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殊胜法门: 净土念佛法门

作者: 清月照天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20:16 被阅读4次

    净土法门简介

    净土法门,即佛教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

    净土宗是「他自二力」念佛法门。他力指的是弥陀十八愿,即彻底投诚皈依,仰仗弥陀愿力。自力指的是修净业三福和自性念佛。能否往生靠的是他力,往生后品位的高下靠的是自力,自力和他力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增长。

    净土宗的祖师大德,代表人物有: 东晋的慧远大师,唐朝的善导大师,宋代永明延寿大师,明代莲池大师,明代藕益大师,近代民国印光大师等13位祖师。

    阿弥陀佛圣号: 南无阿弥陀佛

    (注音: nā mó ā mí tuó fó  )

    01、「净土念佛法门」的殊胜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它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因与果——无上因,成就无上果。净土的因,在《阿弥陀经》来说,是「信、愿、持名」为因,「往生不退」为果(念佛为因,成佛为果)。

    为什么这净土的因果特别的殊胜呢?

    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它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透过忆念弥陀的名号,能够摄受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而转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印光大师就把这个道理,讲得更加详细了,他说:这个念佛的因果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以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身为众生,我们哪有什么功德?!我们心中都是妄想(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是我们妄想的心跟名号一接触的时候,投大觉海。这个名号能够引导我们,趋向弥陀广大的本愿功德海,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一滴水投入到大海,便与大海同一深广)。

    我们可以这样讲:念佛者因小果大。因地只是一个名号的忆念,但是这个果地的功德是广大的依正庄严,这个的确是不可思议!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实是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门。其殊胜如此。

    之前看到一段文字,于念佛往生净土之殊胜法门,苦口良言,悲心切切。现摘录之。

    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净土三经,专明其致。世多习矣不察,视为浅近。谓不若教海之宏深,禅宗之直捷。每扬宗教而抑净土,尚自力而恶佛加。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致如来彻底悲心,郁而不畅;众生出苦捷径,塞而罔通。今不避罪责,略引证据。冀见闻随喜,同生莲邦。

    ——(增广下•重刻弥陀略解圆中钞劝持序)

    02、没有良好的「戒,定,慧」工夫作为基础也可以修持净土法门吗?

    对于这个问题,印光大师这样解答。

    印光大师法语: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简称「果觉心因」),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无量寿经颂)

    净土法门特别,只要「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本来就不要求戒定慧,戒定慧你能做到,当然好,即使一点没有做到,都不妨碍。

    不可用通途法门衡量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很特别,「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绳」就是线,古代的木匠做活要用墨线,称为准绳,所以又引申为标准。

    印光大师在这里说:净土法门,不能拿着通途法门的教理,来做标准、来衡量。

    很多学净土法门的人,心里边就像拨浪鼓一样,觉得说:「我这么多的烦恼,一点也没有开智慧,持戒也不能清净,妄想纷飞,半点禅定也没有,我这样怎么能往生呢?」他这就是以通途的教理为标准,拿来搞混淆了,以为净土法门也一定要「戒律清净、禅定清净、要开智慧」(这三点是通途法门要达到的要求),以为做不到这些就不能往生。这个是错的,这个就混淆了。

    修持法门,如果能分清通途法门和特别法门,平时听到有关的议论,心里就不会惊动,很稳定,听法也能明白。不然的话,我们往往会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听进来之后,心就慌乱,没有底了。

    所以,祖师的教导很重要,就是说我们特别法门,不能够按照通途法门的教义来衡量。如果我们不明白,听别人一说:「某某人哪!你只念佛怎么能往生呢?你烦恼这么重,业障没有消除,功夫也没有提上来,还没有禅定,又不清净,你怎么能往生呢?」

    PS:  一点个人的理解。

    关于「戒,定,慧」与「信,愿,行(持名)」

    慧不发,常常难以信地真切。信不真,则愿难坚。信不真,愿不坚,而难有定,不定则难以中道直行。

    又,持戒而能渐定,定而能行中道。

    总须定,或从信、愿定,或从戒定,或从禅修入定。

    然而净土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持念佛号已经总摄「戒、定、慧」三无漏学,具有巨大的加持力。故而,「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亦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工夫。

    故而,还须加上一条,或从「执持名号」定。

    所以,有戒定慧的工夫作为基础,当然很好,即使之前没有一点戒定慧的工夫,也不妨碍。只要有「信,愿,行」作为念佛往生的三资粮,执持名号,渐渐就能入定,入定而能显发一定程度的智慧,智慧显,而自然生戒。戒生定,定生慧……慢慢地,「信,愿」也会变得具足,更加有利于修行。长久如法修持,身心也会慢慢变得轻安愉悦。


    03、《佛说阿弥陀经》其中的一段经文释义(善导大师)。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释义

    1、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导大师批注: 多以为发菩提心、广行六度、修诸万行、积善累德,谓之多善根多福德;而不知只要“执持名号”,即是多善根多福德。

    PS: 一点个人理解

    因“执持名号”已总摄戒,定,慧三无漏学;且“执持名号”是「摄佛功德成己功德」,这个名号能够引导我们,趋向弥陀广大的本愿功德海,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一滴水投入到大海,便与大海同一深广)。

    2.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多以圣道法门之观点,曲解净土特别法门“一心不乱”之真义,以为念佛功深,证入三昧,或者伏断惑业,不生烦恼,谓之一心不乱。

    而不知“执持名号”即是“心信弥陀救度,口称弥陀名号”;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专”;“不乱”即是“不杂乱”,不杂亦是“专”;是故善导和尚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谓之「念弥陀专复专」。

    故,不论何人,但能尽其形寿(若一日、若七日之意,亦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之意),专念弥陀名号、愿生极乐世界者,即是乘佛愿力,已得往生,甚为易解易行,毫无别义玄义也。

    3.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多以为命终之时,必须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颠倒,方能感得弥陀现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所谓“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也。

    盖“平生专持佛名故,临终佛必现前;因佛现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颠倒。”此两重因果,经文分明,祖释显然,若静心思维,则其义自现。

    04、持念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要义

    “专仗弥陀本愿,专称弥陀佛名,凡夫直入报土”。

    ——善导大师

    报土: 这里的报土 即阿弥陀佛本愿圆满成就的清净庄严佛国报土,是一真法界,无漏无烦恼,无苦极乐。

    印光大师说: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

    故曰:万修万人去。

    又可作如下总结

    净土宗宗旨: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宗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净土历代祖师大德图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月照天心:以上许多内容摘自净土修学相关文章。顶礼感恩各位善知识,顶礼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感恩佛法僧三宝!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标题:佛法殊胜法门: 净土念佛法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sk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