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我没有太多作为差生的体验,只是隐约记得刚入小学那几年,我似乎是一位差生。因为时间过去太长,不记得当时考试成绩是多少,在模糊的记忆中,那时候我好像从来不写作业。因为不会写,所以作业经常是同桌帮忙完成的,一直到我换了同桌为止,所以有理由成为“差生”。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似乎没有写那么多作业的记忆,又或许那些写作业痛苦的记忆转移到了曾经帮我写作业的同桌那里。总之,在一二年级时候,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差生,不过印象中,老师似乎从来没有对我“咬牙切齿”过。我竟然感受到了一种空前的幸福,学可以照常上,作业依然不用写。一个不写作业的孩子,应该是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我似乎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切。
倘若放在现在,我想,我应该是被老师极为“贬损”的对象,亦或是老师口里的“小名人”,又或经常被老师“请家长”,又或者在考试时经常被老师“雪藏”的对象。然而,这些都没有,也许,正是有了那时老师的宽容,才得以有了我后来的“逆袭”。不知道从几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一跃而上,跨进了班级前三名。这时候,我依然不用写那么多作业,今夕与往日不同,因为一跃成为班里的学习委员,经常帮着老师考同学们生字,自己自然不用写那么多遍的。当然,前提是自己得“笨鸟先飞”。
自从我当了老师以后,我常常在思考,如果把曾经的“我”放在当下的教育环境,我又会怎么发展呢?还会考上大学吗?曾经的那个不写作业的差生还有机会“逆袭”吗?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一个班级,这样成功“逆袭”的案例几乎少之又少。每一个老师在初入学的时候,已经给了学生大概的定位,优秀、中等、差生等不同段位,当然态度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好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喜欢,差生则是人人躲避头疼的对象。我不记得,曾经的自己有没有让老师那么头疼过,不过,我确实得感谢老师曾经的宽容,没有用言语和“必要的行动”来伤害过我,否则我内心定然会蒙着阴影,又怎能有后来的阳光生活呢?
霍军老师说,我们甚至应当承认和接纳:做“差生”也是人生体验之一种,也是上天对个体的恩赐。爱学生,就是接纳学生的一切,给他自我生长的能力。现在,教育走的太快,孩子们有做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试卷,有人呼吁,教育别走得太快,等一等落在后面的灵魂。我感谢那时候老师的等待,尽管他们的姓名和样貌已然模糊,但不管在何时,那些曾经的老师们,都应该接受我最真诚的祝福和感谢——幸好遇见你,还好没放弃。
倘若到现在,我想我是基本没有机会逆袭的。我时常不明白自己当了老师以后,为什么会对“差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现在想来,也许是我也曾经是个“差生”的共鸣吧。在一定程度上说,我还特别喜欢那些“差生”。我喜欢跟他们开开玩笑,当然不是嘲笑,我经常会对他们说“这么聪明,怎么不好好学习呢?”在学校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经常会跟着我,只要我在学生食堂吃饭,她必然会坐到我的对面。起初,我以为是巧合,后来,我才发现她是“故意”的。她萌萌的大眼睛,常常透露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我跟她的对话似乎是无障碍的,然而她早已被曾经带过她的老师定义为“智力障碍性”学生了。她喜欢画画,每次社团课上,她都会把画好的画举得高高的,以尽量吸引我的注意力。瞧!多聪明的鬼精灵呀!当然,我也每次都会留给她上镜的机会。那双眼睛是多么明澈,充满了对知识的苛求。在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当年作为“差生”的自己。
我甚至有过这样的想法,把学校所有的“差生”集中起来,然后用别样的方式教他们知识。我总是怀疑“他们什么也学不会”是假的。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掘天才的方法而已!
如果说,遇到一个能欣赏自己的老师,是一种幸运!那么,遇到一个能等待自己成长的老师,则是一种福气。祝愿那些所有被老师认定为“差生”的孩子们,也如我一样幸运,有福气遇到那个“赏花人”,静待花开,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我也始终期待,孩子们在等待花期的过程中,得到老师们应有的善待,因为没有人能够剥夺他们快乐的权利。
2018年12月2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