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写《水浒传》的书斋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07:02 被阅读0次

    我国古代著名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生于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教邻居,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经典。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如神。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春,年已36岁的施耐庵,上京应试。天从人愿,秋闱一举告捷,耐庵得中辛未榜进士。发榜后,他在拜谢师友中结识了同榜得中的浙江青田人刘基(刘伯温),两人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十分投契。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钱塘担任县尹。但是,只当了两年,由于不愿昧心事权贵,便愤然辞官而去。

    后来,为了避过战乱,完成自己写书的夙愿,施耐庵带着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学生罗贯中,搭了民船,冒着烽烟,悄悄渡江北上,在兴化以东,靠近黄海边的白驹场买了房屋和田产,迁到白驹镇上定居。还在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吴兴绵世泽,楚水封明烟”,表明自己从苏州迁来隐居此地,从事著书的心迹。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常遇春攻破了平江。朱元璋再次派人寻找施耐庵,打听到他已避居兴化白驹场的消息,非常高兴,让刘伯温带着御旨专程登门恭请。这天,当刘伯温来到施耐庵的书斋时,忽听里面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撕打声和吆喝声,推门进去一看,只见施耐庵精神抖擞,抡起拳头,正和案头上一只栩栩如生的纸画的老虎拼打,不禁哈哈大笑。施耐庵忙上前拜揖,刘伯温一边答礼,一边笑着说:“我这是二次奉旨前来恭请师兄。”

    施耐庵知道刘伯温的来意,忙命家人摆上酒席来,殷勤劝刘伯温吃酒,自己也喝得很猛,一连干了几大杯,然后装着酒醉,伏案睡了。刘伯温近前一看,桌上放着他还未写完的《景阳岗武松打虎》这一回书稿。他明白施耐庵是不愿为官的,就未再多加劝说,回去复旨了。

    又过了一年多后,施耐庵在学生罗贯中的帮助下,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名著《水浒传》。可惜的是,施耐庵当初的《水浒传》版本,几经人世沧桑,现在只剩下一个五回残本。明万历十年,有个化名“天都外臣”的人,根据民间抄本,自己写了个序,重新刻印问世,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古本《水浒传》。

    以上故事内容,部分采自野史,关于施耐庵生平事迹历来众说纷纭。据正史介绍,施耐庵(约1296-约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嘉靖间出版郭勋家刻的《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

    现在的施耐庵纪念馆位于江苏大丰区白驹镇北街。相传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施耐庵为避战乱,和学生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来到临近黄海的白驹场(今大丰市白驹镇)定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施耐庵写《水浒传》的书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ln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