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人物每天写1000字
在阴曹地府,韩信的第一篇日记是这么写的。

在阴曹地府,韩信的第一篇日记是这么写的。

作者: 小李飞刕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21:57 被阅读101次

在阴曹地府,韩信的第一篇日记是这么写的:

如果一生只有一次翻盘的机会,此时的判断与决策可谓生死攸关。

韩信的失败,直接导致一个有机会与张良、范增齐名的谋士被历史淹没,那就是蒯通。

韩信受刘邦之委托北伐继而东征,先后收拾了魏国、赵国和齐国等等。这个关键时刻,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形成尴尬的对峙局面,而且刘邦比较被动。也就是这个关键时刻,纵横大师蒯通奉劝韩信另起炉灶,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在这之前,项羽也派说客游说韩信自立,以此平衡当时的局势。

契机,这是韩信能够享一下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最佳契机。

万一刘邦不同意呢?

不同意又能咋的?

你能打我吗?

你敢打我吗?

关键是,你打得过我吗?

三大主角的心理基础。

刘邦入住关中,亲身贴近大秦帝国留下的豪华皇宫、豪车美女以后,赖着就不想走了。换句话说,打什么天下,已经50多岁的老头子兼老流氓刘邦,很想在石榴裙下安享晚年了。

第一个拽着刘邦的衣袖往外走的是他的小姨夫兼忠实粉丝樊哙,可是拗不过刘邦。刘邦正在眯着眼睛享受这帝王风情时,第二个进来就不客气了,抓住刘邦的衣领就使劲摇啊摇,老刘,你快醒醒,你是想当富翁还是想当天下之主。于是刘邦念念不舍地离开了大秦皇宫,那是一步一回头,口水往下流。

刘邦没有迷失在大秦皇宫,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谋士张良的首功。这种观点值得肯定。不过,敲醒刘邦的肯定不是在老板与天下之主的选择,张良敲醒刘邦的核心武器是:“你想在这里享受艳福,项羽那边怎么搞呢”?

这下,刘邦醒了。

部分读者纳闷了,怎么偏题那么远。非也非也,这里阐述的正是刘邦的偏安一方心理基础。直观地说,刘邦取得人生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以后,从心理上就隐藏了偏安一隅的思想。为何没有这样做呢?项羽不同呗。

再看看项羽,鸿门宴以后,身边的谋士劝其盘踞关中以雄霸天下。可是,项羽日思夜想的回到楚地。与刘邦在荥阳对峙期间,直接妥协到派遣说客游说韩信自立而促成三分天下。西楚霸王这个名号比天下霸王更适合项羽。

可以这样说,三分天下是刘邦项羽在心理上都能接受的,需要的就是怎样的客观局面以促成三方的制衡。这种局面,恰恰就是取决于此时韩信的决定。

三分天下的客观局面。

刘邦项羽的荥阳对峙,刘邦不但没有优势,而且是败多胜少。这个时候刘邦为何还对项羽咄咄逼人呢?就是刘邦还有韩信这张王牌。同样,项羽对刘邦做出的忍让,也是因为韩信这张王牌的走向。

鸿沟之盟以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单方毁约追杀项羽。由于韩信没有及时出兵,反被项羽痛打一顿。在刘邦的重奖忽悠之下,韩信出兵参战。后来,霸王别姬自刎,韩信从齐王到楚王又从楚王到淮阴侯然后死于吕雉萧何之手,心不甘情不愿去了阴曹地府。一手好牌,就这样被韩信打烂。

我们再次回头看看蒯通给韩信进言时的高见。

【其一】韩信助汉则汉胜,这个已经被历史证明,事实上,当时的局势相当明朗,算不上高见。

【其二】刘邦不可信,项羽失败后韩信将会死无葬身之地,这个也被历史证明,蒯通预言火候老道,高见高见。

【其三】韩信必须以齐国为根据地而盘踞于北方,在刘邦与项羽之间形成第三方势力,在相互制衡的基础上三分天下,这个只能推演没法证实。

从当时刘邦项羽的军事力量对比来看,项羽依然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刘邦的政治和经济显然优势于项羽。刘邦虽然不敌项羽,自保一亩三分地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只要韩信采取中立,三分天下的客观局面就此形成。刘邦项羽联合作攻打韩信吗?不可能。刘邦项羽单独发兵攻打韩信吗?不敢打的同时也未必打得过。可以说,这是韩信自保的唯一机会。

电源型的人物

部分历史发烧友认为,韩信政治斗争水平太低,三分天下会被刘邦项羽搞得头破血流。这种观点总是以刘邦、萧何、张良为参照对象。不错,韩信的政治斗争水平比以上三人肯定略逊一筹,但是肯定不能用太低去定性。

自从投入刘邦团队以后,韩信快速地把自己磨砺成一个电源型的人才,而不是灯泡型的。简单地说,就是插上灯泡就发光,插上取暖器就发热,插上飞机就起飞的那种复合型神器。

三分天下的局面一旦形成,在强大的军事及经济后盾的支撑下,加上韩信过人的天赋,一个全新的政治集团必然在三方僵持的过程中形成,进一步巩固韩信在北方的综合实力。

韩信之死

在整个秦末汉初,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刘邦。但是,被后人追捧的几大顶尖人物当中,最大的失败者项羽的粉丝应该排在第一,韩信可以排在第二,张良能够排在第三(没有任何排名标准)。

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政治较量,项羽败在刘邦的手里,韩信死在刘邦的手里。对于已经跳出三界之外张良来说,任何人的生死成败不再是他关心的问题,就人生而言,他才是唯一笑到最后的。

错过了最佳的自保机会,韩信的能力与性格决定了他无法善终。对于韩信的能力,刘邦见识得最多,哪怕是一群老弱残兵,在他手里改造一下之后就变成了天兵神将。对于性格,韩信堪称傲视天地,就连钻别人的裤裆时,韩信的意识里也在鄙视对方:你是一个卑微的下贱胚子,没有资格与我的高贵博弈。

在历朝历代帝王当中,相比而言,用宽厚一词标签刘邦并不错位。杀韩信的幕后人物是刘邦(吕雉与萧何不过是执行者而已),可是,根据实际情况,就算刘邦本人也救不了韩信,韩信的能力与性格决定了刘邦别无选择。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最后决定其生死的依然不是帝王也不是阎王,而是决定于他自己。

相关文章

  • 在阴曹地府,韩信的第一篇日记是这么写的。

    在阴曹地府,韩信的第一篇日记是这么写的: 如果一生只有一次翻盘的机会,此时的判断与决策可谓生死攸关。 韩信的失败,...

  • 2018-03-25

    3月25日 星期日 睛 今天我写的是我的第一篇日记。我在群里面看到别的家长都在写亲子日记,就我妈不写。昨天我妈妈写...

  • 2018-03-25

    3月2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写的是我的第一篇日记。我在群里面看到别的家长都在写亲子日记。就我妈不写,昨天我妈妈也...

  • 将撕掉的日记粘上

    某日,在晚托班写作业的孩子很晚回家。老师在微信中告知,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孩子写的第一篇日记不符合要求,撕掉了又重新...

  • 20170411研修日记

    90天就这么熬过来了,清晰的记得自己的第一篇日记写得是《关于坚持的那点事儿》。因为在决定开始写日记之前,我正在读《...

  • 170813.第一篇日记

    为什么叫第一篇日记 明明之前已经写了六篇日记了,为什么又叫第一篇日记呢?因为从现在开始,我写的每篇日记都想跟我父母...

  • 今天……

    一本日记中,每一篇日记所记的点点滴滴都写在今天。 第一篇日记,写今天…… 第二篇日记,写今天…… 第三篇日记,写今...

  • 萧何和韩信

    韩信在死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呢?韩信本是汉营帐下的小将,不受刘邦的重用,...

  • 12月23日日记

    亲爱的,这是我们为自己写的第一篇赞美日记。走了这么多路,一直希望活出真善美,原来出发点是要在支持自己而不是要求自己...

  • 东山岛、云水谣懒人之旅

    趴在床上、装模作样的开始写自己人生第一篇旅行日记。 以前也去过一些地方、但可没这么正经的来记录。 【3.26-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阴曹地府,韩信的第一篇日记是这么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b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