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 读书· 推文汇总书香伯乐推文收录简书伯乐推文汇总
拯救他人亦救赎了自己——读《一个人的朝圣》

拯救他人亦救赎了自己——读《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 夏林曦 | 来源:发表于2023-11-14 05:52 被阅读0次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著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哈罗德收到旧友奎妮的一封信作为线头,引出一系列的故事。

哈罗德从信中得知奎妮得了癌症,便给她写了一封表示安慰的回信。在寄信途中,加油站女孩一句关于信仰的话引起哈罗德的共鸣,像得到了某种启发:

他想起自己一生中错过的那些人,那些机会,他的儿子、妻子、父亲以及曾经对自己非常真挚的朋友奎妮。哈罗德当即决定,要用步行的方式帮助奎妮,让她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他要治好她的癌症。带着这种信念,他毅然踏上漫长的旅途。在这个过程中,他实现了自我救赎,妻子也重新认识了自我,真所谓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文章共三十二个章节,从出门寄信至到达目的地,哈罗德.弗莱历时八十七天,行走六百二十七公里。他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过往,对自我缺陷有了新认知,开始接受和理解现实命运。哈罗德的妻子莫琳在等待和关注哈罗德行程的过程中,对痛苦的过往进行审视,对爱有了全新的领悟。在丈夫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鼓励他坚持到底。这不仅仅是哈罗德一个人的朝圣,更是夫妻二人的朝圣。哈罗德的到来,让奎妮得到安慰,走得很安详。任务结束,他和莫琳唤醒了当初相遇时的美好回忆。他们手拉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弯腰”生活的哈罗德

哈罗德是个高大的男人,却一辈子都在“弯着腰”生活。他父亲战前是个好丈夫,参军后却不那么回事儿。母亲早早嫁了人,抱着刚刚出生的哈罗德完全不知所措。哈罗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安身立命之道——低调做个隐形人。他站在边上看邻居孩子们玩儿,读书时是个不起眼的笨小孩,十六岁离家闯天下。在舞厅邂逅莫琳,惊鸿一瞥,不可自拔。

他是酿酒厂销售代表,一干就是四十五年。他勤恳谦逊,独善其身,从没盘算过升职加薪,独占鳌头。他既无朋友,也无敌人。连退休时的告别会也没举行。从小他就害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习惯像影子一样悄无声息地生活。

直到六十五岁那一天,为了帮助好友,他开始了一个人的朝圣之路。

儿子戴维六岁时冲进海里寻求解脱,哈罗德却在后面解鞋带,是海上巡逻员冲进海里,救出他的儿子。从此,妻子和儿子对他的态度完全变了。

哈罗德从小没得到过父爱,他很在乎儿子却不会与他沟通。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他的行为方式导致父子关系更加恶化。儿子酗酒、吸毒,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选择上吊自杀,他不敢面对他的尸体。一路上,看到年轻人,哈罗德就不由得思念他的儿子。事情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曾经他们也有过快乐的日子。随着戴维一天天长大,他们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宽的裂痕。他祈求儿子的原谅,原谅他这个父亲让儿子失望了。

对以往生活的麻木与逃避,使哈罗德忽视了生活的色彩;他在一个封闭的套子里感受着生活的孤独与茫然,找不到出口,在迷茫中原地打转。此时的他,冲破迷雾,逐渐清明了大脑与思维。他审视过往,终于从过去走向未来,走向新生。

陷入失去儿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的莫琳。

莫琳太会做母亲了,她和戴维总是站在同一战线。儿子死后,她将所有的悲痛化为对丈夫的埋怨:“都是你,一切都是你。如果不是你,什么都会好好的。”这一切对不善表达的哈罗德多么残忍,他心如刀割。两个灵魂的裂痕从此无法弥补。

哈罗德踏上步行之旅,莫琳担心他,担心他出意外。久埋的回忆开始在她身体里簌簌发抖。她走进哈罗德的房间,将自己的衣服与哈罗德的衣服配对挂起来。她又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儿子跳海那个画面,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什么都没做。如果那次戴维淹死,她也要承担责任。之前,她一直怪哈罗德弯腰系鞋带的动作。

一个家庭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不能在出了问题的时候,一味地责怪对方,而不思考一下自己也有问题。假如我们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说不定会多些理解,少些怨恨。

莫琳将戴维死后用来逃避事实的窗帘取下,塞进塑料袋,捐掉了。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窗帘,窗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对莫琳来说是一种成长!

哈罗德在最后出了状况,指南针丢了,他什么都记不清了,只想回家。莫琳鼓励哈罗德坚持下去。她希望爱人回家,又不希望他满怀失望回家。比起自己的希望,她更希望哈罗德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哈罗德得到莫琳的鼓励,这才是朝圣的真正意义。

书的结尾,当她迎上他的注视,那目光是赤裸裸的。过去二十年的隔阂消失了,莫琳又看到多年前那个野性的、年轻的、像魔鬼一样起舞的男人。她对丈夫说:“我错了。我真不该怪你的。”她的手紧紧抓住他的手。

读完这本书让人不禁有很多感慨。面对真诚的朋友,哈罗德在她得了绝症与他告别的时候,才想起该为她做点什么;面对儿子,他想做一位好父亲,却因心灵无法沟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以及哈罗德一生都摆脱不掉的伤痛和遗憾。加油站女孩让哈罗德顿时醒悟:他应该做些什么,他努力想要凭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最终,哈罗德用顽强的毅力和实际行动,一路上帮助和影响了许多人。

读者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很大启发。作为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子女及别人的朋友,我们都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经历。我们会受到来自上一辈的影响,难免又对我们的下一代造成伤害。我们要学会及时反省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在“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的平凡生活中,学会审视自我,发现生活的真谛。

这部书和美国作家谢丽尔.斯特雷德写的《走出荒野》有点类似,都是用行走的方式,达到对自己的救赎。所不同的是,《一个人的朝圣》中的主人公是为帮助别人在无意中引出的行为。《走出荒野》里的女主人公则是为了救赎自己。二者殊途同归,都是通过行走来达到与自己和解,从而走出自己心灵上的那片荒野。

相关文章

  • 七磅

    拯救他人,救赎自己

  • 伟大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 朝圣亦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三个人的救赎。 ——《题记》 ...

  • 看《肖申克的救赎》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that's the beauty of music. they c...

  •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哈罗德跟莫琳都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同时帮助了过客~ 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对自己的考...

  • 所谓救赎----《肖申克的救赎》中三位角色的结局

    救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指人身得到他人的拯救。《圣经》中把耶稣为拯救世人,洗脱世人的原罪而献身叫做救赎。...

  • 行止||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 ——行走与等待的双重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著,黄...

  • 2022-03-20

    不要依赖任何人,学会一个人处理自己糟糕的情绪,不要通过等待另一个人的救赎来拯救自己。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让自己的内...

  • 《辛德勒的名单》:人性的双面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 这是犹太人赠给辛德勒的戒指上的刻字,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救赎的故事。 “救赎”...

  • 《辛德勒的名单》:人性的双面和救赎的故事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 这是犹太人赠给辛德勒的戒指上的刻字,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救赎的故事。救赎关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拯救他人亦救赎了自己——读《一个人的朝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sq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