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晋祠

作者: MeetingTian | 来源:发表于2016-09-22 20:09 被阅读150次

    文/Meetingtian

    晋祠

    初到晋祠,是两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从晋南地区赶来的第一站就是晋祠。第一次去晋祠的时候,对那个地方并不了解,时间关系,走马观花看完以后也没给自己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知道,晋祠——我来过。

    晋祠胜境.jpg

    第二年,因为学的旅游专业,要考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晋祠是所选线路里一个景点,于是决定再访晋祠。(最终,考试的时候还是抽到了平遥古城,准备的资料都没用上,平遥也会在“印记”系列的后续跟大家见面。)

    因为对历史不是太敏感,所以曾今在这些古迹上演绎的故事对我而言仅仅只是有趣的故事罢了。后来我们专业课开了一门“三晋文化概论”,跟随两位老师的引导,才开始对晋祠了解的多了一些。

    人云:“不到晋祠,妄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晋祠园林.jpg

    在太原市区的西南角上,是古代的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晋祠初名也为唐叔虞祠,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拥有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

    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会仙桥.jpg 金人台.jpg 鱼沼飞梁.jpg

    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虞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

    东岳祠.jpg 唐叔虞祠.jpg

    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难老泉.jpg 舍利生生塔.jpg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圣母殿.jpg

    晋祠是人们创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它有着明确的纪念意义、很好的实用功能、高超的科技手段、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史的车轮虽然不断地前进,但这些历史的痕迹,依然在岁月的长河里闪闪发光,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探索的脚步……

    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在我看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还是要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不如这一站,跟着我的脚步,到晋祠来吧……


    感谢,三晋文化老师的详细讲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记|晋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wz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