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我在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7-11-01 16:08 被阅读81次

观照我在


一位师兄在QQ上给我分享了一本书,书名《I AM THAT》,作者为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印度著名的精神导师和不二论智者。书中介绍了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法,这种修行方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致力于只观照“我在”感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

感恩这位师兄。当看到这句话,我知道,我已经读完了全书。当看到这句话,我知道,我已经走进了作者心里。而且我知道,作者这个修法真的是超级棒,而这个方法,是作者的上师教给他的最珍贵的教法,作者用一生去实践这个方法,而且当我看到书本封面上作者安详微笑的面容时,我知道,作者已经到达了他想去的地方——心灵的本然。

很多人或许会说,觉悟不是要破除对自我的执着吗?为什么这种修法却只是观照“我在”就可以了呢?

其实这里的“我”是离于“我”的念头的,它代表的正是生命本体。

所以这里的“我在”,其实是“自在”,观照“我在”,其实是观照“自在”,而这正是《心经》修法的核心——“观自在”。

这种修法的关键点,不仅仅是“我在”或“自在”,因为这只是修行的“所依”,而修法的关键是“观照”(或者“观”、“觉观”、“觉察”)。

如何“观照”呢?

那就是只是保持对“我在”或“自在”的“观照”而无视其它东西。

在“观”法中,“观”的对象有很多,人们可以将自己更容易“观”的对象作为“观”的所依。

比如观呼吸、观念头、观身体感受、观声音、观虚空、观水面、观月亮等,而《心经》所说的“观自在”和马哈拉奇所倡导的“观照我在”,融身心于一体进行观照,并直指生命的本然状态——自在,这样就在不断深入观照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能观”与“所观”的对立,当能观与所观融为一体,观照即是自在,自在即是观照,却无能观的主体,也无所观的客体,只有那超越一切的生命本然状态清净圆满的自然呈现,如如不动,名曰“如来”。

“观照我在”,的确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修行方法,它十分简单,同时也十分有效。而重点就是只是单纯的“观照我在”而无视其它任何东西。

“观照我在”为什么这么有效呢,因为它蕴藏着一个秘密。

其它的观法,是逐渐破除幻相,比如观念头、观呼吸、观声音等,念头、呼吸、声音都是有生灭的,都是无常的,我们要在观的过程中去发现它们的生灭性、无常性,发现它们的空性本质,当所有有生灭的无常的东西逐渐破除,那个无生灭的本然的真实即会显露出来。

而“观照我在”直接摒弃了所有生灭的、无常的、幻相性的东西,而直接去观照生命本然的真实。

刚开始“观照我在”时,仅仅是一种较为混沌的觉受——“我知道自己存在”,虽然如此,但这却仍是生命本然真实的显现。

这里的重点是,“我知道自己存在”中,虽然有个我,但这里的“我”、“知道”、“自己”、“存在”这四个因素中,并没有贪婪、嗔心,甚至无明也很淡薄,只是这时还没有形成对生命本来的清晰认知。

这里的“我”虽然有我执的痕迹,但在这个观照中,它更主要地代表了生命的主体性;这里的“知道”虽然还不是清明的觉照,但它却是觉性最初的光芒;这里的“自己”虽然还不能视为那清净无染的本来,但它却也与那清净无染的本来一体无分;这里的“存在”虽然还没有超越“空有”对立,但它却也没有执着于有也没有执着于空,正蕴含着超越空有的智慧。

随着“观照我在”的不断深入,修行者就会发现,除了这不可言说的“我在”感是一直存在的之外,其它的所有东西都在“我在”的背景里生起、消失,来了、去了,只有“我在”感却一直存在。

再进一步地“观照我在”,修行者就会发现,所谓的“我”竟然找不到一个真实的实体,所谓的“知道”既找不到知道的主体,也找不到知道的客体,所谓的“自己”也仅仅是“观”这种功能在发生作用却找不到发生作用的主体,所谓的“存在”也仅仅是“观”这种功能在发生作用却找不到发生作用的源头。

“我”、“知道”、“自己”、“存在”这四者不再有清晰的界限,而是不断地相互融合,最后似乎成了一种难以表述的东西,去找这个东西的实体却找不到,但又不能否定这个东西的存在,因为“观”正在发生作用,它如同虚空,却比虚空多了灵明,它超越了时间,因为它不在时间里生灭,它超越了空间,因为它无形无相,不能用大小内外远近等与空间有关的概念去形容它,甚至你会发现事实正好相反,正是发生在它之中的事物表现出了生灭而产生了时间的意义,正是因为发生在它之中的事物表现出了大小内外远近而产生了空间的意义,而它却不在时间与空间之中,或者说它正是时间和空间的母亲。而对于它自己而言,时间与空间的诞生丝毫未曾触及到它,在时间和空间里生灭的事物更无法触及到它,却是它赋予了时间与空间的意义,却是它赋予了在时间和空间里生灭的所有事物的意义。

这时“观照我在”就成了它的一个表象,或是它的一个倒影,它是超越的,即使是“观照我在”这个说法也是多余的累赘,也需要扫除干净,而清净圆满的生命本来一如满月一样悬挂在无云的虚空,远离一切概念和名相。

但这个表象和倒影对寻找它的人是有意义的,正如当你看到了那如镜的湖面上月亮的美丽倒影,就可以抬起头来望见夜空中皎洁的圆月。

对于修行人来说,遇到这样的教法是弥足珍贵的,只要按照这样的教法踏实修行,明心见性则指日可待。

可是如果不了解它的珍贵,不能像心心相印的恋人一样专注地对待它,那么就可能会非常可惜地错过它。

比如这位师兄,虽然分享了这么棒的书给我,同时自己也在修行“觉观”,但在看到其它修法时,又觉得其它修法更好,希望自己能修其它更好的方法。

珍惜它吧,像珍视你的心上人一样珍视这个教法吧,它将引领着你来到超越生死之地,在那里,甚至在它的倒影里——“观照我在”之中,死亡也丝毫无法触及它的倒影,更何况触及到它呢。

2016.4.25

相关文章

  • 观照我在

    观照我在 一位师兄在QQ上给我分享了一本书,书名《I AM THAT》,作者为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印度著名的精神导...

  • 观自在

    静 静下来 坐在那里 端端正正的坐着 观照自在 观照空 观照色 观照一切有形 观照一切空 观照呼吸 观照自在 自在 在

  • 练习观照

    观照者、观照、观照的对象,三位一体。我们做观照的功夫,其实不在观照的对象上着力,而是时时保持那个“观照”。 ...

  • 《空海浪花Ⅰ》51-60则

    空海浪花 51 在见到真心之前如何应对情绪问题—— 平时多练习观照自己的内心,观照心中的念头,观照心中的情绪。情绪...

  • 观照品牌主理人亲述:关于品牌、产品、运营…………

    第一次在观照平台以第一人称发表言论,我是观照主理人饶庶平。 此篇内容,是我创立观照3年来的干货分享,所以,下文中也...

  • 作为母亲,更要好好观照自己

    观照好自己,与自己的内在连接,才有能量去观照世界。 观照自己,既包括观照自己的身体,也包括观照自己的...

  • 观照是唯一的静心,而不是静坐。

    不论我正在做什么,我的静心一直继续。它不是某种我必须分开来做的事;它只是一种观照的艺术。我在和你说话,我也在观照着...

  • 什么是静心?(一)

    观照(watching)就是静心。你观照的是什么并没有关系。你可以观照一棵树,你可以观照一条河流,你可以观照云朵,...

  • 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书》新译(2月5日):超越一切经验

    欲理解自我,需要高度的智慧、非常的观照与警觉;在不懈的观照中,智慧就不会悄然滑走。我非常热切,想化解我执心;我认定...

  • 信任

    请不要观察别人,它将不会帮助你. 你要使用你自己的能量去观照自己. 在自我观照中会有很大的改变.假如你观照你自己,...

网友评论

  • 1此号作废1:意思表达太清楚了,太感谢了:pray:🏼
    明空如月_QD:@阿弥坨坨 可以加微信具体说,18660259585🌺🌺🌺🙏🙏🙏
    1此号作废1:@明空如月 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的存在,突然觉得自己的存在好像真的只是通过头脑推理出来的,我能呼吸,我能动,我能思考,所以证明我存在。现在不知道从何观自在,如果不抓住一个点好像就无法证明自己存在一样了。希望您能为在下指点迷津。:pray:🏼
    明空如月_QD:🌹🌹🌹🙏🙏🙏
  • 西莲:真棒:+1:🏻作者把《心经》首句“观自在”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已经开始寻找本然的人是一个真实客观的引导,再向上一招完全可能根尘脱落,释迦微笑,孺子可教,一了百了。感恩明空如月,随喜赞叹!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明空如月_QD: @西莲 🌹🌹🌹🙏🙏🙏

本文标题:观照我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dg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