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炭

作者: 半镜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09:50 被阅读0次

刚刚交完今年的取暖费,现今冬季取暖连农村都实现了暖气,但在古代,取暖主靠柴薪,木炭便是高级的燃料。王公贵人,豪门富户,烹饪取暖,多用此物。

为了保障供给,唐代设有钩盾署,专门负责。“凡京官应给炭,五品以上日二斤,蕃客在馆,第一等人日三斤,以下各有差。”(《唐六典》)木炭供应不足,就烧木柴;木柴供应不足,就烧蒿根。总之,炭是珍贵之物,得之不易。

上层社会对木炭的使用,有些还经过艺术加工。他们将炭捣成粉末,然后捏成虎豹熊罴之形,或凤凰孔雀之状,放在炉里燃烧。春寒冬冷之时,贵族们围炉煮酒,欣赏妓人歌舞,点的便是这种兽炭。骆宾王《冬日宴》诗云:“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燃。”这种兽炭燃烧时,即使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也有春日融融之感。室中有这种炉火,身上的狐裘便穿不住,得赶快脱下来。张南史《雪》诗说:“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捏这种兽炭时,有时还加入香料。燃烧过程,兰馨桂馥,沁人心脾。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香炭金炉暖,娇弦玉指清。”杨国忠府中则以炭末拌蜜,捏成双飞凤凰。这种豪奢,使人想起石崇以蜡代薪,王恺以饴沃釜。

兽炭结构较松散,虽易燃,但不耐烧。有个姓孙的翰林学士在妓女王福娘的墙上写过这样的诗:“寒绣衣裳饷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虽然不禁烧,但烧完老虎又烧熊;烧完熊又添象。就似我们如今屋内备有蜂窝煤,用完一块加一块。

烧兽炭的过程,是一种艺术欣赏的过程。《全唐文》里收了一篇蒋防写的《兽炭赋》,他描写那些“猛兽”被燃烧时,张嘴呼号,曳尾垂头,嘘烟吐炎,舞动钩爪,瞪大双睛,炭火迸裂时似豺狼在吼叫。百态千姿,令人赞叹不绝。此时举杯豪饮,一定诗兴大发,乐而忘忧。李白诗云“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晋代的羊琇以兽炭温酒,仅为个别现象,至唐则形成风气。当权者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在天宝九年,特命已身兼四十余职的杨国忠再充任木炭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可是主管“能源部”的长官,其后这个职务都是由京兆尹充任,一直到大历五年才停止。“安史之乱”前,尚可派人外出收购木炭,“安史之乱”以后,国库空虚,资金紧缺,欲购无力,而奢靡之风却不见收敛。于是只好采用强取豪夺的方式,以满足所需。“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的《卖炭翁》所反映的便是这种现实,从“兽炭”二字,就可窥见当时时代的风尚和社会的兴衰。

相关文章

  • 冬日

    冬意渐重草色无, 野果玲珑深霜中。 兽炭围炉农家酒, 推杯换盏兴意浓。

  • 【798】大寒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

  • 节气大寒:大寒十五天,天天似过年

    /大寒/ 2019.1.19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四 戊戌【狗】年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

  •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 读唐代诗人元稹咏二十四节气诗之《大寒十二月中》

    原文: 《大寒十二月中》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

  • 儿童原创文言文《忆冬》

    寒冬至,银尘飘飘,松峰轻飏;白褥铺地,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天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碧,锦...

  • 梅柳待阳春

    习作。 咏廿四气诗 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

  • 拟古宴饮题一首

    昏昏人定后 玉宇起箫筝 兽炭煨炉暖 鲸灯照夜明 传觥三勒饮 列鼎五侯鲭 髀肉生堪笑 英雄老太平

  • 手写小分队打卡第45天

    腊酒自盈樽, 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 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 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 梅柳待阳春。 唐...

  • 大寒

    冬将尽,春已始, 只待游子归! 遗憾期盼亦参半,五味心情难折回。 腊酒淳,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周月交替讵惠存,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兽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hz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