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帮助”就是“控制”的褒义词。
昨天看TED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好的观点。就是所谓“帮助”就是“控制”的褒义词。深有感触。让我想到在大学时背诵的一段英文:
You can't run alongside your grown children,with sunscreen and Chapstick on their hero's journey.you have to release them.
你不能在孩子成为英雄的征程中,替他们遮风挡雨。你必须给它们自由。

在最近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诠释的很好。儿子苏明成在苏母的“保护”下,一直迟迟没有真正的“长大”。在高考失败后,苏母掏钱给苏明成“买”了个二本,工作也是苏母掏钱“买”来的高薪轻松的工作。结婚给买房,遇到事情就帮自己的孩子苏明成解决。
使苏明成在成年后依然是一个“巨婴”。替孩子遮风挡雨,也使孩子丧失了奋斗的志气,因为自己只要撒撒娇就可以得到。

反观苏明玉,一直在两个哥哥的“成功”的阴影下,成为那个绿叶,一直不被善待,在有能力考清华的高三,被苏母改变命运,去上了免费师范。
但是也给了苏明玉自由。
在做兼职、学习两不耽搁的情况下,遇到生命中的贵人蒙总,推销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修复、挽救和拯救都变成徒劳,积极的自我保护就是量子。
给予自由,摸爬滚打,跌跌撞撞,百炼成钢,最后成为自己的英雄。
电视剧只是日常生活的缩影,塑造的人物也来源于生活。“帮助”固然很好,但是千万别被控制住了。
控制,其实听上去和帮助完全毫不相干,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两码事。
想要寻求帮助的人,其实都是聪明人,知道从他人身上寻求帮助,使自己过的更好。
但,几乎不存在什么外在的力量可以长久的帮助你自己,除非你在等器官移植。

在你年轻的时候,你还有很多怀疑、困顿、疑惑和煎熬去面对经历。那条稳定的、持续的、不会发生剧烈变化的生活道路,它在你二十几岁时就自己出现在你面前的可能性本来就很小很小。
每个人都是糟糕的、破碎的、依赖的、胆小的,甚至有的人同时拥有这些负面情绪,大家都一样,只是阅历不同罢了。你可以借鉴他人的阅历,但你不能被别人的想法所控制。你有你自己的路和答案。
顺带再多说一句: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