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高一的时候,我逃了一节课,课后才给吴老师打电话请假。
吴老师说他有两条底线不能碰,一是不守规则,二是欺骗他。
我骗吴老师说我有点不舒服,其实那天我跟一个人打了一架,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的一根刺,因为我一下子把吴老师的两条底线都踩了。
一件小事,其实犯不着打架的,我不过是搬家时清理废书,把她的档案袋一起弄丢了。我并不知道那些东西对于一个高三毕业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然后还理直气壮地和她吵,最后就打了起来。
跟她相识近20年,可能只有我知道她的思想到底有多极端,她有多不近人情。
但是我能理解她,因为在她5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寒,她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她成为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也许是因为从小缺乏父母的关怀,也许是因为很多事情她都得担待,造就了她孤傲要强而又自卑内向的性格。
02
我高一那年她高三,我以400多分考进一中,原本是打算开心玩一个假期的。她却说像我这样的渣渣,根本就不配读书,也不配活着。
我当时完全不理解,一个每个月把生活费省下四分之一给我的人,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后来,她总要求我以她的方式生活。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经得她的同意。想着她高三,我心里不舒服,却也不敢惹她动怒,尽量每件事都迁就她。
后来,她要求我跟身边的朋友断绝联系,她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些真理来源于她丢掉朋友考进了快班。那时候,虽然我在慢班,但新来的班主任和其他人很不一样,大家都挺喜欢他,也没有觉得哪里不好。
慢慢地,我发现,她完全变了一个人,她说自己喜欢雨,一下雨就往雨里面跑。晚上看书瞌睡了就一瓢冷水从头顶倒下来。心情不好就大半夜跑去后山哭,哭完了才发现旁边是一座坟,会看见一些奇怪恐怖的东西。
好几次我下晚自习回去,发现她没去上课,常常在门外站半个小时她才开门,进家后只看到一地的纸和她通红的眼睛,但她从不告诉我原因。
心情好的时候,她会和我开玩笑:“如果有一天我疯了,一定不能让我再留在人世;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向大海。”

03
在我的印象中,她并不一个抱负远大的人,与那些立志解决世界饥饿和寻找癌症治愈方法的远大理想不同,她之所以努力,只是太想摆脱小时候那种贫穷生活,不想在那些阴影下生活一辈子。
可是她不明白,付出要是能与收获成正比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郁郁寡欢的人了。而且高三那年,病魔还不忘和她开玩笑,凌晨一两点我还能听到她痛苦的呻吟,我只是听着,却无能为力。
高考结束,她只是高出二本线二十几分,第一志愿是填报的是毕节学院。她说毕业后想去偏远的地方教书,贡献自己毕生的价值,我曾为她的梦想感到骄傲,她肯定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和自己讲和。
可是,大二那年,她突然改变了想法,不想一辈子生活在那种没有自来水、还经常停电的地方,决定要去大城市生活。她下定决心考研,选的学校是华南师范大学。
为了这个目标,她几乎放弃了所有,很少回家,很少睡觉,甚至很少吃饭。身边的朋友也离得越来越远,最后所有的心事只能向我诉说,她说她很羡慕我和身边的朋友关系那么好,而她连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
刚开始我会嘲讽她,因为这些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后来我开始同情她,觉得她好可怜。成绩出来那天,她奔溃了,321分,离她要考的学校还很远。
我怕她一时想不开,找了能找的朋友安慰她,并给她提供一些选择,比如调剂专业,或者来年再考。
那段时间,她所有的问题都会问我,每次跟我打完电话,她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后整装待发续写她的梦。
那段时间,我成了她的救世主。
04
2017年3月15日早上10点,父亲给我打电话,说她出事了。原本她在2月20日已经回学校了,后来又折返回家。
2月23日清晨,她给我打电话,说:“我吃了176颗苦杏仁,但今天仍然看见了阳光,我觉得我的生命好强大,我决定了,今天回学校继续考研,我不相信这一次还会不成功,以后的路,我会好好走下去。”
听到这些,我很庆幸,庆幸她没被那些杏仁毒死,更庆幸她终于看开了。我仿佛能看见她的人生终于生出了期盼,我总算有这样一个机会看到她战胜自我,简直开心得要飞起来。
可是,3月15日,她自杀了,她骗了我。
那天我一路哭着回家,本来很短的路程,却因为堵车堵到晚上八点才到,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能见。
她留下的遗书,是上一次准备离开的时候写的,她的每一个笔画都写得很用力,并重复了好几遍,她得了抑郁症。
奶奶说,她是用煤炭把自己闷死的,尸体发现的时候在门下面,最后那几分钟,她可能后悔了,起来开门,但是没能打开。
父亲反复试了几下,开门是很容易的,如果有力气走到了门边,一个手指就可以滑开锁,怎么可能没有力气。她一定是求死的欲望太强烈,才坚持用那道门隔开了与我们所有人的距离。
最后,由于母亲舍不得,最终没有把她的骨灰洒向大海。
05
开棺的那天,我见到了她的最后一面,嘴是张开的,像睡着了一样。
帮她入殓的人检查衣物,轻轻翻了一下她的身体,脸刚好转过来对着我,我感觉她对我笑了一下,像是在向我证明,离开这个世界她有多高兴。因为她一直认为,离开就是一种解脱。
但是她错了,她的离开并不是解脱,而是在每个关心她的人心里划拉一道口子,每想起一次,就疼一下。让活着的人接受这样一个悲痛的事实,她很无情。
几天折腾下来,家人憔悴了很多。她走后,每个人都活在自责之中,我更加不能原谅自己,她唯一能信任的人就是我,我却没能把她拽住。
奶奶每天在家悄悄一个人哭,我想回老家看看奶奶,可是怕奶奶看到我这张酷似她的脸会更难过。
母亲总是找各种事做不让自己闲下来,我尽量不在母亲面前提她,可每次母亲都会红着眼,把她小时候的事从头给我说一遍。
父亲每天借酒消愁,夜深人静的时候躲在被子里哭,父亲说她要强的性格最像他,都怪他没能耐,让她从小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这场自杀,她好像已经预谋了好久,跟同学提起过抑郁症的事,也提起过写遗书的事。可是在朋友面前说得太多,大家都习以为常,只当她是开玩笑。更何况,她根本没有朋友。
离开那天,她只是去相馆照了两张照片,并配了一句话——“从前的理想没有成为今天的的现实,我连自己都找不到了,去照一张相,愚蠢一回吧。借快门凝固时间,假装一切都还在原点。”

06
和她在一起生活了20年,我从来没叫过她一声姐姐,一直都直呼名字。
以前母亲问我什么时候才改口叫姐,我总开玩笑说,等她结婚的那天吧,一辈子这么长。
可是,如今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我成了家里最大的。除了每天找各种开心的事给父母说,还要注意将要参加高考的弟弟,事情发生后,弟弟的成绩一直下滑。
我们一家人,表面上都是各自坚强,相互安慰,却都是很有默契的,偷偷在背地里抹泪。
我每天假装在别人面前活得坚强,就算在被子里面哭也要抑制自己不能哭得太大声,每晚都是一两点才睡,有时候是想她睡不着,有时候是睡不着想她。
更多的时候,我很希望我可以早点睡去,因为她一直活在我的梦里。我总会梦见我们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或者未来要经历的事。我总觉得她一直在我身边,不曾离去。
多希望她只是绝望,而没有选择死亡。多希望我能当着她的面,叫她一声“姐姐”。
07
以前上班会课,吴老师念过一篇文章叫《跌倒》,是龙应台写的。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内心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才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我们没有学过。”
人的情绪一旦坏起来,是没有来由的。一个人有多热情洋溢地喜爱这个世界,就能多痛恨自己。有一些人的痛苦,来自于自身被野蛮地劈开之后弥漫的疼痛,他们消耗自己的能量去温暖别人,自己却是最需要拥抱的。
可是,我们都得相信,修行的路注定了孤独,自然也少不了磨难,终其一生,你得丢下身边的每一个同行者,走得精疲力竭。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你存在的价值的,你要信,真的有。
无论命运待你怎样,都不要轻易选择死亡。生命会给每个人配送等额的惊喜,如果属于你的那份暂时还没有收到,上帝他老人家一定是想憋个大的。
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网友评论
很难受,但是还是要心存美好。生活是复杂的,要自己学会劳逸结合。
愿你我不改稚气,不煞锐气,不失勇气,也不染戾气,即使在最黑的夜,最冷的天,也有最亮的眼,最热的血。坚持住啊,每一个年轻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果以后得命中注定的那个人需要我的解救希望我不要太过懦弱和脆弱。
有一句话。。。她骗了你。。。我觉得我好像也被这么骗过??的感觉。。。希望不是我错过了什么?_?
她小时候对你的照顾应是弥补了她对你们的伤痛。他明白自己不过是历史的过客,而追求快乐,不解释,走得更高更远,只是可惜,她明白这个道理已经晚了,她早已被自己的愿望折磨得伤痕累累,她认为比死亡更可怕的,应是绝望,她太累了,
应如赤子一般放飞心灵,回归大海。
嗯嗯收到,彼此彼此多多关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