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历史古风小酒吧
中国最后一位公主:晚清照片中最丑的深宫女子,唯一令慈禧惧怕的人

中国最后一位公主:晚清照片中最丑的深宫女子,唯一令慈禧惧怕的人

作者: 心草雪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21:30 被阅读171次
    红圈者为荣寿公主

    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八,已入深秋的北京城清寒萧索,叶落满地。凛冽的西风穿行于长街陌巷,激荡于云水之间,所经之处,总是一阵呜呜作响。伫听寒声,像是低语,更像哭诉。

    白天里,位于京城什刹海西岸柳荫街的恭王府一片张灯结彩、喜乐祥和,俨然庆贺喜事的排场。可到了晚上,安静下来的恭王府内突然变得气氛凝重,显出与白天截然相反的基调。

    府中大堂里,端坐着的恭亲王奕訢把年仅8岁的长女紧紧地抱在怀里,神情黯淡,若有疑忧。如云的奴仆伺候一旁,也都面露哀沉。偌大的王府一改往日的繁华喧嚣,变得鸦雀无声、死气沉沉。

    原来,就在这天早晨,奕訢突然接到谕旨,慈禧要将他的长女正式过继,收养于宫中,并封为“固伦公主”。依照清朝祖制,皇女自中宫出封固伦公主,由嫔妃出封和硕公主,而亲王之女当为郡主。如蒙皇家恩赐或因出嫁时照顾夫家门楣,郡主也可被晋封为和硕公主。但恭亲王之女从郡主直接成为固伦公主,纵观整个清朝历史,这还是唯一的特例。而此时,咸丰帝的亲生女儿荣安公主都还未被册封。

    此等前所未有的上上恩典,本该点着鞭炮大张庆贺的,所以白天里,恭王府摆足了感激皇恩与庆贺封赏的门面,前来祝贺的官员同僚络绎不绝。直到天黑了,客人渐渐散了,乐极生悲的情绪才终于和暮色一起,笼罩了下来。

    想到女儿的未来,奕訢的心中悲喜交集。女儿能成为清朝王朝地位最高的公主,这本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只是这一过继,女儿就成了大行皇帝和太后的孩子了,此生都不能再叫自己阿玛,而要改口叫六叔,以后再见一面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对于奕訢而言就等于要割去他的心头肉。

    等到妃嫔和女儿都去休息,众人各去忙碌,奕訢移步去了“绿天小隐”独自喝起了闷酒。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酒过三巡,他重重地哀叹一声,想起就在前不久,自己联合皇嫂慈禧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权政变,而他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手握重权的议政王。当时的他实在太小视“弱女子”慈禧的野心和心计,自己心爱的女儿今后要天天待在慈禧身边,就相当于女儿变成了自己留在她身边的棋子,一旦奕訢胆敢有任何忤逆抗旨的举动,女儿也不会好过。慈禧这么做,是奖赏,更是制衡,一石二鸟,果然是高招。

    不知道女儿去了宫中,已然拥有实权的慈禧是否会待她一如既往。想到这里,忧心忡忡的奕訢举起手中已经抚弄许久的酒杯,一饮而尽,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奕訢的长女荣寿固伦公主生于咸丰四年,为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也是载入《清史稿》的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公主。

    幼时,王府上下乃至整个皇族都唤她为“大格格”。大格格是奕䜣这一辈皇兄弟几个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她自幼乖巧懂事,沉着稳重,对长辈恭敬有礼,对弟妹关怀爱护。每每见到这个女儿,奕訢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说不出的骄傲。

    咸丰帝虽然因争夺皇位与六弟奕訢生出了罅隙,登基后更是对奕訢处处提防,但对于这位大侄女,咸丰还真是疼爱有加。那时咸丰帝虽已在位几年,但仍无一儿半女,他时常下旨接大格格到宫里小住,希望大侄女的到来,能为皇家招来子嗣,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招弟”。

    就在大格格往来宫中不久,弟弟还真的招来了。咸丰五年,丽妃他他拉氏生下了一位公主。咸丰六年,当时还是懿嫔的慈禧诞下了大阿哥载淳,随后母凭子贵,接连晋升为懿贵妃。两年后,玫嫔徐佳氏生下二阿哥。如此一来,大格格便成了后宫里的小福星,各宫的嫔妃们都争相宠爱她,皇后和懿贵妃更是一见着她便眉开眼笑、赞不绝口,或许就在那时,她们便有了收养大格格的心思。

    咸丰帝在位的十一年里,内乱外患不断,最后英法联军攻下京城,咸丰帝却避往热河,忧愤成病,终在1861年御龙归天。咸丰帝病逝后,慈禧联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成功肃清了肃顺一党。随后,29岁的恭亲王、27岁的慈禧和25岁的慈安结成同盟,开启了“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全新局面。

    为表达谢意与感恩,慈禧旋即加封奕訢为议政王,委任军机大臣等手握实权的官职,还将他的大女儿接进宫中抚养,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视如己出。其实这看似奖赏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以防奕訢权大谋反,慈禧必须将他的女儿留作人质。

    对于这些前朝的纷争暗涌,此时的荣寿固伦公主自然难以参透,好在她的性情中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沉稳乖巧,又善解人意,懂得察言观色,宫中众人都亲切地唤她“大公主”。进入宫中生活不久,慈禧关切地问她可否习惯。大公主微微一笑,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无论宫中府中,女儿都过得很舒服。”慈禧听闻后非常高兴。

    当时,已经大权在握的慈禧,在众人面前多了一些凌厉和锋芒。可是退回后宫,她的寂寞却与日俱增。大公主则尽可能多地陪伴她,每天总是“皇额娘”长“皇额娘”短的,无微不至,真像个贴心小棉袄,让慈禧在生硬冰冷的皇宫中,体味到了至亲间的温热家常。

    辛酉政变后,年轻的慈禧还没有掌舵清王朝的能力,宫内外大小事务都需要奕訢亲力亲为。而奕訢虽然只是亲王,但实权与威望早已远远超过了两宫太后。加之奕訢这个人个性爽直、不拘小节,在吹毛求疵的慈禧眼里,渐渐便有了功高震主之嫌。

    同治四年三月,皇帝的起居注官蔡寿琪因与安德海私交甚密,便估摸着慈禧的心理上了一本弹劾奕訢的奏折。当时慈禧正想惩治奕訢,却苦于没机会。见此折后不禁暗暗欢喜,她不顾大学士周祖培等人的反对,亲自拟旨,将奕訢“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

    谕旨一下,满朝哗然。由于奕訢才能出众,当权之后做出了不少成绩,在朝野上下积累了极高的威望,连洋人也十分认同他的外交能力。不久,满朝文武以惇亲王奕誴马首是瞻,纷纷上疏为奕訢请罪。

    奕訢有如此高的威望和人气,这是当时权力斗争经验不足的慈禧始料未及的。不过她明白,革奕訢易,平众臣难。如果因为铲除奕訢而引来朝野动荡,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慈禧很快便改变主意,下旨革去奕訢议政王的头衔,但仍然以军机领班大臣的身份主持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日常事务。

    慈禧这一翻云覆雨的巴掌扇得奕訢措手不及,经此磨砺后,他总算摸清楚的这位皇嫂的秉性,于是一改往日的锋芒毕露,变得谨小慎微。为表臣服,奕訢还向两宫皇太后请旨褫夺女儿固伦公主的封号。他很清楚,只有他们父女两都安分降格,慈禧那颗多疑敏感的心,才能稍稍安宁。

    慈禧本不想除去荣寿公主的封号,但既然奕訢有意请辞,慈禧拒绝便显得矫情了。随后,大公主“固伦”封号被拿掉,可也没有一个和硕之类的封号取而代之,大公主从唯一一个被破例晋封的公主,一下子变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封号的公主。好在这样的尴尬处境并未改变她的生活,以及她与慈禧的母女感情。封号被削,可她在慈禧面前,还是那个温婉灵巧的贴心女儿,该请安请安,该孝敬孝敬,一切照旧。

    对于当时只有十一岁的大公主来说,生父被养母打压,见到两位至亲的龃龉摩擦,她的心里该是承受了极大的煎熬,可她居然能强压自己的难过,依旧喜怒不形于色,如此心静如水的性子,反倒让慈禧刮目相看了。

    慈禧

    转眼间,大公主十二岁,刚刚迈入公主婚配的年纪。慈禧觉着与其等到女儿情窦初开,自己错点鸳鸯配,不如趁她还小就赶紧指配一位出色的额驸,好让他两打小培养感情。主意定下来后,很快慈禧就忙不迭地为大公主张罗起婚事来。

    按照祖制,公主的婚姻一般是由皇帝指婚的,但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嫁给心仪的郎君,慈禧也算是煞费苦心。据当时一位老太监回忆:那天,公主精心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身鲜艳的礼服,在几位王妃的指引下,先去储秀宫朝见慈禧,然后走进一间光线昏暗的内屋,一旁的太监赶紧放下门帘。过了一会儿,只见三个俊丽的少年依次走了进来,并排站好。公主略略打量后,朝身旁的太监点点头,示意已选好,三位少年退下。看这大清公主选额驸的阵仗,颇有些帝王选妃的气势吧。

    尽管慈禧给了女儿极大的婚姻自主权,但大公主心里清楚,自己喜欢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让皇额娘满意。那个被选中的少年叫富察•志端,样貌斯文、性情温和,他的父亲富察•景寿也是位额驸,娶的是道光帝的女儿寿恩固伦公主。论起辈分,这志端和大公主还算是表兄妹。额驸的儿子又做额驸,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是封建皇族最喜闻乐见的。

    在常人的眼里,公主的婚姻应是最幸福的。她们有奢华阔气的府邸,有一呼百应的仆丛,可以和额驸一起赏花观月,日日缠绵,趁着最美的时光,缱绻人间。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公主的婚姻向来与幸福是沾不上边的。

    清朝祖制规定,公主和额驸在行过成婚大礼后,就必须各回各家,额驸早晚去公主府请安,请安完毕即返回自己的府邸。没有公主的宣召,额驸不得留宿,而留宿前还有诸多规矩。这些不合理的繁文缛节,慢慢消磨了公主的爱情。

    大公主与志端虽做了夫妻,却难得共处,更何来执手相伴。成婚后的大公主只得整日独自待在公主府,用尽一切办法打发时光。据一位在公主府当差的太监回忆,当时大公主常常一个人在院子里一圈一圈地骑马玩,这算是她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了。

    有人说,等待是人生最初的苍老。可等待终归是有希望的,前方的希望或渺茫,或崎岖,却总有驱使你前行的动力。大公主的生活却是无望,像是那哒哒的马蹄声,一路驰骋,踏着青草的忧伤,踩着野花的残香,只能奔驰在轮回的悲剧里。

    婚后仅仅五年,志端因痨病去世,17岁的大公主正值妙龄,却一下子成了寡妇。慈禧一心盼着女儿能嫁个好额驸,别像自己一般,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谁料 “怕什么就来什么”,当年慈禧27岁守寡,却还有一子的慰藉,而今女儿守寡的年岁提早了10年,又无子嗣。

    慈禧太后见大公主实在可怜,当初这门婚事又是自己亲自指定的,或出于内疚,或出于怜悯,她决定将女儿再次接到宫中生活。

    时隔五年,再次回到紫禁城,一切仿似如旧,依旧是长街长,烟花繁,依旧秋天微凉,冬有风霜。寂静时,也会觉得时光像静止了一样,岂料,那静止从来不过是姿态。物是,方显出人非。大公主原本就长得不美,经历了一番蹉跎之后,愈显老迈,加之摒弃装扮,就更加凋萎得厉害。清末著名文学家许指严所著的《十叶野闻》中,这样形容这时公主的容貌:

    “毁容不事装饰,虽二十许人,望之若妪媪也。”

    再次入宫几年后,大公主先后经历了弟弟同治和养母慈安太后的相继去世,也让她感叹,人生苦短,生者更应学会豁达。她待下人愈加宽和,对慈禧也更加孝顺。因为看多了人间聚散,她对于人事更有了成熟和深远的领悟。伺候过大公主的宫人们都说她既不像深宫妇人一般见识浅薄,也没有皇家长女的骄纵蛮横。

    同治死后,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咸丰之位,这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而慈禧依然是皇太后,依然可以继续垂帘。光绪进宫时只有四岁,慈禧只把他作为自己当权的傀儡,除了严苛管教外,甚少关心,好在有大公主处处护着这位小皇帝。慈安死后,光绪最亲近的人,除了恩师翁同龢,就只有大公主了。

    光绪七年,慈禧以光绪的御令,再次晋封大公主为固伦公主。如果说,当年的晋封是作为对生父奕訢的恩赐,也是权利制衡的砝码,而今时隔20年这个封号的回归,正是对她本人德行和威严的褒奖。作为此时宫中唯一的固伦公主,作为慈禧最信赖倚仗的女儿,她实至名归。

    公主年少守寡,加之性格贞洁沉稳,从不穿着艳丽过分打扮,倒是慈禧这个做妈的整日打扮得花枝招展。慈禧喜好奢华是出了名的,平素只要见到她穿艳丽奢华的衣服,大公主总是忍不住当着下人的面劈头盖面地训责:“您这么奢华做什么?你不过是清朝的一个老寡妇而已,打扮得这样妖冶,小心给人家落话柄。”话语虽无礼,却有道理,慈禧后来还真怕了她。每次只要大公主来见,慈禧就挑一件相对朴实的衣服换上,妆也不敢化得太过分,珠宝首饰也不敢多戴。慈禧一向嚣张跋扈、我行我素,唯独在大公主面前收起了所有的锐利和锋芒。

    据慈禧的贴身宫女回忆,有一次慈禧偷偷做了一件极其华丽的袍子,嘱咐左右人千万别告诉大公主,可没过多久大公主还是知道了,她见到慈禧就不开心地唠叨:“我对您不好么?我每天都惦念着母亲喜欢穿什么,喜欢吃什么,然后告诉宫里的主事太监,让他们去办来。母亲可倒好,偷偷地做一件衣服来穿,还要大家瞒着我。这事若是叫外人知道了,当我们娘俩是什么人呢?”一席掷地有声的责备,说得慈禧哑口无言。

    无言是无言,但每每大公主来请安前,慈禧还是会命下人准备好女儿最爱的吃食,细心周全,全然一位慈母的模样。

    1898年,光绪帝变法失败,处境非常危险。慈禧原本的意思,是要在乾清门前宣布祖训废掉光绪皇帝,然后将他御棍打死。慈禧准备处置光绪帝时,大公主正在去热河省亲的路上。一位伺候过光绪的老太监赶紧派人出宫,将消息通报给了大公主。大公主听闻后,万分焦急。公主身边的宫人回忆,大公主一向性子沉稳,从来没见她如此着急过。

    大公主连夜赶往西苑,跪求慈禧棍下留人。她对着怒火冲天的皇额娘苦苦求情:“皇弟自幼入宫远离父母,着实可怜。”见慈禧稍有松动,又赶紧奉承:“此番变法不成,多是皇额娘得神灵庇护,才使得大清得以太平,皇额娘眼下重点该是保护自己,而非操劳他人。”这番刻意讨好的话,以大公主的性子,平日里是绝对说不出口的,可此时救人要紧,她也顾不上这么多了,一番哀求最终让慈禧放弃了杀念。

    一天之后,光绪被囚瀛台,从此失去了自由,但好在性命无碍。瀛台是北京西苑一处三面环水的小岛,原是清朝皇室游玩观戏的地方。可从那以后,瀛台这个地名,便与光绪帝生命尾声的凄凉永远联系在一起,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

    大公主沉稳威严,但并非没有情趣的人。没事的时候,她就自学花鸟画。大公主的花鸟画跟瑜贵妃的山水画,并称“宫闱二妙”。可见公主还是颇有才情的。

    20世界初期,一位留洋回国的传奇女子裕德龄来到紫禁城,引发了不少的轰动。裕德龄年少时随父亲裕庚游历日本和法国,17岁时随父回京,因精通八国语言和西方礼仪,被慈禧招入宫中,作为御前女官,为慈禧做翻译工作。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平日连鲜艳衣服都不穿的大公主竟与时尚新潮的德龄成为了好姐妹,有空她便请德龄给自己讲讲国外的见闻,教自己学英文。当时大公主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一辈子没怎么出国京城的她其实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或许是遗传了生父奕訢的外交才能,大公主认真学习了一段时日后,开始尝试着帮慈禧处理部分外交事务,渐渐熟知各国贵族宫廷礼仪,许多外国使节的太太进宫,都要由她来接待作陪。

    1901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大公主陪同慈禧仓皇出逃,如丧家之犬,看遍了一路的民生凋敝、满目疮痍。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前后在一天之内相继去世,大公主哭着去吊唁,但眼前的景象,让她悲痛的心中顿时充盈了愤怒。大殿中,皇帝和太后的遗体一左一右停放于床板上,还没装殓。床板前各放置了两只蜡烛,如同鬼火一样阴气森森,整个屋子里没有一个人。皇后怯弱不谙事体,王宫大臣们都在忙立嗣的事,根本没有人操持帝后的葬礼。

    她见状后,立刻驱车去找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一进门,只见载沣正端坐于堂中,悠然地喝着茶,大公主勃然大怒,高声叱责道:“今天你大喜了,你儿子做皇帝了,你做摄政王了!两宫太后对你不好吗?现在帝后死了,大丧在即,你倒很悠闲淡漠,在家也坐得住!”

    摄政王害怕极了,赶紧召集王公大臣操办丧事。人手稍稍齐了一些,大公主就开始布置任务,调动人员,安排各种礼仪,一直到下葬,事事井然有序。后来,大家都议论说:“太后一生独断专横,连亲子都不待见,没想到这个养女倒是孝顺,真是没白疼她。”

    当人世的纷争,权势的制衡,纷纷拜倒在时间的面前,人们才懂得,或许,有一种感情,甚于血浓于水。

    被岁月覆盖的花开,白驹过后终会变成空白。经历了无数至亲离别,此时的大公主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每年春日,紫禁城的鲜花照旧绚烂,彻底寂寥的她只能在回忆里落空了残年。想想从前慈禧在世时最爱听戏,一出出你方唱罢我登场,或别离,或喜气,或哀愁,或开怀。而今台下的人的如台上的戏一样,都散了。想来,真是“人间无非大戏场,戏场本是小人间”啊!

    满清倒台后,大公主深居简出,但虎老余威在,在满清遗老面前,她仍然是大公主,拥有极大的权威。当时不少生活无着的人去投奔大公主,她干脆拿出一些本钱开银庄做生意,收留和帮扶了不少人。

    1924年,大公主寿终正寝,享年71岁。

    大公主死后葬于安定门外的雷桥村,这里曾是当年她陪同慈禧出逃京城时的落脚地,至今还流传着有关大公主待人亲厚,与农人们往来甚密的故事。

    清朝历史由于年代较近,遗留的资料档案相对详实,我们可以较为明晰完整地勾勒出当时很多人物的生命脉络,从而由点到面,拼凑出整个时代的基调与背景。我们读慈禧,说出的是嗜权;读奕訢,读到的是遗恨;读光绪,读出的是悲情。唯独读到荣寿固伦公主时,心底才会闪现一丝难得的温暖,这也是那个悲剧时代所剩不多的一点温暖。

    她其貌不扬,颠覆了我们对于公主的美丽印象,但正因如此,她的品格与德行才有机会在她的衰容背后,显得如此炫耀夺目。历史选择由她来完结中国的公主时代,或许有一定的必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阿杜_1950:所以,不能以貌取人!慈禧对大公主好,所以得了个给她送葬的回报,不能说是歪打正着吧。谢谢作者,故事给我们不少历史知识。👍👍👍👏👏👏🙏🙏
      • 昨天还是今天:你好像是在写历史小说😂
        心草雪月:@文艺青年柳铠 我的目标就是:正史+好看,哈哈
      • d0f461382ec6:这篇堪称为神作👍👍👍👍👍👍👍👍
        阁下,字迹工整,
        文笔极佳,
        才思敏捷,
        过目不忘,
        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
        谈吐不凡,
        谈笑风声,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
        言简意赅,
        完美无缺,
        一针见血,
        义正词严,
        一气呵成,
        大显神通,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万古流芳,
        一本正经,
        一箭双雕,
        长篇大论,
        功德无量,
        力排众议,
        力挽狂澜,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坚韧不拔,
        身体力行,
        空前绝后,
        视死如归,
        奉公守法,
        艰苦奋斗,
        忠贞不渝,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一尘不染,
        一鸣惊人,
        叱诧风云,
        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
        雷霆万钧,
        惊心动魄,
        横扫千军,
        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
        无孔不入,
        口诛笔伐,
        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
        无懈可击,
        无与伦比,
        励精图治,
        壮志凌云,
        高瞻远瞩,
        忍辱负重,
        盖世无双,
        龙飞凤舞,
        一丝不苟,
        日理万机,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断,
        分身有术,
        孜孜不倦,
        吾等楷模
        施主神人!👍犹如孔孟在世啊!👍神啊!从来未有这么牛x的人出现过亦没有比你更好的神作出现过,你已经成神了!!👍看了你的神作比吃白粉还爽!!贫尼对施主的敬仰之情犹如自来水管爆裂滔滔不绝又似那毒品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天啊!为什么?为什么要让贫尼在有生之年遇到这么有才的神人看到你这么棒的神作啊?太好了!太好了实在太好了!!👍👍👍👍👍就连哑巴看后都忍不住开口大叫:太好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后面省略N个啊字!!!👍👍👍👍👍👍…
      • 风儿也温柔:👍🌸🌸🌸🌸🌸

      本文标题:中国最后一位公主:晚清照片中最丑的深宫女子,唯一令慈禧惧怕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hm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