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悦读风语阁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14:09 被阅读0次

    正值隆冬,漫天飞雪,捧一杯茶静坐窗边,看着窗外飘落的精灵,不禁想起东晋才女谢道韫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提到谢道韫,我们便会想起《世说新语》中那个脍炙人口的典故。

    谢道韫小的时候,经常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天降瑞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花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安的侄子谢郎率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一旁的谢道韫略微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于是,这一句诗就成了千古经典,谢道韫也因这个典故博得了才女的美名。

    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话,被后世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这就是著名典故“咏絮之才”的由来。

    因为这件事,谢道韫也成为了才女的代表,甚至还写进了《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她是“关中良相为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中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

    她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她出身“豪门”,倾国倾城,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自不必多说。

    世人称赞她“雅人深致”,有“林下风气”,母亲阮容乃阮籍、阮咸族人,所以当时也有很多人拿她和“竹林七贤”相较。

    总之,琅琊王氏和江左谢家都视她为掌上明珠,与“昭君、蔡文姬”并论。

    然,如此才华横溢,聪慧过人的谢道韫,婚姻却不尽人意。

    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也是谢安为她经过深思熟虑、精挑细选的理想夫婿。

    本以为这是天作之合,是锦瑟和鸣的佳偶神话。

    可谁知,在这桩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中,谢道韫一生从未真正幸福过。

    王凝之虽出身王氏大家,却全然无大家风范。

    正如谢道韫婚后回娘家探亲时对叔父所言:我们谢家有叔父、爹爹这样名闻天下的大人物,也有意气风发的各位兄弟;可世界上怎么会有王凝之这种无能之辈呢?

    因为作为著名书法家的儿子,王凝之将一生的时间都放在了道教和玄学上,整天钻研道术。而平时的所作所为,更是迂腐无比,可笑至极。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卢循揭竿起义,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修仙,不但不积极备战,反而闭门祈祷神仙保佑。

    谢道韫曾劝谏丈夫数次,可王凝之固执己见,无奈之下,谢道韫只好亲自练兵,巩固城防。

    待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入会稽城内时,王凝之被杀,谢道韫闻讯后并没有哭哭啼啼,反而镇定自若,先是率家眷杀敌十数余后,开始与孙恩对峙,在两军阵前厉声喝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放了他们,要杀杀我。

    当时谢道韫的怀里,正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

    孙恩也被谢道韫的气势给震慑住了,顿生敬仰之情,虽然俘虏了她,却没有多加为难,后来还送谢道韫及家人归故里,好生安抚。

    被俘期间,新任会稽郡守刘柳曾来拜访过谢道韫,自那以后,刘柳逢人便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山河动摇的东晋,王谢两家也已凋零败落。

    彼时的谢道韫虽侥幸活了下来,却再也没有温暖的归宿,她和年幼的外孙相依为命,始终未改嫁。

    东晋晚期,政治矛盾尖锐,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相互攻伐,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谢道韫产生了隐居的想法。

    于是便写了这首《泰山吟》,表现了她归隐山林,颐养天年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她那“咏絮之才”与“林下之风”。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魏晋•谢道韫

    赏析

    这是东晋时期女诗人谢道韫所做的一首玄言诗。

    该诗不仅仅是对泰山的赞美,尤其对神秘岩洞的叹赏使作者浮想联翩,最后竟表示要与此山相守终老,表现了一种沉醉大自然怀抱之中,忘记俗世纷争的愿望。

    作者通过描写泰山之美,衬托自己内心情绪,更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

    峨峨: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东岳:指泰山。

    第一句,开门见山,吟咏泰山巍峨高大,第二句,既勾画出直刺云霄、高耸陡峭的山势,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蓬勃,富含动态之美。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中间四句的意思是,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

    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高山上的岩洞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岩:山崖。 间(jiàn):分隔。

    虚宇:指天地万物。虚,天空。宇,空间的总称。《淮南子·齐俗训》:“四方上下谓之宇”。

    寂寞:清静,无声。 幽:僻静,幽雅。 玄:奥妙,玄妙。

    云构:高山上的岩洞。 发:出自。

    与前两句从大处着眼不同,下面四句则着眼于细部描绘。

    山石峥嵘竟然分割了天空,显得格外静穆幽远。

    此山此石仪态万方,看上去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其实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诗中出现的“秀”“幽”“玄”“自然”等词,与魏晋时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评理论有关,在这里用来形容泰山,折射出鲜明的魏晋时代色彩,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与景仰。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最后四句的意思是,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

    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无为,延年益寿,安享天命。

    器象:物象。《易·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屡迁:指思想波动不定。《易·系辞》:“为道也屡迁”、“唯变所适”。

    逝:通“誓”。宅斯宇:以斯宇为宅,指隐居泰山。

    天年:指人的自然年寿。《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终其天年,而不夭伤。”

    诗人在感叹泰山神秀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个人身世的坎坷与艰辛。

    诗人质问造化:你既令泰山如此迷人,却为何又使我遭受命运的坎坷,屡遭颠沛流离之苦。

    诗人的确与普通女子有很大不同,她在提出质问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作悲痛哀婉的泣诉,而是笔锋一转,在诗中融进自己刚强不屈的精神。

    面对高耸入云的泰山,面对神秘莫测的造物主,诗人没有因为自身遭遇而悲伤沮丧,而是决心投身于山川这雄奇壮伟的怀抱,以顺应自然,终亨天年。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

    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

    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ir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