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推荐编辑 四为堂主人
推荐理由:
生活富含哲理,只是需要善于发现哲理的眼睛,善于捕捉哲理的大脑和善于诠释哲理的行为。本文作者创造性地诠释了对待挫折的另一种态度,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思考深入,思想清新,是一篇难得的妙文。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哲思的花朵遍地绽放!
前两天在文友的文章后面随手留了句“在伤口上撒下种子,静待花开!”。昨天又无意中看见桃树上流出的桃胶。两件事儿撞到一起,在我脑子里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05607/084911f1323d3f2d.jpg)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这些挫折又难免会在我们内心深处留下痕迹。痕迹有外有内,有深有浅。
那些对我们内心造成很大伤害或困扰的痕迹,我们称之为“伤口”。伤口处理不好就会“感染”,就会“流血”,甚至会发展成“心病”。
处理伤口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选择对外发泄,用仇恨来压制疼痛,“以血还血”,甚至不惜让伤口扩大、流脓;有的人选择凝视伤口,展示伤口,博取别人的同情,以麻木疼痛,如“祥林嫂”。
有的人选择把伤口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自己默默去舔舐;有的人选择漠视或淡忘伤口,转移注意力,让时间去抚平伤口。
这些处理伤口的方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前面两种处理方式会让伤口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后面两种处理方式是人们惯常用的。
第三种方式有的需要耗废很长时间,有的一直迈不过去心里的那道坎儿,有的要一直提防着“盐”。
第四种方式倒是最为理智、愈合最快的,但往往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或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处理伤口的方式,那就是在伤口上撒下种子。
伤口既然给我们内心造成了伤害或困扰,我们的内心应该也没有轻饶过伤口吧。应该做过抵抗,反思,耗费过大量精力,留下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吧。
我们为什么不把伤口这潭淤泥充分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呢?桃树的伤口孕育出比果实更有价值的桃胶;蚌的伤口孕育出美丽的珍珠;还有动物的伤口孕育出的这“宝”那“宝”。这些可都是伤口的奇功。
在伤口上撒下种子,撒下希望的种子、爱的种子、宽容的种子或信念的种子。“心病还得心药医”。让种子在伤口的淤泥里生根发芽,吸收养分,转换能量,积累营养。假以时日,伤口上就会绽放出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的白莲花。
“莲花”吸纳了伤口,愈合了伤口,美化了伤口,记住了伤口,也成全了伤口。“莲花”会感谢伤口。就像感谢挫折成就了一个人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05607/7bceb3e42fd9e986.jpg)
在伤口上撒下种子!那些在低谷中逆袭的人,那些“久病成医”的人,那些越挫越勇的人,那些同命运抗争的人,那些笑到最后的人。他们都是用这种方式处理伤口。
在伤口上撒下种子!可以撒在自己的伤口上,也可以撒在别人的伤口上,还可以撒在历史的伤口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