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诸侯王燕王臧荼造反!
要说第一个造反的怎么也不会是臧荼,自从归顺刘邦,刘邦对他照顾不错,西汉建国后,还把原来的属地给他,被封为燕王。
这样的人怎么第一个举兵造反了?
史书中没有记载,但通过后来发生的事,可以看出,不光是他,所有的诸侯王最后都得造反。
因为刘邦默默的在铺设一个局。所有的诸侯王都被设计进这个局里,却都不知道。
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
这才是刘邦的目的!
不幸的是臧荼第一个跳进这个局里,当然他也是第一个被踢出局的人!
刘邦亲自带兵平叛,燕王臧荼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一溃即散,臧荼战死,刘邦任命自己的发小卢倌为新燕王。
臧荼死了,他的儿子臧衍逃到匈奴,但他一个孙女留了下来,她叫臧儿。她有一个女儿叫王娡,是汉景帝的皇后。王娡有个儿子叫刘彻,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汉武大帝!
平叛完臧荼,刘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利几又反了。
其实利几是个小人物,他原本是项羽的一个将领,投降刘邦后被封为颍川侯。
他的造反同样让人感到很意外,仅仅是因为刘邦到洛阳,召集各地侯见个面,利几也被召,要说皇帝召见是很荣幸的事,但利几却害怕了,立马起兵反了。
这件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人为什么会感到恐慌?
我们先来看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也许能找到点答案。
这件事是关于田横的。
田横自刘邦称帝之后,就从彭越那里逃奔到一个小岛上,和他一起的还有五百名士兵,四面茫茫大海,田横只想在这岛中了却一生,但这只是一个愿望!
因为刘邦忘不了他!
刘邦没办法忘,他知道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影响力,也知道田氏家族一贯的造反力!
他派使者前去召田横入宫,并答应赦免他,但田横不敢去!
他不去的理由是因为怕骊食其的弟弟骊商报复!
刘邦立马给骊商下诏,“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刘邦的使者拿着刘邦给骊商下的诏书再次来到岛上,并给他带来了刘邦的口谕,“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田横没有办法了,他带上两名随从离开海岛,踏上了去往洛阳(当时刘邦还在洛阳)的路。
路途漫漫,田横知道这是人生中走的最后一条路。是选择屈辱的活着还是有尊严的死去?田横依然选择了后者!
在走到离洛阳仅有三十里的地方,他住进了尸乡(今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的驿站。在这里,他给自己的随从做最后的告别!
起初和刘邦同是称王,现在刘邦做了皇帝,而田横却成了亡命徒,他受不了这种耻辱!
他告诉两个随从,刘邦召见他也只不过是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子,现在离洛阳只有三十里,我割下我的头颅你俩送到刘邦那里,容貌还不会发生变化。
两个随从没有说话,他们看着田横决死的目光,知道这是不可阻拦的决定,其实他俩也已经下了决定!
这决定注定悲壮!
交待完这一切,田横面向齐国故土方向,一边叩头跪拜,一边唱起了齐歌。
“大义载天,守信覆地,人生遗适志耳!”
唱完拔剑自刎!
当刘邦看到两位随从送来田横的头颅的时候,他落泪了!也许这是他早已预料的结果,但同样为田横的行为所感动!
他拜两位随从为都尉,并派遣两千多士兵以诸侯王的身份厚葬了田横!
田横死了,刘邦解除了一个潜在的隐患!但田横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不久,两位随从在田横墓旁边挖好了一个墓穴,拔剑自刎,他们用这种方式继续追随着田横。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史书记载为“大惊”!
这“大惊”一方面是对两位随从的惊叹,另一方面更是惊讶田横的影响力!
刘邦知道有这样的影响力那留在岛上的五百勇士也是不安定的因素,他紧急派使者前往海岛,要他们立即进京,全部封赏。
刘邦等来的是五百勇士集体自杀的消息!
这是刘邦最想要的结果!
田横和五百勇士用死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在史书中留下的最悲壮最大义的痕迹。他们的忠义同样影响着后来的齐地人,直到现在山东男儿依然保留着这种的遗风。好客,重义!
而他们所在的海岛被后人称为“田横岛”。
山函巨谷水茫茫,欲向洪涛觅首阳。
穷岛至今多义骨,汉廷未许有降王。
断碑卧地苔痕重,古庙无人祀典荒。
识得灵旗生气在,暮潮风卷早潮扬。
——明代即墨县丞周番《吊五百义士》
田横自杀这件事是刘邦称帝以后针对原诸侯的第一次清除。他没有直接征伐,而是用了“逼迫”!
在以后各地诸侯王造反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到刘邦用到这个方法。虽然臧荼和利几的造反史书中没有记载真正的原因,但我想他们也肯定受到了“逼迫”。
刘邦逼迫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公元前201年12月。
有人上告楚王韩信谋反!
这是一封不知道是谁写的举报信,本来收到这样来路不明的举报信,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先调查,但令人不解的是当刘邦问大臣这事该怎么办的时候,大臣们都是纷纷表示“亟发兵阬竖子耳”!
快发兵灭了这小子!
这里面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没有一个人哪怕只是问一句,能不能先调查一下?
这是不是说明,群臣已经知道了刘邦的态度?
韩信的命运从这时起就已经改变!
刘邦最终问了陈平,记住,他问陈平不是让他发表对韩信造反的看法,而是直接问他怎么抓住韩信!
陈平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以巡游云梦泽的名义,召来韩信,进行抓捕。
其实韩信听到刘邦要巡游云梦泽的时候,他有一丝警惕,但这时有一个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产生了侥幸。这个人让他献出钟离昧。
钟离昧,朐县伊芦乡人(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项羽麾下著名大将,楚汉战争结束后,他投奔了韩信,虽然刘邦多次要求韩信追捕钟离昧,但韩信始终隐瞒不报。
但现在他为了保全自己决定交出钟离昧。
刘邦如果真想对你下手,难道仅仅会因为钟离昧而放过你吗?
虽然他献上了钟离昧的人头,也没有逃脱被抓的噩运。
一见到韩信,刘邦立马命令武士将其逮捕,装入囚车,运送回京。
韩信一声叹息,“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刘邦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只是说有人告你谋反。
韩信无语,这个时候他又能再说什么?
韩信被押解到洛阳,刘邦没有杀他,只是改立为淮阴侯。令其在京城居住。
韩信是为战争而生的人,没有了战争,他的存在只有对刘邦的威胁,如果一开始楚汉战争结束后,他能看清局势,解甲归田,不问世事,结局是不是能好一点?
十几天以后,韩信的封地楚国被一分为二,刘贾被封荆王,王淮东。刘邦的弟弟刘交为楚王,王淮西。封自己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凡是能说齐话的地方全属于刘肥,下面管辖七十多个城,可称之第一诸侯国,并派曹参去担任相国,辅佐刘肥治理齐地。
到了这个时候,刘邦布下的这个局的谜底才刚刚揭开。
不除掉诸侯王,刘氏家族的子孙怎么安放?既能除掉诸侯王,又不背负道义上的谴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逼他们造反”!
铲除诸侯王,对于刘邦来说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