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圣人非全能全知

作者: 劲风屠龙 | 来源:发表于2024-08-29 12:33 被阅读0次

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圣人的一个定性,圣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但是他并不是全能的

其实上面那句话说的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啊,天底下的事事物物有无数,圣人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呢?他所知道的是道!道可化万物,他想知道的,他就可以很快的学会,他也可以去问别人,他不想知道的,他可以不去学,他可以永远都不知道

孔子有很多次的去问别人,有很多时候还是对不如他的人进行请教,所谓的不耻下问就是这个,所以说,为什么有很多人会认为圣人是全能的呢?

圣人不会玩电脑,他就不是圣人了吗?他不会打架,他就不是圣人了吗?他不会唱歌,他就不是圣人了吗?

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君王留下他,他就不是圣人了吗?孔子饥寒交迫的时候,他就不是圣人了吗?

所以说圣人从来不是全能全知的,那些全能全知的不是大道,就是骗子!你更相信他们是大道,还是更相信他们是骗子呢?当然了,你觉得是其他的也无所谓!

总结一下说就是:智慧、当下意志以及行动都是以道德为方向的人就是圣人,他可能做不成什么大事,但是,绝不坏道德!

还有些人对圣人的苛求,那是太无理取闹了!成就一件事不仅仅需要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合适的外部环境与特定的物质条件,否则谁也无能为力!就像老子与孔夫子都改变不了当年的世间丑态一样!

一个人能对大道领悟到接近圆通无碍的地步,那个人就可以称为圣人了!就是说啊,他不见到,他就可以不知道,他见到了,他很快就能明白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圣人的悟性那是很高的,你与他同时学习一个东西,他会比你快太多太多了,因为他是在道理上接近圆通的,他只要去把这个道理与那些外在的东西去链接,他很快就能把二者彻底打通

而很多笨笨的人啊,他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与圣人的区别

一些人会拿某一个人的某一些缺点去攻击那个人,这纯属就是无理取闹,人家有缺点,有短板,难道你就没有了?人家能说出你很多的短板,你又怎么说呢?

圣人有道,但是,不可以把所有的术都精通,因为人生有限,他学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时间学,或者说根本没必要学!他一生都没有时间与意向去学的,他怎么可能精通呢?

这也是我们说的术业有专攻!

他之所以能被称为圣人,而你不能,是因为他是有道德的,有道的人才是更高一层的人,所以说我们才会修道德,而把术放在后面

术再好,那也是一技之长,你也不能成为圣人!就算是墨子那么好的术,那也是一样,他要是没有很高的道德品质,他又如何被称赞的呢?

相关文章

  • 王阳明 | 今天才知道“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看王阳明传记,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曰,“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曰,“致良知”。 将王阳明《传习录...

  • 20170421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阅读书籍:《阳明传习录》中 有效时间: 1小时 阅读困难:没有 阅读收获: 【1】王阳明论圣人之学。①圣人与愚夫愚...

  • 做人王阳明,内心自足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在王阳明看来,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

  • 《列子》卷1天瑞诗解3真情无为非知非能

    《列子》卷1天瑞诗解3真情无为非知非能 题文诗: 子列子曰:天无全功,圣无全能,物无全用. 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

  • 全知与全能

    生命的本源,因为它无所不在,所以叫“全知”。“全知”就是不知,就是“根本智”,就是绝对的知。“全知”者,不知也。他...

  • 闫贵忠老师教育思想

    【志正书斋】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列子》) 我们只是我们,谁也学不...

  • 传习录

    今天,第一次读《传习录》。之前听人说过有两个半圣人:孔子 王阳明算两个 ,曾国藩算半个。可见王阳明在历史中的地位之...

  • 王阳明:学习圣人的正确方法-东方阳熹释义-道德真源

    来源:《圣贤法语》栏目1178篇 摘自:《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

  • 沈少侠(沈鹏):不忘初心,心诚格物!

    这几天一直在读《传习录》,研究领悟王阳明的心学,学习王阳明圣人的知心和天理,讲究知行合一,十分有感悟,现在的人和事...

  • 知行合一:莫让一切止于“如果”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 现今的“王阳明热” ,【知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圣人非全能全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jx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