诗人“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晋”与“进”同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贺虽很有文才,但由于避父讳,终身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很欣赏他的韩愈专门写了一篇《讳辩》来替他辩解,可是依旧无济于事。于是,他就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在《马诗》中希望自己能像骏马一样驰骋疆场,他的疆场就是“科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他才能顺利走上仕途去建功立业。可惜,他的爸爸李晋肃取名时没有为下一代着想,妨碍了儿子“学而优则仕”的进身之阶。李贺喜欢以马自喻,在另一首《马诗》中,他说“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这不仅是说马,同时也象征他自己是一匹千里马。李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是一个大孝子,临死的时候,怕母亲伤心,就骗母亲说:“上帝的白玉楼造好了,等着他去作文章落成。”只是不知他母亲信不信。
李贺不能参加科考,但他作为宗室后裔,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瘦弱的双肩也应该承担振兴大唐的重任。所以他的《马诗》中,皆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期待!“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他说自己“少年心事当拏云”,时时以骏马与神骓自许,他不仅想立德立言与庙堂之上,也欲效命立功于沙场之上。别无选择的时代,诡不可测的命运,加上每况愈下的身体,一起导致了李贺的悲剧。不过,长安城头的千古明月却可以作证,李贺虽然早逝,但他的诗章并没有和作者一去不返,它们仍然留在、活在今天,字字句句宣说着世事沧桑人生短暂而艺术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