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澧之谣
![](https://img.haomeiwen.com/i9417891/bd21d422fc099904.jpg)
暮春的风轻轻的摇动着满眼的翠竹,也飘动着幼微嫩绿色的裙裾。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叶,一缕一缕地洒下来,将一束束圆形的光柱射在了地上。幼微伸出手来,捧起一束阳光,黄色的光斑在她的手心里闪耀,手心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先生,幼微虽说听过你的名声,却还未读过你的诗,眼前这一从翠竹这么好,不如就以翠竹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听了温庭筠关于竹子品性的阐述,觉得很有道理,心中对眼前的这位老师有了一些钦佩,不如,让他赋诗一首吧!这样想着,就对温庭筠提出了要求。
“也好,那我就吟几句!”温庭筠走进竹林,抬头看了看竹子,又走出来,站在竹林外的土坡上,望了望远方的田野,张口念道: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余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幼微回味着老师的诗句,先前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尽。是啊,荒草也好,翠竹也好,诗意随处可寻,快乐就在心里,只要心胸开阔,阳光就是明媚的,只要心情舒畅,风雨也是浪漫的,我又何必要逼迫自己,像屈原一样放逐自己于寂寞的沅湘?
“好一个‘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先生了得,幼微佩服!”幼微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一双美目顾盼流转,闪烁着少女特有的清纯与快乐。
“生活原本就十分美好,即使是偶尔会有狂风骤雨,然而,风雨过之后,依然会是晴空万里,幼微呀,为师希望你早日走出阴霾,你现在青春正好,理当生活在阳光明媚之中啊!”
……
晚风轻拂着窗外婆娑的树叶,有几声稀疏的蛙鸣从远方传来。
夏天到了,飞卿先生离开已经多日了。自从与温庭筠竹林郊游后,幼微心情大好,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忧愁与哀伤。在她的心里,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相貌丑陋,但内心善良的先生,她把他当做父亲,也当做老师,还当做朋友……
幼微着人找来一些飞卿先生的诗篇,夜晚,她常常在烛光之下品读着这些句子,她甚至希望,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咀嚼,能够触摸到飞卿先生那张充满爱意的温暖的脸。
昏黄的烛光映着幼微微红的脸颊,屋子里静静的,只有泛黄的纸上,黑色的句子在轻唱。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多好的句子,多美的意境啊。鸳鸯戏水,风行碧波,明媚的春色中,成对的鸂鶒鸟述说着欢愉之后的甜蜜。雨过天晴,池塘边,满枝红艳艳的海棠,对着一池碧水梳妆着自己的娇艳。秀衫怎能遮盖得住少女清纯甜美的笑靥,翻飞的彩蝶怎能抵挡得了烟草的诱惑。
诶,不对啊!结句似乎是透漏着一种哀伤!莫不是心爱的人儿远行塞外,音信寥寥,只留下哀怨少女,空对这惹人伤感的春色?
飞卿先生为何写下这等哀伤的句子?这句中哀怨的女人,是飞卿先生妻子,还是暗指他自己?
若是指飞卿先生妻子,那常年在外游历的先生心中的孤苦恐怕是异常深重的,明里说是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上也是在述说自己对家中妻子的牵挂。
若是指飞卿先生自己,那漂泊无定的先生心中的失落恐怕更是难以派遣的,屡试不中的先生还是放不下对功名的追求,句中的哀怨,分明就是先生对自己科场失意的表达啊!
世人都道飞卿先生相貌丑陋,那丑陋的长相是否会让人对他敬而远之,使他独自承受孤独的苦楚呢?可能是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真该好好关心先生啊!而之前,我竟……
幼微品读着温庭筠的诗句,回忆着当日与他竹园郊游的点点滴滴。
飞卿先生是一个好人,虽然说外貌丑陋,但那又怎样,他的内心是善良的美好的,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对我循循善诱的指点,还有他对翠竹君子般品格解读,对,他就是一棵挺拔的翠竹,他就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君子。
幼微对飞卿先生的思念愈来愈深重了。
夜风飘摇着昏黄的烛光,一滴一滴烛泪落到桌上;思绪揉搓着幼微的心灵,一颗一颗眼泪沾湿了诗行。
幼微掏出锦帕,擦拭纸上的泪痕,生怕泪水模糊了飞卿先生。
起身,幼微慢慢地踱到窗前。一轮明月远远的挂在天上,月光给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夜色清凉如水,缓缓地淌过幼微悸动的心房,凝视着夜空中的月亮,幼微的心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