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无论进度怎么赶,需求列表却在不停的增加
- 用户似乎什么都想要,但是不可能所有功能都一并开发、上线
- 你想弄一张产品的路线图好让所有人清楚需求实现的顺序,但是无从下手
面对这些问题,你需要一个需求排序的方法来帮助你,而Kano正是一个你可以参考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Kano Model - Folding Burritos,基于原文进行了翻译、转义,本文截取了比较核心的内容方便读者快速阅读、了解Kano。
满意度 vs 功能性
当提到Kano,首先要了解的是Kano的“满意度”度量。“满意度”是用来度量用户的某个需求实现后,用户的满意程度。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另一个重要的度量维度是“功能完善程度”。“功能完善程度”是用来度量某功能被实现的程度。可以被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Kano核心分类
了解了这两个度量维度后,我们就可以引入Kano的核心概念。基于以上两个度量维度,我们可以组成一个象限。通过这个象限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是如何感觉产品的功能的。

通过“用户满意度”以及“功能完善程度”两个维度的组合,我们可以划分四种不同类型的需求:
-
必要型: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用户会认为这是件未完成品,没法使用。这类功能需求属于用户的基本需求,这类功能做得再怎么好,用户的满意度也不会提升。但是,如果这有这个功能,产品又无法使用。例如:汽车需要有刹车;手机必须可以打电话。针对这类需求,当达到一定程度,你不需要再过多的投入。
-
期望型:这类需求与用户的期望契合度极高,该类需求实现程度越高,用户的满意度也越高。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越远,用户的满意度越高;手机的储存容量越多,用户的满意度越高。针对这类需求,功能每提高一点,用户的满意度就可以提高,要集中投入。
-
兴奋型:你是否有试过在使用某个产品后,惊呼产品的设计太聪明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能触发这类感叹的功能需求就属于兴奋型需求。例如:你第一次使用iPhone,谷歌、百度地图的时候。针对这类需求,它会成为你产品的亮点以及差异化的点,能极大的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但是同时也要付出大量的研发成本。
-
无差别型:这类需求的有无对用户来说无关痛痒。例如:你是否有经历过辛辛苦苦实现了一个功能,但是完全没有用户使用?这就属于无差别型需求。针对这类需求,要避免投入了,将精力转移到其它类别的需求上面去。
当了解了Kano的需求分类后,这些需求的分类可以指导我们基于不同的需求类别,对需求进行排序:

如何实际操作?
了解来Kano的基本还念后,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Kano需求排序的实际操作。

第一步,选择要进行排序的需求以及用户
我们的需求列表中往往有着不同类别的需求,有的是需求是关系到最终用户的,有的需求是运营、管理层相关的(例如:销售报告),有的是偿还技术债的。
Kano方法比较适合与最终用户直接相关的需求,也就是说要这些需求最终用户是可以直接感知、操作的(而不是针对于产品的运营人员、管理层的),因为与最终用户直接相关的需求可以给产品的发展带来最大的动力。
第二步,向用户提问,并获得回答
这是Kano关键的一步。如何向用户提问,如何收集用户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到需求排序的结果。
Kano定义了一对简单、清晰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需求,我们都向用户进行提问:
- 如果我们的产品加入这个功能,你觉得怎么样?
- 如果我们的产品没有这个功能,你觉得怎么样?
你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具备功能”的情况,一个是“缺少功能”的情况。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让用户从以下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
- 很好
- 还行
- 无所谓
- 不太好
- 不喜欢
另外,针对每一个功能,我们还要向用户询问一个问题:
- 这个功能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你需要引导用户在1-9(1为不重要,9为极其重要)之间做出选择。

第三步,分析回答结果,完成需求排序
根据用户的回答,我们可以对结果进行量化,从而方便后续的排序过程。具体的量化过程为:



根据以上量化的结果,我们将得到以下的一张表格。在这张表格中,我们将关注正向的回答(即>0的部分),这样的划分可以帮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需求上面。

基于以上的表格,我们对每一个需求计算以下分数:
- “具备功能“问题的得分:计算所有用户该问题得分的平均分
- “缺少功能“问题的得分:计算所有用户该问题得分的平均分
- “功能重要性“问题的得分:计算所有用户该问题得分的平均分
根据以上“具备功能“问题的得分以及“缺少功能“问题的得分,我们可以在以下的图中汇集我们的需求进行需求排序分析:

在上图中,我们再叠加“功能重要性”的分数。为了更好的可视化,我们将根据需求的重要性,来调整上图中点的大小。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根据必要型>期望型>兴奋型>无差别型的顺序对需求进行排序:

假如在同一类别下有多个需求,我们将根据需求的重要性进行额外的排序。至此,我们根据Kano方法,得到了一个排序后的需求列表。
写在最后
Kano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并可执行的需求排序方法。但是Kano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 不同类别用户(最终用户、内部用户)的反馈不能简单的放在一起进行排序,需要干系人进行判断
- “期望型”需求的优先级别在某些产品中可能比“必要型”要高
- 需求类型的划分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例如:iPhone在2007年是“兴奋型”的需求,但是放到今天已经变为“必要型”的需求
总之,工具怎么使用,还是要根据项目、产品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There are no silver bullets。
pstrike 2018.01.18 于广州海珠
【尊重版权:转载之前请先联系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