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放假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原本可以在欢乐的励志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愉快结束。可是,总有人来挑战你的底线。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较生涩的文言文,但在上周周三已经启动学习,为了更好的掌握所学,几乎两节课一段的慢节奏教学。直到本周周二结课,并检查全文背诵情况。
检查初,六人背诵不过关,要求周三晚必须完成遗留背诵。直至周三晚结束,背诵剩余两人。考虑到日常语文学习力较慢,我又宽限到放假前最后一节课,并且做到节节课提醒。也曾在班里说明“背不过课文,寒假作业古诗文言文书写一遍。”
对于学习的要求,我从来是严厉的,也不出尔反尔。最后二十分钟,预检查两人背诵,只见初始时喜笑颜开“没背会,不会背,根本背不过。”看着那副得意的小脸,我脑海上空飘过一朵又一朵乌云,不想解释太多,直接讲要求“那就寒假作业补充古诗文言文写一遍,兑现曾经的假如!”接着,竟是继续的嘚瑟“写不完,不写。”看着猴孩子一脸的不屑,无法忍受“凭啥不背?作为语文老师检查学生背诵默写是我的本职工作,时日已足够长,谁给你这么大的自信?”“背不背是我的事,我背不会,背不过。”“你可以不背,那就承担不背的后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屑一顾,挑战着我的从业底线。
想来,起初布置的寒假作业着实不多,但当下的学生真的是能给好心但不得给好脸的小贱贱。
我与学生的关系大多建立在愉悦中,只是,越是宽容越是容易遇到些不识大体勇于挑战的能猴,对于这些自以为是之徒,我向来不给得寸进尺的机会。作为学生,很多事我想还是有必要在惩戒中知对错。身为老师,我们害怕学生寻短见,但只要把握好尺度,不打不骂,寓教于理,让之心服口服并且自觉遵守课规也不是不可以惩戒。
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般在学生第一犯错时选择眼神警告;第二次语言教育;第三次公开教学课规,若从则止,如遇顶撞不从者,一律零容忍。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当面对惩罚时,毋庸置疑学生屏气凝神坐姿端正,准备受罚。我到底,还是在自己小小的身体里潜藏着大大的能量,该爆发时也是来不及挽回的点火爆炸。
我常说,在讲台上,我的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我必须看到大多数的人随着我的讲解,要么记笔记,要么眼神与我交流,要么嘴巴说着。出现其余心思的,总得让你干点啥。
当我们原本严厉,一切都会变得有理可寻,在学生的脾气面前永不言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