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教育是应该推向社会呢,还是不应该推向社会,这是一个已经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话题。
因为教育,主要是幼儿教育,已经推向了社会,而且已经推向社会了好多年,而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幼儿教育还是要继续推向社会,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改变。要说能够改变的,可能只是在管理和引导上,更加严格,更加规范和有序!
这是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一项政策。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小老百姓,文化水平也不高,虽然是为了教育而担忧,虽然是为了教育而探索,但是探讨这个有关国家政策的话题,是不是有点复杂和深奥,恐怕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这里我只是表达我自己的观点,说说我的看法,仅此而已!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由于观察范围的局限,也许我的观点和看法并不正确。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一些个别的幼儿园“集体喂药事件”,引起全国轰动,把“幼儿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幼儿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些专家就此分析和评论说:幼儿园把教育当作生意来做,才出现这样的问题!
专家就是专家,看问题真的是很准确啊!
“幼儿园把教育当作生意来做”,这样的观点,可能还是第一次有专家通过报纸媒体说出来。
但是,如果把教育不当作生意来做,那当作什么来做呢?做慈善,可以么?
前两年,有媒体报道,某地兴办了一所免费的幼儿园,本是功德一件的大好事,让幼儿教育普及到大众和贫困百姓。
只是可惜,没有支撑多久,主办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花光了善心人士的捐款,还是难以为继,就不得不拆牌倒闭!
主办者的善心和义举值得欧歌和赞美,但是他不可能有那个经济实力,能够保持免费幼儿园长期的、正常的维持和运转,他的这种“善心和义举”也没有办法推广和普及!
仅仅是凭着一腔热血,仅仅是凭着一份善心,仅仅是凭着对教育的一分热爱,仅仅是凭着自己的一点点积蓄,仅仅是凭着社会上善心人士的捐款,就能办好教育,有这个可能吗?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育也不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和心血来潮就能做好的事情啊!
现在有一个媒体好象又有报道,某地在多方协调和努力之下,又开办了一所免费的幼儿园,说是要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家园”。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国家的长期拨款,但是如果找不到长期的经济来源,我不相信这样免费的幼儿园能够长期开办得下去。想开办一所免费的幼儿园,哪有那么容易啊?如果只是投资修建一个幼儿园的校舍和场所,无论规模有多大,可能很容易,但是要想把一个幼儿园免费的长期运转和维持下去,就是真的不容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幼儿园!运转和维持,是要靠大量的、长期而稳定的经济来源作为支撑,而不是靠梦想和愿望。
兴办免费的幼儿园,无论是国家的政策,还是个人的义举,都是值得欧歌和赞美的,但是如果这种免费的教育,无法普及到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法普及到每一个适龄儿童,那也是教育的一种不公平。当然我并没有否认个人义举的成绩和功德,至少为了教育,他做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且还有可能是他全部心血的贡献!
既然要开办免费的幼儿园,就要应该想办法普及到每一个儿童,包括留守儿童,包括贫困地区的儿童。不能让这些儿童,只是靠运气、靠机会去接受教育。谁又敢保证,那些没有运气、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将来长大以后,其中就没有国家的栋梁之材?
早在几年前,我就在我的QQ空间里留言说:“如果把教育当作生意的话,我今年的生意很差!”而且也有很多网友点“赞”,说明教育的这个生意在农村还不发达的地方,确实是比较难做。
“幼儿园把教育当做生意来做”,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说出来。
不仅仅只是“幼儿园把教育当作生意来做”,就是家长在送幼儿入园的时候,也是在当作生意来投资,往往也要经过太多的考虑和犹豫,往往也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考查和算计。
又有几个家长的心里明白,幼儿入园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阶段,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是幼儿迈向社会成长的第一步?
特别是这个“必经过程”,还没有引起所有家长的重视,甚至一些官员和专家也没有重视起来,认为这个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可上,也可不上!所以免费的义务教育,就是迟迟地不愿意提前延伸到幼儿园教育。家长没有重视,主要是指偏远而贫困的农村家长,孩子总是在有意无意之中,错失了入园学习的机会。国家还没有高度重视,在严格的监管和正确的引导上,特别是在引导上,就可能有一点稍稍滞后。
曾经有一个家长来给我简单地算了一下账,他的孩子交了那么多的学费,要求不高,每天学一个字,不多吧?那么一个月就是二十二个字,退一步来说,就算二十个字,也不多吧?那么一年就算十个月,就是两百个字,这算合理吧?那么他的孩子来幼儿园少说也是三年时间,三年的时间啊,你说他的孩子应该认识多少个字?
看看这个家长的算盘打得多好,看看这个家长的生意经念得多美妙,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合情合理。他所说的“那么多的学费”,其实在偏远的农村,“学费”又能有多少呢?真的不多啊!他所说的“三年的时间,六百个字”,任务不多也不重,一点压力都没有。
我说:你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又在社会上经商了这么多年,你已经很牛逼了,请问你能认识多少个字?国家扫盲的标准,才一千五百个字呢。你又怎么可能要求一个小小的幼儿学到这么多的字呢?
他无言以对。
教育,是不能以经济的小算盘来计算的啊!
三至五岁的幼儿,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人们的教育意识越来越高,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这个观点可能已经得到了认可。仅仅只是管好吃喝拉撒睡,是不够的,仅仅只是追求读书和写字,是有一些片面的。
但是,至于这个“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中的“重要”在哪里,“重要”的程度如何,还是一个很深地话题。我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我知道以我的水平和能力肯定说不清楚,有待于专家和学者去做更深入更细致地研究。也许专家和学者早就探索和研究过了,而且也早已得出了结论,只是我自己读书太少,还没有读到而已。再就是,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引进、培养和准入,也是一个很深地话题,我知道我也说不清楚,有待于国家去严格调整和控制。
教育,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不应该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特别是不应该受到以做生意的法则而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干扰。对于幼儿教育,重管理,更要重引导。如果说管理是保证教育的安全,那么引导就是要保证教育的方向,安全和方向,对于教育来说,都是绝对的重要!
现在国家已经实行了九年免费的义务教育,如果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话,想想后果会如何呢?已经实行九年免费的义务教育了,应该与做“生意”没有关系了吧,但是都还出现“控辍保学”这样的新鲜词语,可见教育的被动和艰难在哪里。
所以,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不应该推向社会的,包括幼儿教育!
教育本来就不应该“产业化”:教育应是提高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方式,是积蓄培养未来国家发展所需人才的战略,是所有国策中的重中之重,本应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采取“低进高出”的策略,广泛吸收培养各类人才以应对未来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摘自网络)
教育就应该象国家的军队一样,严格受到国家的直接管理。
军队,是国家的一个充满着神秘的武装集体,军人,是一个神圣而又光荣的职业。保护着国家的领土和领空的完整,维护着国家的和平与安宁,维护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外在的。
而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命脉,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继承与发扬,是内在的。
教育,承担着太多太多的历史重任,而教师又要堪称社会的典范和榜样!只是可惜的是,大部分教师找不到自身的荣耀和骄傲在哪里。很多地方,“尊师重教”,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深入人心,也让教师感觉不到自己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同样都很重要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在”比“外在”更加重要,军队的强大,离不开大量的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才”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内在”的教育和培养!不仅仅是军队需要大量的“人才”,就是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哪一样又能少得了“人才”呢?
有人曾经说过:“要毁灭一个民族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先毁掉他们的教育,要毁灭一个时代,莫过于先毒害掉这一代少年。”
想一想这一句话吧,后果是多么的恐怖!想一想这一句话吧,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把教育推向社会,虽然还没有达到“毁灭”那么恐怖,但是以做生意的市场法则来做教育,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而且也确实有可能让教育走向被动和艰难!
���u�t���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