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刘震云的小说,对其小说中极具河南地方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喷空”,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喷空”在河南方言中就是“聊天”的意思,也是普通老百姓在繁重的日常生活中逗闷取乐,消遣排解烦苦的一种民间娱乐方式,类似于北京的“侃大山”,现在竟逐渐发展成风靡河南的一种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
在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日三秋》等小说中,经常出现对“喷空”这一民间语言艺术的大篇幅描写。《一句顶一万句》中,杨家的老三杨百利,小时候算命先生曾给他算过命,说他“为了一张嘴,天天要跑几百里。” 在延津新学上学时,杨百利结识了一个好朋友牛国兴,牛国兴就是一个“喷空”的好手,杨百利与他志趣相投,除了粘知了,就跟着他一块儿练习“喷空”,以至到后来,杨百利也成为了一名“喷空”的高手。
“喷空”,是一句延津话,就是把有影的事,没影的事,由一个人无意中提起一个话头,另一个人接上去,然后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添枝加叶,叠床架屋地把整个事情的起承转合搭起来。或者可以说,就是由这两个人一起,共同讲述、完成一个故事。有时喷得好,这故事的情节就能信马由缰,神游四海,不知道发展到哪里去。
“喷空”不同于一般的聊天,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胡吹瞎侃”。如果是“喷空”高手,两个人能把起开了头的故事,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语言魅力,把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件小事,编演成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
“喷空”喷的好,它的评判标准就是要把故事情节“喷”的形象夸张,曲折离奇,生动有趣,“喷”出的故事能一环扣一环,一幕接一幕,有高潮,有起伏,绵绵不绝。就像两个人扯线团儿,中间不能断头儿,人物情节不但要接的上,还要接得好,接得巧,流畅、丝滑、新奇。“喷空”可以是真事,也可以是虚构;可以是生活现实,也可以是志怪魔幻。“喷空”可能夸张古怪,荒诞不经,但事情的基本逻辑必须要能讲得通,这就要求作为对手或搭档的两个人要棋逢对手,这样才能达到“喷空”的最高艺术境界。
后来这一民间娱乐形式被发掘并发扬光大。2013年著名编剧、导演、作家、艺术策划陈红旭根据“河南坠子白口”聊天方式,查阅、研究、挖掘、吸收了北宋时期河南开封“勾栏瓦肆”中流行的合生、商迷、杂剧、讲史、小说等说唱艺术精华,把“喷空”发展成了一门极具中原特色的幽默语言艺术。
所以说,真正鲜活的艺术,它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都来自民间。
突然想到,这种“喷空”的艺术,不就是最早的说唱白话小说的艺术来源吗?
更主要的是觉得,这种“喷空”艺术形式,倒是能充分锻炼、丰富、提升我们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很好方式!它完全可以应用在小说的构思、创作中。围绕一个主题,就这么天马行空地想,无拘无束地想,随心所欲地想,然后,把它讲出来,把它写下来,这不就是一篇小说的构思吗?
有空还真想练一练,体会一下这种神奇又特殊的艺术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