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第五讲有感
文/半夏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7560/6f13907998d278c1.jpg)
关于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我认为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很清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和成长,这要比枯燥乏味的说教有意思,也更有效果。
但是,据我了解,在我的周围,积极主动开展班级活动的班主任很少。一方面是有些班主任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意识和想法,一心一意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组织一次活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精心安排和策划,劳心劳神;还有一个原因,组织班级活动,几十个孩子,安全第一。在学校,在教室,适当安排一些活动,基本能说得过去。如果是走出校园,走出学校大门,领导绝对不答应。
只要一涉及到安全问题,绝对不予考虑。所以,这些年,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几乎没有组织过出校门的活动。因噎废食,矫枉过正,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了吧?
最近读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第五讲,这一讲专门讲“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读完之后,我深切感受到陈宇老师的智慧,也深切感受到他在组织班级活动时的精心和用心。“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十六字诀更体现了陈宇老师的不走寻常路的创新思维,值得我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7560/f6c2010704bdfc02.jpg)
他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除了实地考察和精心策划,还采用委托旅行社、依靠家委会等方式,为活动的安全做更有力的保障。其实,在2014年的时候,听常作印老师讲他的班级活动,也提到这两点。羡慕他们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作为偏僻的农村学校,没有旅行社、学校明令禁止、家长不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享受到更鲜活的教育?
说实话,早些年,我也很少组织活动。近几年,才开始做一些尝试。在政策约束、领导“恐吓”下,孩子们成了笼子里的鸟儿。对他们而言,走出校门,就是远方。在2017年和2018年的初春,利用最后一节自习课,再加上放学那一段时间,我“偷偷”带着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田野,一起去寻找春天。
走出校门,我们看到了返青的麦苗儿,金黄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坟头柳……那两次的经历,不仅成了学生的万能写作素材,而且成了孩子们心目中最美的回忆。
2014年的时候,我带毕业班。每年的毕业生离校,学校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催促学生离校,全体领导被分配到教室、寝室盯着,生怕那些捣蛋孩子“搞破坏”。
还是“偷偷”地,我没有“赶”那帮孩子走,而是为他们精心策划了一个主题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毕业典礼。同学们欢呼、感叹、狂欢、流泪,用各种方式为自己三年的初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个腼腆的小男生,悄悄对我说,“老师,我想对xxx说声对不起,曾经,我说错话伤害过她!”我对他竖起大拇指,也许,就是在这一刻,他忽然长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7560/d1eb711ab6eee8b8.jpg)
接触新教育之后,我也尝试让孩子们看电影,虽说与“电影课程”还相距甚远,但我认为电影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看电影也是一种学习。《念书的孩子》、《放牛班的春天》、《小鞋子》等一些优秀的教育电影走近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后来,一次教职工例会上,领导“含蓄”地指出,某些老师带着学生去录播室看电影,下不为例……从那以后,我就没敢再带学生进录播室看电影了。
这几年,还是“偷偷”地,我在教室里组织小游戏,包括一些简单的拓展训练,让同学们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能够在培养习惯、提升技能、打造团队等方面给学生提供除课本知识外的东西。也许,他们更需要这些东西。
组织这些活动,我的想法很简单。农村的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家长有钱没钱都很少带孩子出去旅游。尽管现在都有手机了,可以从网上获得一些信息,但他们不知道遴选,不知道手机打开的正确方式。所以,我只是想把一些优秀的资源带到学生面前,只是想让学生接触一些他们接触不到的东西,不要说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哪怕对他们有一点点的触动,这些活动就是有意义的。
其实,我经常想趁着周末或者假期,带他们走出去,世界那么大,他们为什么不能去看看?只是,一想到安全问题,我就只能放弃。领导肯定不支持,家长也未必理解,万一出点事儿,我自己真的承担不起责任。
所以,我只能把活动的场地局限于一间教室里。我知道,那间教室,一定是可以长大的教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7560/79049a74c4d3b25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