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仔细读了蒋坤元老师的《四十才是青春》,除了找寻书中所藏秘密的好奇心,与“四十”也是分不开的。
几年前,师姐的一篇《四十岁刚发芽》至今印象深刻。那时觉得四十离自己还远,但也有危机感,一晃,自己也过四十这个坎了。
18岁站上讲台,开启了教学生崖,一晃二十二年过去了。中国文字真的很绝,“转眼间”,这么多年回看时真的就是转眼间。
日子一天天过,轻松也好,煎熬也罢,但总会过去的。不过,你每一天的付出都是以后生活的积累。虽有意外和奇迹,但基本上是你现在怎样生活,以后生活就会给你怎样的回报。
你整天刷剧刷手机,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的生活就是平平淡淡,一眼望到头。有时还会因你刷手机常熬夜,少锻炼,提前让你为透支自己的身体付出高额的代价。
你定好目标,安排计划,奋斗之余不望锻炼身体,不忘写作修心。就算困难重重,状况不断,你也有旺盛的精力去应对,强大的内心去承受。
蒋老师近四十岁时本可以高枕无忧,做着手熟的事,领着比一般人多几倍的工资,享受着天伦之乐。
但他骨子里有军人的那股不服输的拼劲,他有着“四十才是青春”信念,从小厂房,一步一步做到大产业。
从负绩累累,要靠着借东家还西家的状态,到现在拥有两处大厂房,一处自用一处出租的有稳定大额经济收入生活。其中艰辛,其中困难,其中煎熬,只有他和与他并肩走过的家人才能真实感受。
他的故事通过文字呈现在大家面前,但任何一位读者都不可能模仿,不可能成为他。不过,相信读过他文字的朋友都会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古有语——“四十不惑”;蒋老师今有书——《四十才是青春》。都有理,你信谁,你的生活就会朝向那。
四十岁是个特别的年龄,过了四十的人,也是个特别的人。走过了四十个春秋,经过了四十年风风雨雨,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能放下一些执念,能坚守一些东西。方向感更强,处事更有分寸。
四十是个新的起点,向蒋老师学习,在这个起点处,告诉自己,四十才是青春。用心梳理自己过往的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好自己,重新出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朝目标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