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的名声自然不必说,剧中演员的精确演绎,制作更为精良,细致的服装,精确的礼仪,还有“黄金螺旋”、“三分法则”、“对角线构造”场景画面构图,让《琅琊榜》成为各类电视剧排行榜的榜首。
其实说到剧情,不过就是主演围绕“扶持明君、平反冤狱、振兴山河、女子复国”四大主题展开。本来跟着看剧,更多的是痴迷于演员的演绎,看了不少对电视剧的解读,胡歌的表演技巧,王凯的表演技巧,还有剧中的礼仪,剧中的服饰。因为这部电视剧的是从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本来就是一个架空的故事,但是导演对服饰和礼仪的安排,以及大梁国这样一个国名,与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有些切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才会让出版社跟风,请曾经在百家讲坛出现过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来解说《琅琊榜》吧。
剧中的故事对应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大梁、南楚、北燕、大渝、滑族等政权与金陵、琅琊、云南等地名,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梁帝、祁王、献王、誉王、靖王、霓凰郡主,以及一体三面的林殊、梅长苏、苏哲,能否寻出人物原型?赤焰军号、琅琊榜单、麒麟才子、《翔地记》,蕴藏着何等玄机?林燮蒙难、太子被废、誉王逼宫,昭示了怎样的教训?大梁悬镜司等同于明朝锦衣卫吗?究竟如何理解火寒毒与乌金丸的生克原理?
封面上采用的梅长苏出场前的场景,烟雾迷茫的江水上,巨大的帆船远远驶来。如果不是琅琊榜几个大字,和电视剧一般采用的海报还真是不同。遗憾的是历史学家的名气远不如明星,书封上四个人的名字,我都不知道是谁。
这位就是胡教授,据说是文史地三栖学者,不过从来文史不分家,看他的著作,好像和地质学业没啥关系,估计是出版社过度宣传夸大了。百度上的资料是:
胡阿祥,男,汉族,籍贯上海。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学科负责人。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六朝史学会会长。出版专著及各类大小册子二十余种,发表论文与长短消闲文字三百余篇,主编丛书与著作多部。
书的内容分了六篇:
原道篇
2015年《琅琊榜》的热播与获得普遍的好评,是继《甄嬛传》之后古装电视剧攀上的又一高峰。无论是色调搭配、台词设置,还是服饰道具、演员选择,该剧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美、古典、淡雅的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电视剧的冷热差好,可以理解为社会大众审美旨趣的风向标。那么《琅琊榜》电视剧的热播好评,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说作者的情况是怎样的?小说与电视剧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原道”者,“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探寻道之本也;“原道篇”意在开宗明义,对《琅琊榜》电视剧作番追根溯源,撩起笼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纱…
海宴其人
《琅琊榜》其书
《琅琊榜》其剧
《琅琊榜》的热播:近年来古装剧的走向
《琅琊榜》的热播:社会反映与网民热议
明时篇
作为一部历史神幻题材的电视剧,作者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究竟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电视剧本身非常重要。按照我们的理解,《琅琊榜》故事的总体时代背景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故事发生的核心区域则是梁朝首都建康(金陵),电视剧中出现的很多元素都与这样的时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想必看过本剧的朋友都会有很多疑问:大梁、南楚、大渝、北燕等等,哪来的这么多对立政权?宸妃、静妃、越妃、惠妃,梁朝皇帝后宫究竟有多少妃子,各自都是怎样的品级?妙音坊、红袖招、长郅坊、螺市街,梁朝都市百姓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带着如此等等的这些问题,让我们出于“明时”的目的,回望魏晋南北朝时代,回望梁朝,明确那个时代的复杂面貌与诸多特征……
深层的分裂局面、复杂的民族形势
特殊的社会结构、矛盾的忠孝观念
多元的文化面貌、丰富的生活场景
怪异的时代风尚、变动的典章制度
释名篇
中国人历来有重视名称字号的传统,大至国家称号,小到人名、地名,无不充满智慧和奥秘。《琅琊榜》小说与电视剧中,也贯穿着花样百出又颇为考究的名称字号。尽管《琅琊榜》剧情是“架空”的,但诸多的名称字号并非无中生有地凭空想象,而是依托于历史,从真实的名称字号中提炼和发挥而成。“释名篇”意在领着大家重温剧情的同时,对剧中主要的国号与地名进行探源释义……
大梁、南楚、北燕、大渝、
滑族、东海、夜秦、金陵、
琅琊、江左、云南
寻人篇
《琅琊榜》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一直坚称是“架空”历史的。然而在治史的笔者看来,大概由于专业思维的习惯,总觉得他们或她们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也并不奇怪,毕竟“架空”历史既不等于、也做不到完全“踏空”历史,剧中相关人物的塑造还是要有历史基础的。我们虽然无法将剧中人物与历史人物进行机械或者拘泥的对号入座,但是模模糊糊地勾勒出个历史轮廓,估摸估摸其所借鉴的历史原型,或者至少对应对应“同宗同族”的所作所为,还是可以做到的,是为“寻人篇”……
梁帝
祁王、献王、誉王、靖王
林殊、梅长苏、苏哲
霓凰郡主
证事篇
谈历史,如果离开了事件,未免显得空泛;演戏剧,若是缺少了情节,焉能引人入胜?《琅琊榜》电视剧把矛盾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侠士风流与朝堂权谋、诚心正义与尔虞我诈等等,巧妙地融在一起,由此营造出跌宕起伏的冲突、缠绵,设计了峰回路转的高潮、亮点。这些冲突、缠绵、高潮、亮点,虽然说是“架空”历史的,其实仍有事实的背景或者制度的投影。如此,我们不妨将《琅琊榜》视作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看历史的事实与制度,从五德终始、君臣猜忌、星占吉凶,到叛军逼宫、以礼治国、士族侵地,是为“证事篇”……
赤焰军号与大梁火德
林燮蒙难与自毁长城
太子被废与星占吉凶
誉王逼宫与侯景之乱
以礼治国与“国之大事”
滨州侵地与士族庄园
说物篇
作为一部古装大剧,《琅琊榜》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氛围、推动剧情发展,运用了许多的道具。道具是戏剧演出中的舞台用具,按照通常的理解,有桌、椅、床、榻等大道具,有杯、壶、花瓶、帽筒等小道具,有书画、镜框等装饰道具,还有烟袋、背包等随身道具。一柄青龙偃月大刀、两把板斧,分别是《关大王单刀会》、《黑旋风负荆》的符号;《十五贯》中的那串铜钱、《闹天宫》中的那根如意金箍棒,更是全剧的关键或者串场的工具。那么,《琅琊榜》剧中又有哪些特别的道具值得我们注意呢?它们具有怎样的符号、标志、象征、点睛、串连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说说这些作为“道具”的“物件”,它们既是《琅琊榜》中不可或缺的“道具”,也是《琅琊榜》的欣赏者应该有所知会的“物件”,是为“说物篇”……
麒麟才子之麒麟
黎崇玉蝉
苏宅翠竹
秋月白、照殿红、状元红与情丝绕
火寒毒、乌金丸、毒酒
车马、军服、兵符
室内陈设与《翔地记》
太极图、祥瑞奇石
穿越篇
在《琅琊榜》剧中,或者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或者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加连贯,又或者为了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出现了不少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化、制度、现象、事物。在本书的前几篇中,我们已经对此随文而多有涉及,诸如国号中的南楚、大渝、东海、夜秦,地名中的廊州、封有郡主的云南,物件中的线装书等等,它们都不属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情境,而是嫁接自其它的时代,或者干脆就是编剧的蹈空凌虚,按照今天的习惯说法,这大概就可以叫做“穿越”了。作为一部娱乐大众、但也颇具潜移默化价值、充满“正能量”的古装电视大剧,这样的“穿越”本是无可厚非、不必责备的;但若是观剧者能够明了这些“穿越”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那无疑会增加些剧情的谈趣,还能顺带着补充补充历史知识、显摆显摆自己的学问见识,这就颇有说头了。考虑及此,我们选择若干与剧情关联度较大的事例,集中讨论其“穿越”的情形,是为“穿越篇”……
琅琊榜单
比武招亲
飞鸽传书
黑火
三省六部制
江湖
悬镜司
亲王与郡王
看作者后记,这本200多页,包含了大量历史资料图片的书竟然20天内就完稿了,真是无比佩服,虽然作者是史学家,手头资料肯定齐全,但是也要怀疑这本书的资料真的靠谱吗?短短的20天,刷剧,查资料,同时整理成文字,各部分分派给学生完成,总觉得就是一盘大杂烩,还不如网友贴吧里写的深刻。借了琅琊榜的名头,但是总归是难负盛名。
不过对我这样的历史小白来说,读完还是有些收获的,剧中,宗主和周玄清老先生在朝堂论理之后相见,梅宗主吟诵的句子,我还以为是作者写的呢,原来是曹植的《蝉赋》里面的句子。再就是东汉末年,还真有过琅琊榜单类似的月旦评,只是存在时间极短。
都说开卷有益,《琅琊榜》只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电视剧拍的精美,但更忠实于原作,这本书非要把电视剧和各个朝代的历史放一起考证,觉得太混乱,从东汉直到清朝,各种史料放在一起,文字并不有趣,历史脉络又不清晰,收获真的很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