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只为学区房降温?
相关人员介绍,多校划片政策初衷是为学区房降温。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和电视剧中一样,为了孩子,尽可能的选择重点学校。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孩子进入到所谓的好学校,这便让“择校热”这一现象更加普遍。
正因为很多家长热衷于所谓的好学校,让更多的人比较看重学区房,不惜花费高价钱购买学区房,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的便利。这也让更多商家看到了这一商机,所以近年来,频频出现学区房持续升温的现象,甚至有一部分大城市将房价炒到一平几十万元的程度。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自从提出多校划片政策,有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的确有所回落,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局部地区,特别是学区内全都是优质校的房源,其价格依然坚挺。
“多校划片”离我们有多远?
话说回来,“多校划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对于这一政策,有家长盼着早日出台,有家长担心政策能否确保公平公正,但是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多校划片”并不是缓解择校热最佳良方。
不管什么样的观点,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多校划片”在北京有了初步的成绩。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100%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对择校冲动强烈的区域,则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西城区和石景山区规定“有房家庭6年内只能协调1名儿童入学”,以期缓解“学区房”问题。
“多校划片”有利于避免大班额?
说到这里,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多校划片”?去年,教育部相关人员表示,教育部将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
而除了学区房这一现象之外,“多校划片”同时也更易于避免大班额的现象。也是因为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考虑,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学校。但是恰恰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想法,才让很多学校出现了大班额现象。
经过调查,一部分学校班级的学生数量超过60人,远远超过教育部门规定的45人,这种现象无疑就是家长的择校冲动而产生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家长们的择校热愈演愈烈。
很多学校目前已经通过建立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分流学生,从而使“大班额”问题得到解决。
不同于一区一校形成的垄断,多校划片意味着,有学区附近的房源的学生未必能分配到心仪的学校,总体讲,置于其间的人都多了一种选择,可以形成某种良性的竞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表明更具有公平的可能,让一些非核心区家庭的孩子,也能有读上名校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