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爱情的最高境界不是一方为另一方无休止地付出以换取回报,而是你丰富了我的生命,我也丰富了你的生命。真正的爱情会让你认识整个世界,而错误的爱情会让你远离整个世界。男人对婚姻的态度,就像女人对性的态度;反过来也一样,男人对性的态度,就像女人对婚姻的态度。——霍妮《爱情心理学》
先从父亲的白衬衣说起
父亲今年谋得一份铁路维护的工作,夏天天气炎热时,父亲每天穿着洁白的衣服上工,于是有工友好奇的问:“你为什么每天穿白衣服啊,不怕弄脏了老婆难得洗啊?”父亲说:“我老婆说穿白衣服干活不热,所以要穿白衣服。”工友说:“我老婆怕我把白衣服弄脏了不好洗,不许我穿白衣服。”
因为父亲的这段经历,让我在读到《爱情心理学》这段话时,令我得到了一种莫名的感动,甚至我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段文字上,反复的大声朗读这段话:
虽然我们的父辈可能在一起不是因为爱,但是由于有责任,走了很长时间,最后他们的感情早已经升华成了爱情。他们可能不是从激情开始,但是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那种相濡以沫,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情,就是爱情,最伟大的爱情。
我的父亲母亲当年经人做媒而携手,已快三十年,虽然他们也曾经历寻常夫妻的烦恼,但他们却收获了寻常夫妻难以获得感情体验,而这种体验,正如上述这段文字所说,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朝夕相处、相濡以沫、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着就是爱情。只是从未思考过“爱情”的他们,正悄然身处其中。
多年前,我读小学那会,找母亲要钱买毛笔,母亲说顺便给我带一盒感冒药,那时不懂事的我,说我买一支好点的毛笔,剩下的钱给您买药。在一旁的父亲对我说:“你要先给妈妈买最好的药,然后再考虑买什么样的毛笔。”
对这段童年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在《爱情心理学》中,作者她谈到了两个关于童年(幼年)对人感情影响的观点:
爱的感觉是重复童年的渴望。
很多时候,我们相爱的方式,往往暗示了一个人在其幼年时被养育的状况。
要认真审视童年遭遇对当下感情的影响
霍妮的这两个观点,指出了童年成长环境与成长模式对成年后的婚姻状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人成年后的婚姻不幸,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童年不幸遭遇的某种延续。这种不幸的遭遇,不仅仅是不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所采取的不健康的养育模式,对一个孩子而言,同样可以视作一种不幸的遭遇。即便很多感情融洽的父母,如果对孩子采用一种不太健康的抚养模式,会对子女未来的婚姻留下诸多隐患。
我有两个堂哥,先后二婚,可以视作童年家庭环境对婚姻影响的最好例证。两位堂哥在选择第一任妻子时,均遭受到父辈的坚决反对,并对其陈述各种反对的理由,两位堂哥均表现出一幅视死如归的心态。最后没办法,父辈只得依从,两位堂哥如愿以偿。
但是在婚后的岁月,何种问题,层出不穷,即便有儿有女,也无法拯救婚姻破灭的命运。据闻,他们的父母在结婚当日,就闹了一场极大的不愉快,而后数十载的婚姻岁月,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夫妻之间,有时候近乎仇人。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让子女失去了一种习得经营夫妻感情的参照。这样一种习得性经验的缺失,无异于一种情感上的残疾。虽然他们从小很抗拒这样的情感模式,但是自己获得婚姻后,却不知道如何来避免父辈夫妻感情的不幸。童年成长历程中健康夫妻情感习得性经验的缺失,会让彼此在对待夫妻情感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最终只能不自觉的延续父辈的感情经营模式。即便二婚,但这种“吵闹式”的夫妻交流模式,依然没有得到实质的改观。而最大的隐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子女,也将“大发雷霆”当做了习以为常。
如果两位堂哥在成长的历程中,能够明白童年不幸遭遇对家庭生活的不了影响,并及时的进行审视,做出积极的内心调整,或许他们的婚姻不会出现这样的不幸。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所谓健康环境,都是一种相对概念,父母行为,我们也难以给予百分之百的认同。所以我们要要认真审视童年遭遇对当下感情的影响,根据既往的经历,来对照当下的状态,找出某些问题的根源,并及时加以纠正。
好婚姻&坏婚姻,从来都是两个人共同的结果
一位老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个性强势,但婚姻家庭,却令人称羡。小儿女非强势之人,却在年近半百之年,无奈选择与丈夫离婚。老人常常对小女儿不幸的婚姻打抱不平,将全部的责任归结于前女婿的种种不济。某日,了解事情原委的孙子对老人说:“就算小姑和遇见大姑父那么好的男人,婚姻也一样会是现在的这个结果。”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老话常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正如霍妮在她的《爱情心理学》中写的这样:
世上有一种人,无论娶了谁或是嫁给谁,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爱自己,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懂得去爱别人,懂得创造自己的幸福,也懂得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可以说,爱自己,是一场终生恋情的开始。
世界上有嫁给谁或娶了谁都幸福的人,那么也娶了谁嫁给谁都无法幸福的人。我们都渴望成为前者,期待收获“得一人心,白手不分离”美满婚姻,如何收获这样的结果,霍妮在书中给出了答案:爱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懂得爱别人,懂得创造自己的幸福。
很多人在遭遇婚姻不幸后,总习惯性的认为自己不幸都是另一人造成的。无论是好婚姻还是坏婚姻,都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结果。绝大部分不幸婚姻的本源问题,在于双方的沟通机制出了问题。而造成这种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就是我们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值做到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为此,霍妮在《爱情心理学》一书中针对这种沟通障碍开出了药方: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重要途径。霍妮针对这一问题,在另一章节中也谈到“减低“我”的地位,去提升“我们”的地位。”
所谓幸福的婚姻,不就是我们的地位上升的结果吗?而不幸的婚姻,不就是我们的地位不断下降的结果吗?
在没有遇到爱情之前,我们该如何自处?
每一个人单身的人,都有可以言说的原因,也有难于难于言说的原因。若非铁了心要奉行“独身主义”,大部分人对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家庭,都怀着无限的憧憬。而这这些美好的愿景尚未来到之时,身处单身岁月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霍妮很明确的说:
唯有能在孤独中自处的人,才能把握爱的艺术,不致在爱的漩涡中破灭与怅惘。
而如何自处,是我们每一个孤独之人所要思考的问题。孤独中自处的方式,将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未来。我很欣赏那些在孤独的岁月,时刻保持上进心,坚持学习,努力追寻梦想的人,而非自暴自弃,敢于沉沦。所以,我将这份欣赏,转化为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常有人问我为何现在还单着,是不是要求太高?我说以自己现在的处境,没有太多提要求的底气,但是要有对自己提要求的勇气。只有自己更好,才能配得上自己心仪的伴侣。
在孤独的岁月,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许你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赫的成就,赚取丰厚的财富,但是你可以怀着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不断的提升自己获得财富的能力,让自己为以后的家庭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或者在闲暇之余,学学厨艺,好日后给自己的伴侣做几道拿手的好菜;或者学学摄影,以最鲜活的画面,为彼此留下最幸福的瞬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关系出现了全新的模式,但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夫妻关系,依然是社会的主流。尤其像我们这种生于传统家庭的,且不愿挑战传统的人,婚姻,依然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对大多数人而言,婚姻关系对我们人生时光的占据,是其他关系所无法超越的,并且人生中诸多其他的关系,也是经由婚姻关系才能得以延伸。所以幸福的婚姻,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愿得一人心,白手不分离”,是我们对婚姻最真实的愿望。而支撑我们实现这一愿望的,便是爱。但是爱,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还是一种需要操作技巧的艺术。《爱情心理学》,让我们懂得爱的规律,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去爱。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爱自己的伴侣,同自己的伴侣携手走过一生?霍妮在书中写下的这段文字,足以让我们奉为圭臬——
你要跟一个人好好地相处,让对方愉悦也让自己愉悦,在对方最艰难的时候去支持他,在对方成功的时候去分享他的辉煌和快乐,这是最难得的,这才是真正的爱情。那么,爱情的责任是什么?爱情的责任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好,也让对方活得更好。
网友评论
没有学会爱自己的人,怎么爱别人。
学会爱自己,学会独立,拥有强大的内心,成就最好的自己。。
就是有点茫然,搞不清从哪开始,嘿嘿。
在意别人的感受,很多时候,都会忘了自己的感受。
我想,感同身受,会不会是对作者以及本文引用之书最好的称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