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见多识广学院重读经典征文人文社科征文入围名单
【重读经典| 《西游记》、《悟空传》、中国人的信仰和社会循环】

【重读经典| 《西游记》、《悟空传》、中国人的信仰和社会循环】

作者: 系游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00:17 被阅读137次

一、

我们中国人的信仰真的很特殊。

就像很多人都提到的,我们的信仰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信仰”,尤其是和西方的宗教信仰相比。我们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去求神拜佛,而求的往往是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所以,我们并不是真的在信仰这些神佛。

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理解中的天庭,神仙,更像是一个更高级的政府。这一点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图片来自网络

《西游记》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神仙天庭,其实完全就是一个世俗王朝的翻版——有君主,有大臣,有律法。君主看上去糊里糊涂,望之不似人君;大臣或无能,或巴结上官,有派系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表面上看歌舞升平,实则暗流涌动。

当然,《西游记》中对道教神系的描写并不是道教真实的面貌,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对道教神仙们似是而非的“民间信仰”。但是由于《西游记》的通俗性,它塑造了我们对道教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对于神仙世界的想象。虽然是小说,但其中所描述的众生和神仙之间关系可能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信仰实际。

简言之,我们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其实也不过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应,毕竟我们想象的原料也还是来自真实世界。所以,即使是神仙,也还要有天庭。只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神仙都会有自己的官名,即使只负责卷个帘,那也是个大将呢。

简单来说,我并不同意“中国人没有信仰”这种说法。我们还是有信仰的,只不过我们并不信仰某个具体的神灵,我们崇拜的其实是权力。我们求神拜佛,其实就是在贿赂他们所代表的权力,背后是一种很精明的计算。我们付出时间和金钱,神佛满足我们的欲望,双方各取所需,实打实的利益交换。

而这种信仰的模式,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二、

在我的理解中,今何在的《悟空传》,代表的正是对这种信仰模式的反抗。

图片来自网络

今何在的这本小说被誉为“网络第一书”,以一种不同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西游的故事。但是,今何在再重新诠释的同时,也把握住了《西游记》背后的核心,也就是崇拜权力的那种信仰。

在今何在的解读中,神佛代表着的控制世界的权力。孙悟空,齐天大圣孙悟空,那个一笔勾销了妖类的生死簿的孙悟空,代表的是生命不被权力束缚、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花果山,代表的是生命自由生长和发展,不被欲望或权力束缚的理想世界。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

这个故事明显是带有影射的。不仅有对西游的故事的影射,更含有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反映的是年轻人对自由、自我的追求。而里面作为反面出现的神佛,显然是在暗指那些拥有权力,束缚着他人的人——可能是父母、也可以是社会、或者社会的上位者。

整个《悟空传》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因为西游的结局已经注定了——师徒四个人都成了佛。但是在今何在看来,神佛是没有心,没有欲望的怪物。所以齐天大圣战天斗地是一种反抗,虽然反抗的结果注定是失败的,但是至少有人反抗过。故事的重点不在结果,而在于反抗的过程,在于反抗本身。

“这世界,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应该说,今何在对孙悟空形象的重建是非常成功的。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本就是一个法力高强的英雄形象,现在这个英雄被加上了反抗权力和自身命运的悲剧色彩,变得更富有魅力和内涵,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此前大火的《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形象,也或多或少有受到《悟空传》的影响。

三、

就像刚刚说到的,其实《悟空传》的故事带着一种绝望的悲剧色彩,因为西游的结局已经被注定了。但正因如此,孙悟空这样一个不畏权威、想要改天换地的英雄形象才更加具有魅力。

图片来自网络

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真的缺少这样的英雄吗?不,中国从来不缺这样的英雄。古往今来多少次起义,都想要“敢教日月换新天”。其中大多数都失败了,但即使是成功的,最后也不过是建立了另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或许在最初能够励精图治,但最终不过是开启了新的一轮循环。就像是寓言故事里那样,屠龙的英雄,自己身上也会长出鳞片。

回到西游的故事,孙悟空要打破天庭,但自己也是一头暴猿。天庭的神仙固然不把凡人的死活放在眼里,那么孙悟空呢?不说西游路上,就在大闹天宫前后,死在他手上的生灵又何曾少过?而他打死别人的理由也不过是自己一时的好恶,并不比神仙们来的更高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神靠阴谋诡计主宰世间,和妖凭借纯粹的暴力主宰世间,有区别吗?只不过是换了个具体的对象,权力依旧主宰着世间。

我们的可悲之处,不就在于历史无数次地上演这种社会循环,但我们依旧在期望能够出现一个新的英雄来拯救我们吗?

《国际歌》唱的好,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本文为简书“一起重读人文社科经典吧”征文活动参赛文章。

相关文章

  • 【重读经典| 《西游记》、《悟空传》、中国人的信仰和社会循环】

    一、 我们中国人的信仰真的很特殊。 就像很多人都提到的,我们的信仰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信仰”,尤其是和西方的宗教信仰...

  • 重读《悟空传》

    小狗男朋友把《悟空传》给我好多天了,可是我一直没看,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没看的原因,可能第一次读的时候对于我...

  • 再见,悟空

    经典就是经典,《西游记》是经典,《悟空传》也可以算得上是经典,因为它们都在文字中凝聚力量,让千千万万的读者感觉到每...

  • 【原创】和一哥读西游:2

    经典就是经典,重读多少回都不厌。 第二回 菩提祖师 单来表一表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这个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可以说...

  • 如果追求是苦

    如果追求是苦 ——读《悟空传》 孙红莉 《悟空传》在故事上颠覆了《西游记》,...

  • 重读《悟空传》,人生何必经典

    1、你以为的结果,有时也许是个结。 2、那是神的眼光,一只蝼蚁不知道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道日有昼夜。 3、鸿蒙除...

  • 看《悟空传》,你是否想起了心中的那个她?

    《悟空传》的开篇,传承了西游记中的经典,”从哪来?到哪去?去干嘛?”。宏大的画面感,沉重的画外音,把主题...

  • 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孙悟空的改编电影?

    近些年来,有关孙悟空的故事频频被搬上大荧幕,《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悟空传》。。。。...

  • 重读《悟空传》摘录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众生都能知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 我若...

  • 和妈妈一起回忆童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 看见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玩意是刻在中国人的DNA里的...

网友评论

  • 米老爹:我们的可悲之处,不就在于历史无数次地上演这种社会循环,但我们依旧在期望能够出现一个新的英雄来拯救我们吗?
    关键在于民众的觉醒。
    系游:@米老爹 所以要救救孩子吧:pensive:
  • 梗田无虚:有用吗🤔
    系游:@虚无田埂 你是指?
  • Jane漂漂:有道理
    系游:@Jane漂漂 谢谢赞赏!

本文标题:【重读经典| 《西游记》、《悟空传》、中国人的信仰和社会循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ye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