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谚,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曾国藩究竟是如何为官的?那我们又要从他身上学习什么样的智慧?
《曾国藩家训》09之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现代市场经济中,职场竞争激烈,若是能习得一些与领导、同事的相处技巧,在工作中应该可以更加游刃有余,进退有度。
曾国藩在教育弟弟时说道: 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磨合。
他深知为官之道,知道做人为官不能太过张狂孤傲,不能高调嚣张,要巧妙斡旋,要坚忍低调,他教育弟弟也是如此,那他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恰恰相反。
《曾国藩家训》09之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自从他展露头角后,主要面对两个领导,前期是咸丰皇帝,后期是慈禧太后。
一者为帝,一者为太后,按照他的为官哲学,他应该以坚忍为第一,将两个领导伺候的舒舒服服的,成为帝后眼中的红人;再不济,他也可以做好尽职尽责,不发批责之言,牢牢的坐稳自己的官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曾国藩是湘军名将,朝廷重臣,自当是大受皇帝信任看重,然而事实相反,咸丰帝一点也不喜欢曾国藩,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一 、咸丰帝初登大宝,也想做出点业绩,号召大臣向他提建议,皇帝励精图治,大臣们自然捧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丰帝的热情大减,对这件事越来越应付了事,其他大臣也是顺坡下驴,不再随意提交建议。而曾国藩偏偏不,说咸丰帝没有常性,怎么能这样半途而废,对别人的智慧成果敷衍了事。愤而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言咸丰需要防弊三端:1. 防琐碎之风;2. 杜文饰之风;3. 防骄矜之风。用词可谓不客气,批评可谓直截了当,把咸丰帝气的够呛。更过分的是,他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文章一字一句的背出来了,一点面子也不给皇帝留,奏章背完,咸丰帝怒而下令军机处论罪。后得朝中好友劝谏,才勉强保得性命。
他说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却直言犯谏,而且采用的是最激烈的当庭批驳的方式,将坚忍丢到了九霄云外,那他又为什么要行此举呢?
《曾国藩家训》09之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其二、曾国藩是汉臣,满清皇帝一直有满汉相防的祖训,咸丰帝给他饮差大臣的名义,却总是不给实权。正在前线作战的曾国藩听闻父亲病故,想去回家丁忧,咸丰以战局需要不准,让他夺情。曾国藩说明情况,没有等到许可,便直接回家了。咸丰帝派人传唤,曾国藩借口推脱,并借机向咸丰要江西巡抚的职位,想要拿到趁此机会拿到实权。谁料,江西局势缓和,不再需要曾国藩了。咸丰帝驳回了他的请求,并从他的奏章中找出不少行文毛病,以此来嘲讽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09之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曾国藩作为满清重臣,却不为皇帝所喜;深知坚忍为官之道,却犯言直谏背道而为,何也?
第一件事,除了曾国藩本身为人忠直,做官尽责之外,还有一点另外的小心思,当时他正在和湖南的知识分子展开关于做人的辩论,曾国藩趁此机会犯颜劝谏,展示忠君敢言,正直敢谏的个人形象,并想办法将自己的谏疏抄送回湖南广为传播。湖南的知识分子对他推崇备至,从此铁了心跟着他,这也为奠定了文坛大家,理学宗师的文学地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件事,曾国藩趁着父亲病逝,借机向咸丰要职位,要权力,虽有不妥,也终是可以理解。毕竟,湘军是他的心血结晶,交给别人自是心痛难忍。况且,他要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也必须依赖湘军之力。
你看,曾国藩教导弟弟们居官要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他自己却违背这个要义,这是不是很矛盾?
《曾国藩家训》09之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其实不然,无论任何道理,任何处世法则,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时间,你若照搬照套,一以贯之,那就是以正确的道理做了错误的事情。
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你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你要知道该是怎么做的,然后根据外部环境的改变,随之调整自己的做法;
随机而动,选择综合考量下最正确的做法,顺应时势和复杂的人情。
这不是相悖,这是更智慧的坚守。
附录:曾国藩的人事原则:
1. 血诚,极度的忠臣;
2. 讲原则性,也要讲灵活性;
3. 摆正思想,摆正位置,摆正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