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余不耐学词,嫌其必依谱而填故也
三十八、裴家诗选登
【原文】裴二知中丞巡抚皖江,每至随园,依依不去。举家工琴,闺阁中淡如儒素。其子妇沈岫云能诗,著有《双清阁集》。《途中日暮》云:“薄暮行人倦,长途景尚赊。条峰疏夕照,汾水散冰花。春暖香迎蝶,天空阵起鸦。此身图画里,便拟问仙家。”在滇中《送中丞柩归》云:“丹旐秋风返故乡,长途凄恻断人肠。朝行野雾笼残月,暮宿寒云掩夕阳。蝴蝶纸钱飘万里,杜鹃血泪落千行。军民沿路还私祭,岂独儿孙意惨伤?”读之,不特诗笔清新,而中丞之惠政在滇,亦可想见。余方采闺秀诗,公子取其诗见寄,而夫人不欲以文翰自矜。公子戏题云:“偷寄香闺诗册子,妆台佯问目稍嗔。”亦佳话也。中丞名宗锡,山西人。公子字端斋。
[译文]裴二知中丞巡抚皖江之时,每到了随园,总是依依不合,不愿离去。他一家都善于弹琴,闺阁之中也是清淡素净,雅有书香。他的儿媳妇沈岫云会作诗,著有《双清阁集》。她的《途中日暮》诗中说:“暮色苍茫,行人已行得倦累了,路途漫长,景色还多着呢!中条山的峻峰为夕阳的残光映着,汾水哗哗地流淌,不时溅散出洁白的水花来。春天和暖,花香引来了飞蝶,不时有群鸦飞冲天空。此时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便想问一问有无仙家居住此地。”
在云南时的《送中丞柩归》诗为:“引魂幡在秋风中飞扬,扶柩回归故乡,路途迢迢,让人伤心凄侧。清晨出发之时,旷野的雾霭笼着朦胧的残月,生寒的冷云掩没了夕阳,天色昏暗下来时才投宿休息。路途中纸钱如蝴蝶一样飘飞,杜鹃泣血,血泪千行。就是军民沿路还私自祭奠哀伤,岂只有儿孙惨淡伤痛?”读这首诗,不仅文笔清新,而且中丞在云南的仁政,也可以想象得出。我当时正采集闺阁之中的佳诗,公子把她的诗寄给我,而夫人却不愿意向别人夸示自己的文墨。公子戏题诗为:“偷偷将闺中的诗册寄走,心中已知,妆台前理鬓时故意问起,眼里含有责怪之意。”也是一段佳话。中丞名宗锡,山西人,公子字端斋。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 进行了“ 裴家诗选登”。
裴二知中丞巡抚皖江,每至随园,依依不去。
举家工琴,闺阁中淡如儒素。
其子妇沈岫云能诗,著有《双清阁集》。
《途中日暮》云:“薄暮行人倦,长途景尚赊。条峰疏夕照,汾水散冰花。春暖香迎蝶,天空阵起鸦。此身图画里,便拟问仙家。”
在滇中《送中丞柩归》云:“丹旐秋风返故乡,长途凄恻断人肠。朝行野雾笼残月,暮宿寒云掩夕阳。蝴蝶纸钱飘万里,杜鹃血泪落千行。军民沿路还私祭,岂独儿孙意惨伤?”
读之,不特诗笔清新,而中丞之惠政在滇,亦可想见。
余方采闺秀诗,公子取其诗见寄,而夫人不欲以文翰自矜。
公子戏题云:“偷寄香闺诗册子,妆台佯问目稍嗔。”
亦佳话也。
中丞名宗锡,山西人。公子字端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