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14)杜甫105/40

作者: 山谷野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22-12-16 19:51 被阅读0次

上回说到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提出了辞职。他留在长安城十几年,只为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而今离开,是因为他对唐肃宗失望了,知道留下也于事无补。

在朝廷的这几年,他近距离地看到了朝廷的内忧外患,意识到唐朝大厦岌岌可危,势欲倾倒。内部奸臣当道,战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唐肃宗已经开始享乐,不管有没有立功表现都肆意封侯赏官,百姓却仍然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乱之苦。他意识到在朝廷为官已无所作为,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但是,他依然关注大唐的每一个动态,依然满腔热忱。虽然他一生穷困,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抱负,就像他对父亲所说。这与他年轻时的经历很有关系。

在青年游学的那段时间,他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盛唐的繁华与富庶,激发了他对祖国深深的自豪感。这段亮丽的日子给他人生打了一个明亮的底色,即使后来命运多舛,他心中依然饱含深情。

当被李林甫打压,他依然献赋自荐;当安史之乱爆发,他义不容辞追随皇上;当看到尸骨遍地,他洒下痛惜的泪水;当看到忠官被贬,他奋不顾身,直谏逆耳忠言。他完全可以闭口不言保全自己,拿着左拾遗的薪俸安度晚年。大厦倾倒,砸的也不是他一个,但是他做不到。

都说杜甫少年老成,可是读完他的经历,会发现他内心住着一个自由、狂放、热情的少年。当他不再对皇帝抱有希望,他远离政治,让心灵自由。

公元759年冬天,因为川蜀一带没有受安史之乱太大的影响,年近50岁的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辗转来到了成都,768年正月出川,在这里生活了8年。

网图侵删

入蜀这几年,有好朋友严武和高适的照顾,他在成都以西的浣花溪畔建了“杜甫草堂”,面积达300亩。这里依山傍水,白鸥低飞,有邻居老翁的对酌,有黄四娘家的花铺道相迎,有县令好友不时登门叙谈,还有贤妻娇儿陪在左右下棋钓鱼,可谓时光静好,怡享天伦。他的诗作也像开了光,一派欢快的田园意象。

公元765年4月,严武病逝,杜甫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在秋天,他住的茅草屋的房顶被狂风卷到了空中,风从裂口往屋里灌。一家人被褥单薄,孩子冻得蜷缩成一团,脸色发青。后来杜甫决定携同家人一起回老家洛阳。

但途中不是遇上战乱,就是江水暴涨,杜甫好几天吃不上东西,身体也很虚弱。

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月亮给江面撒下一层清冷的银辉。杜甫躺在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气息微弱,他感觉自己就像这艘漂泊的小船,一生颠沛流离。他一无所有,只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一代诗圣默默去世,年仅59岁。

相关文章

  • 隋唐五代(14)杜甫105/40

    上回说到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提出了辞职。他留在长安城十几年,只为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而今离...

  • 隋唐五代(12)杜甫103/40

    755年11月,杜甫正要起身赶往长安,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没有精力应战逃走了。洛阳沦陷,杜甫携家带口一家从奉先逃...

  • 隋唐五代(10)杜甫101/40

    由于祖上杜审言的名声和父亲做官的经历,杜甫认识了一些权贵,他们也曾请杜甫到家中做客,带他参加参观自家的庭院,小桥流...

  • 隋唐五代(11)杜甫102/40

    上回说到公元750年,杜甫写了“三大礼赋”投给了皇帝热线,投出去不久便在京城轰动一时,人们知道了“杜甫”这个名字。...

  • 隋唐五代(13)杜甫104/40

    上回说到杜甫被唐肃宗封了个左拾遗,可是没有三个月就被关进大牢还差点丢了性命,这要从房绾说起。 房绾是唐玄宗时期的宰...

  • 隋唐五代(09)杜甫100/40

    上回说到杜甫信心满满地去参加制考,制考的题型也与科考不同,没有那么多繁杂的程序,清一色的简答题,这对于杜甫来说游刃...

  • 20180707《南京史话》P81—P91七彩丹霞一心向金——蔡

    主题:南京史话 大纲:1:隋唐五代诗人画家笔下的金陵 2:隋唐五代时期南京的变迁 内容 :唐代诗人、画家...

  • 书法五千年

    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上)——隋唐五代(下)——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

  • 读《隋唐五代史》的感悟01

    迎新班这个月的任务是读隋唐五代史。目前找到有关隋唐历史的书有很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不过最终选择了《隋唐五代史》这...

  • 一年陪伴营|隋唐五代(07)杜甫98/40

    杜甫给父亲留下了一封书信,开始了他长达五年的游学。在唐代游学已成为一种风气,也因此,杜闲没有对杜甫的此次出走太生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隋唐五代(14)杜甫105/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vr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