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简书遇到一位网名叫寻虎的作者,他的一篇文章有一部分谈写作。
他说要尽量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的文,尽量少的引经据典,跟随心灵的引导,而不是跟从预先就想好的某种写作技巧写作。要创造性的去写作。
本来我与他在评论区有一段对话的,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就摘录了他另外一篇文章的一部分。他是对的又是错的,或者说,他没有站在写作新手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而他写这篇文章又是为了告诉写作新手们如何写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他错在哪里。
想要达到他所说的那种境界,是免不了走弯路的——对于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来说。
举个例子:
张无忌在武当上,赵敏用当初张无忌答应他的三个条件:要求他不得用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这两部他的绝学与玄冥二老对决。
张无忌因此在和玄冥二老的对决中束手束脚,只能疲于应付。他向张三丰求救,张三丰教他太极拳。
张无忌是怎么学的呢?先把招式一招一招的学会,再全部忘掉,这种“忘掉”不是真的忘记,而是融会贯通,形成本能。
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也是一样。武功练到了最后都是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一举一动都有莫大威力,落叶飞花皆可作为武器取人性命。
说这些可能感觉离我们生活有点远,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学驾照的时候,我们时刻记得什么时候踩离合,挂挡,注意后视镜,看线看点等等一些条条框框,开车的时候全神贯注还容易犯错。
但是等我们真的开车几年后,我们还会像那样吗?我们挂挡的时候,踩离合的时候再也不用在脑海中想一想:嗯,现在要挂2档,要快离慢合······开车成为了和伸伸手,跺跺脚这些动作一样,都不用过脑子就能完成,我们完全可以一边开车,一边跟人聊天。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像是本能一样。
要想回到最初的状态,要有一个过程,(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除外,因为他们的思想相对来说是自由的,没有被学校教育束缚)现在的我们必须要经历从简到繁,再由繁入简这个过程。
就像每个作家一样,他们可能写作的时候,没想过自己要运用何种写作技巧,但是你去看他们的文章或者书籍,其中必定早已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在其中。
他们早就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不知不觉中写作技巧就已经运用其中。
因此我们得先学会,再“忘掉”,才能下笔如有神!
错的地方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那么再看看寻虎网友对在哪里。
写作技巧包含很多内容,其中的有些东西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讨论分析的,有些东西需要我们慢慢剔除掉,也就是真正的忘掉它。
在上文中我下一些结论的时候曾两次指出了不包含的人群,细心的简友可能已经发现了,那就是——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这部分人在写作者中占了极大一部分人群,我所说的需要从写作技巧中剔除、忘掉某些东西的人就是指的这群人。
那么这群人需要剔除、忘掉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学校学习的作文的规范、格式、模板。这些东西就是寻虎网友说的写作的枷锁,不破除这些东西,那么写作就离自由很远,就永远只是作文,而不是文学创作!
写作中的“作”是创作,具有创造性的,创造出新的东西。真正的文学创作(此文讲的写作即文学创作)不是模仿,不是根据某个模板,某个格式写就能创作出来的。
举个例子。
我们看到一个老头,他胡子拉喳,刚吃完东西的嘴唇油光发亮,脸上皱纹满布,眼窝深陷,两只耳朵耷拉着,头发更是乱糟糟的像个鸟窝,恐怕一个月没洗头了。那我们内心的感受肯定是不好的,觉得他丑。
如果一个印象派画家把他画在画中,我们不会觉得画中的老头丑,我们只感觉到这画美。这个时候我们看的不是老头的胡子,嘴巴,头发如何,不是把他分成一个个部分去看的,而是就一个整体去看的;我们看的不是这个老头,这个人(形),而是画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意象(神)。
如果一个写实派画家把他画进画中,无论他画的多么完美,连一根头发的朝向都没有错,但我们看到也只觉得像,和真人没啥两样,我们并不觉得这画有多美。这只是依样画葫芦,如照相一般,照片与真人一模一样,真人美,那照片上他也是美的,真人丑,那照片也是丑的,没有艺术的升华。
作文像写实派画家作画,照着范文写作,根据模板写作,有着条条框框的规矩,是依样画葫芦。
文学创作像印象派画家作画,画一座大山,我们不仅看到了山本身,还感觉到了山的厚重,山的巍峨以及我们自身的渺小。
再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基本每个人都听过,读来感觉如何?在分别之际,全然不说离别的千愁万绪,而满怀激情热烈的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话语铿锵有力,信念坚定,充满着对友人的信心,激励着友人去奋斗去拼搏!我们似乎也被感染,完全能想象得到那个场面。
再看译文,也就是白话:“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就是没有那个味!
这就是诗的美,艺术的美,严肃文学的美。其中区别就是诗有意象,诗带给我们的美,就是意象美,意象就是我们要创造出的东西。
已经说了要剔除的东西,还剩下需要继续讨论的。
是什么呢?是“引用”。我所截图的寻虎网友的文章说到了引用。
我们该如何引用,引经据典呢?篇幅已经够长我怕大家没耐心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只告诉大家两点:一不要全篇大幅度的、经常地引用名人名言、典故、诗词······二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实在是自己明白说不出来的就引用别人的语言。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大家要明白:
技巧只是手段,是为了实现我们创造出意象的手段。万事万物都讲究平衡,技巧也是一样。只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才去运用它,切不可为了炫技,过多地使用技巧,那只是画蛇添足,徒增笑话,我们要的只是“刚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