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的女儿,怀孕以后,一直在我们市级妇幼保健院做产前检查。期间,有什么问题,朋友或朋友老伴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助解决。
朋友说,将来生的时候,就在你们医院,你帮我找个“好大夫”。我听了以后,开玩笑说,难道我们医院的医生,大多数都是“坏大夫”吗?朋友听了立马摆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在女儿生孩子的时候,你帮我联系个水平高的医生。
我知道他的真实意思,只是我的话让他有些尴尬,我听了他的解释,呵呵一笑。
最后的结果是,朋友打电话请我吃饭,说女儿生了,他当上了爷爷(他就只有这个女儿)。在饭桌上,朋友解释说,女婿一家人最后选择了我们当地的一家市级综合医院,他也不好说什么。
听完他的解释,我又开玩笑说,这是女婿他们“歧视”我们医院,朋友一听,又是不停地解释,我和饭桌上的朋友们都笑了起来。
还有一位高中同学的亲戚,在我们医院住院分娩,来的那个晚上,肚子有点疼,住了一天后,肚子又没有任何动静了,管床医师让她出院。
由此,同学给我打电话,想让我给我们的医生说一说,看能不能继续在医院待产。我打电话问了管床医师的情况,我们的医师告诉我,现在床位很紧张,她没有动产,住上一张床,其他已经动产的产妇就不能住进来,这是一种浪费。
听了我们医师的话,我明白了科室的意思,就告诉我的同学,经过我的解释,同学也理解了,就让她的亲戚办理了出院。不过,一个星期后,同学的亲戚再次住院,很快就生产了。
我们医院的医师,对没有动产的孕妇不让住院待产,其实也是一种“歧视”行为。
如果你感觉“歧视”这个名字不好听,那我就换一个名字吧,把歧视改为“区别对待”,这下是不是不会让你反感了?
其实,“歧视”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上讲,由于东西总是不够,资源只是稀缺的,人们在利用有限资源的时候,就不得不对资源的用途进行选择;而每当要做选择的时候,都必须采取某种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选择标准,就意味着存在区别对待,而区别对待就是,歧视。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这四个概念,实为一体,只要有一个,就意味着同时会有其他三个。换句话说,只要这个世界上稀缺不可避免,选择就不可避免,区别对待就不可避免,也就是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是绕不过去的。
歧视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比如,这会儿你看我的这篇文章,就不能看朋友圈了,你就是对朋友圈其他朋友的“歧视”;你今晚选择去电影院和女朋友看电影,就不能和朋友去喝酒,就是对酒场上朋友的歧视,等等。
歧视,在人们的心目中都认为是邪恶的,因为,歧视别人就是欺负别人,歧视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是需要加以限制的。其实,在经济学家的心目中,有时候,歧视是有好处的,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比如,医院由于床位紧张,“歧视”了没有动产的孕妇,就是对动产孕妇的保护,可以避免母婴发生危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