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岁随想录(十二)回家杂感

作者: xwgong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1:21 被阅读816次

点击阅读前一篇:《三维人生》

母亲是阳光·哥哥摄于2017年10月26日

1.

三十年前,我坐着那时候真正的火车第一次从北京站回到长沙站,清晨七点,见到站台上来接我的二哥,我扑向他,偷偷在他的衣领上擦干积攒了一个学期的泪水。闻到的香烟的味道,那一时刻也不觉得讨厌,是从小闻到大的家的味道。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从瑞士回国,家是黄土地。天下着雨,飞机重重地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记忆瞬间苏醒,泥土的清香、兴许是年少时不耐的泥土的腥气,那一刻让我心跳加速,泪流满面。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从美国回瑞士去开会,站在巴塞尔的火车站门口,看眼前来来往往的有轨电车,冬天的空气又湿又冷,那股熟悉的味道、曾经的家的味道,青春时寂寞的味道,一下子从心底涌入眼底,变成了泪。

是我一次次选择了离开。我又为什么一次次流泪?

回家是什么样的情感?一生中能拥有多少曾经的家?多少家回得去?多少家永无归?

我撒下的泪水是对过去的留恋,对现实的迷惑,还是对未来的恐惧?

未来,家在哪里?何以为家?

2.

从小到大,似乎都在围着回家的事情转。人到中年,更是如此。日子短了,和我们分时间的人和事都多了,回家也更难了。

更难的是,该回哪个家?和谁一起回家?

3.

且不说,若是结婚了,回家是该回婆家还是娘家?一个人回还是一家人回?若是孩子长大了,逢年过节我们该是回父母的家?还是在自己家等着孩子回家?

像我这样的,每每攒下假期等孩子学校放假,临近了却不知如何是好。儿子想回美国的家,女儿想回上海我的家或是瑞士她爸爸的家,我想回自己妈妈的家,回了妈妈的家,妈妈说要去乡下的老家。

2017年8月布达佩斯街头,两个孩子在欧洲短暂相聚后,安娜回瑞士和美国,艾伦回上海,我们各自现在的家。

4.

老家的老人越来越少了。记忆和故事都随风而逝。我回家已经是姑奶奶的辈份,那些孩子们,他们哪里会觉得那里也曾是我的家,斜阳也曾在某一处的田埂上拉长我年幼的身影。

在不久的将来,老家于我,也许只剩偶尔对羞女山和桃花江的怀念,在柔软的心灵深处,有一弯秋水,飘扬的笛音,戴着斗笠的牧童。那些都一去不再了,罢罢罢...... 也不必在意。

我如奔波的蝼蚁十有八九也将在异乡变成异乡的尘埃。那也是值的,毕竟那异乡,一定也曾寄托过情感,在今生的某一时刻,曾是我的家。

5.

可是那天哥哥们说要去老家盖个房子,前有池塘,后有竹林。说我们可以一起养老,大哥钓鱼做饭,二哥画画泡茶,我写字聊天。上午喝壶普洱,晚上喝杯红酒。偶尔有晚辈们来访。那就是家。

那世外桃源的味道飘在心里,我听了欢喜,却不言。不言的我心想我们都不过是过客,来去匆匆的过客。

可是有这样的梦或是妄想也是幸福。忍不住思忖,有一天,不知道儿女的心里会不会也有这样一个老家,绿水碧波,杨柳依依,时有时无,藏在梦一样的远方。

也许我是庸人自扰。倘若从来不曾拥有,哪里会感到失去。亲近热爱他们如我,毕竟也不知道他们内心深处,何以为家。

心里止不住替他们疼,也替自己疼。

6.

这几年在国内无论多忙、多远,我都赶回家和母亲庆祝她的生日。今年也不例外。重阳节早上七点的飞机,回到益阳正好赶上午餐。好喜欢见到母亲淡定的微笑。我搂着母亲,吻着她的发丝,闻着丝丝幽香。那就是家。

可是回了家自然又要走。母亲念叨着,这样的来去匆匆,回来作甚?我说,儿子一人在上海,我必须赶回去啊。母亲一脸失望。我赶紧说,“我会很快再回来的。妈妈,如果需要,我明天就回。”

母亲说,“怎么可能今天你走,明天又回呢?除非我明天死了,你回来奔丧。”

我说,“呸呸呸,不吉利,千万不要这么说。” 心里一紧。

7.

第二天我一大早从益阳经长沙赶回上海,到上海的家是下午一点。儿子并不在家。打他电话,他勉强接了,说他正在外面和朋友一起吃日本料理。

早就知道,世上只有痴情的父母和那些没心没肺的儿女。我自己不也一样吗?抛弃了妈妈回来陪儿子。儿子却在外面陪同学。

8.

妈妈说,她还剩下一个地方可回,那是个永恒的家。那个家在夕阳西下后黑暗的山头。无边的黑暗。无边的宁静。无边的永恒。

宁静和黑暗之后太阳将重新升起。似一切无恙。

只是那时,我就没了那片最想我、最念我、最爱我的家,那方带着幽香的净土 - 一生一世默默守护着我的母亲的心,我的家。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9.

到那时,我希望自己不再迷惑,不再恐惧,不再流泪。我将守护好自己的心,让它更加坚强勇敢,因为那将是自己唯一的托付 - 在自由的天空下,我的心将是我身体的家园,儿女的家园,父母灵魂的家园。

那颗心是一座桥梁,连着过去和未来,连着黑暗和光明,连着家和远方。

湘伟

2017年11月4日,上海

暂且零碎成文,有待仔细推敲。

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关于我》

相关文章

  • 四十八岁随想录(十二)回家杂感

    点击阅读前一篇:《三维人生》 1. 三十年前,我坐着那时候真正的火车第一次从北京站回到长沙站,清晨七点,见到站台上...

  • 四十八岁随想录(一)开篇

    欢迎点击此处阅读随想录(二)- 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 某月某日辰时,不多不少,我整整四十八岁。出生那年不算,这是人生...

  • 随想录 四十二

    1. 黑暗和光明就如昼夜,黑夜既然已经到来,白天还会远吗?只要熬过止黑暗,光明定会来临! 2. 自私的人,他的爱...

  • 四十八岁随想录(十五)当我们不再年轻,当颓废变成唯美(大量图片,

    欢迎点击进入我的四十八岁随想录上一篇:《孤独逗笑》。 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由来已久。请不要怪我的调子太悲凉。也许你不...

  • 和女儿一起笑

    你今年两岁,我四十八岁 你十二岁,我五十八岁 你二十二岁,我六十八岁 你尚未独立,我垂垂老矣 你喜欢笑,见到什么都...

  • 四十八岁随想录(九)人生的低谷

    点击阅读前一篇文章《四十八岁随想录(八)怕老还是怕死》 我第一次开始折腾离婚时,还不到三十岁。在那之前,我所经历的...

  • 四十八岁随想录(四)父亲

    点击进入前一篇文章《三毛给我的橄榄树》 我从来不敢写父亲。那需要能沉得下去的心思,一双舍得哭肿的眼睛。 近日突然觉...

  • 管不了

    他和她离婚。 他,四十二,她,四十。他们的女儿,刚好十八岁。 他的母亲瘫痪在床,但头脑清醒。望着可爱的孙女,她老泪...

  • 四十不“祸”

    自从我四十岁左右,就不断的祸事连连。三十八岁,父亲去世;四十一岁,和前夫离婚;四十二岁单位下岗;最近几年,由于想赚...

  • 四十二度——回家

    回到村子,回到家。 从接连下雨无比凉爽的北京回到四十二度的西安,些许蒸桑拿的味道。一个夏天没吹过空调没铺过凉席的我...

网友评论

  • A紫烟霞:太羡慕你了,可以满世界飞
  • 数峰无语:文字美,第一张照片也美!
    xwgong:@数峰无语 谢谢您。是,母亲的美丽让我无法形容。
  • 简远山人:家,诠释得真好!回家,如今的矛盾纠结……所有人,都最终有一永恒的家,都一样,我们正在越走越近……好有哲理!写得好!👍👍👍
    xwgong:@简远山人 谢谢你的鼓励。
  • 果枚:写得真好!妈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心。
  • 针织真理:父母这么好伟大啊
  • 丹菡:好感人,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写出了我们心中的感觉,看得人泪奔……可惜我没家了,连最后的家也没有了……
    丹菡:@xwgong 谢谢🤗🤗🍹
    xwgong:@丹菡 亲爱的,你还会有家的。别这么想。家在我们的心里。
  • 胡净溪:看得想哭呀
    xwgong:@驿使梅花 我也是,很想哭。谢谢你。
  • sarawei110704:好有分量的文章!好羡慕你还有妈妈盼着你回家🙏
    我这几天感冒一直没见好转人就开始变得脆弱,每天都好思念妈妈,每晚都梦见妈妈梦见我从小长大的家。有妈妈的家就是最温暖的家。
  • 简之宁:人常说,妈妈在哪,家就在哪。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幸福的人儿。另,你有一支神笔,总能将一些细微的想法刻画得如此细腻淋漓
  • 空谷百合:读完这篇文章,心头涌起淡淡的哀伤,想起我九十岁的奶奶每次电话都问:“什么时候回家?”.......
    我们在这世上都是寄居的,是sojourners and pilgrims,所爱的人在哪里,家就在那里。
    xwgong:@空谷百合 寄居的,说得真好。
  • 9a8b9ae53a20:孩子长大了,身边陪伴的人和圈子会越来越多,对父母的依赖会越来越少。父母老了,身边陪伴的人和圈子会越来越少,对子女的期盼会越来越浓。
    xwgong:@Alex智明 总结到位!
  • 理智Li_zhi的智慧庄园:弱小成长时那份家的安逸、心灵可以休息的港湾,因为有了一次次向外奔跑的对比,才会更加怀念、珍惜!反过来想一想,现在的忙碌奔袭,也是在为孩子们的明天,筑起坚固而温暖的城堡,将来的某天某刻,他们避风遮雨用!:blush:
    xwgong:@理智Li_zhi的智慧庄园 是啊,一代一代爱的传承。
  • 清雨浅浅:真情实感,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xwgong:@清雨浅浅 是的。:cherry_blossom:
  • 虬田:一个学期的泪水:+1:
    xwgong:@虬田 :heart_eyes:
  • 爱瑋儿:好羡慕你还曾有过扑到二哥肩上落泪的那一年,自从父母离我而去,我就知道自己“无家可回”了!虽然旁人会劝慰说:还有他啊。只有自己知道:亲情是爱情替代不了的。但依然会假装坚强地告诉自己:心安即是家!
    丹菡:@爱瑋儿 同感,抱抱👭👭
    xwgong:@爱瑋儿 抱抱你。是的,我是和幸运的六零后。

本文标题:四十八岁随想录(十二)回家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dy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