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做一个学而知之的人,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是谦卑的人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而凭空造作的人吧,我却没有这回事。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看,全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篇之二十八
孔子一直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自己知识是后天学习来的。这章进一步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孔子说,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道理都还没弄明白,却在那里不懂装懂,凭空造作。句首的那个“盖”字,是副词,表示下面要说的话带有推测性,意思是大概、也许。“知”,知道、懂得、了解。“知”什么呢?就是知道、懂得事物的道理。“作”是制作、创作。
这个“作”字,也有人理解为著作、写作。但在春秋时期,用于文字载体的材料主要是竹简或丝布、麻布,价格贵且稀少,所以要写著作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像现在网上谁都可以当写手。还有人说“作”是指人的所作所为,就是常人的日常行为。如果是这个意思,句首又何必要用推测性语气的“盖有”两字呢?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情都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做的,那么这些人都是在“不知而作”了。
比较靠谱的理解,这里“作”字的意思,就是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的作,指创造制作。它包括形而上的思想学说、道理法则、文化艺术等,当然还可以把理解的思路放宽一些,同时也包括了形而下的各类器物、技艺的创造制作。所以这个“作”字,是指做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事,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接下来孔子说,“我无是也”,我没有这回事。“是”,代词,这、这样,指前面那种“不知而作”的情况。孔子强调那种啥也不懂而妄自造作的事情,自己是从来不干的。不懂装懂,能创作出什么新东西来吗?显然不可能。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平时要注意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从”,跟随、依从。即在多听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作出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加以学习,接受它,依从它。这里要注意,“多闻”的“闻”字,不仅是指要注意倾听身边接触到的声音,还包括“远闻”。即要注意听取历史流传下来的有关古人的传闻,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的至理名言,学习他们高尚的道德行为,学习他们的优良传统。
“多见而识之”,平时还要注意多看,把看到的全都记在心里。“识(zhì)”通“志”,记、记住。孔子这里是教人学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方法,要把看到的一切,全都默默记下来,放在自己心里。这里不是光记好的东西,而是要学会全面观察,是非善恶、正反两方面的事都要统统记下来。记下来之后是不是就完事了呢?不是的,还要用心作比较分析,从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来。有时候眼睛见到的东西也并不是事物的真相,也许是假象,也许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也许还会受到个人成见的影响。所以记下来之后,还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过程,要反复推敲,分析求证。对的、好的作为榜样,加以学习;坏的、恶的作为借鉴,作为反面教员,吸取其教训。
“知之次也”。孔子认为,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这个“次”字,有人把它理解为次序,即对“知”的认识和获得的过程,这样理解当然也是说得通的。但有学者作过研究,《论语》中“次”字共出现过8次,意思都是指差一等、次一等。如在《季氏篇》中,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这里的“知之次也”,和“学而知之者,次也”的意思是相同的。
限于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认知,孔子并不否认有“生而知之者”,并且还把这种人排在上等位置。但他从来只说自己是学而知之的人,是“好古,敏以求之”的人。并且孔老师还非常谦虚,把自己这种学而知之的人,放在次一等的位置上,说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人。看起来他是谦虚,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哪有什么“生而知之者”,孔子只是把这种虚无的人,放在高不可攀的虚空中罢了。
由此可见,本章的前半部分,实际上是孔子的一个自我声明。明确告诉大家,我孔子立德立言,都是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底蕴,有通透明彻的理论支撑的,并不是随意穿凿附会,或不懂装懂的凭空捏造,孔家店里全是货真价实的干货。这番话的后半部分,则是给同学们指示了一条为学的门径。不但要多听、多看,还要善于听,善于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去判断,并且要牢记在心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最后一句话,则是告诫同学们,要踏踏实实做一个学而知之的人,切忌搞假大空,自己没有真知,却妄自造作。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是谦卑的人。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言无穿凿也。言时人盖有不知理道,穿凿妄作篇籍者,我即无此事也。人若多闻,择善而从之;多见,择善而志之,能如此者,比天生知之可以为次也。言此者,所以戒人不为穿凿。
《论语正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夫子自居学知,故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是次于生知也。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孔子自叙求知之功以示人也。夫生知安行如孔子,而谦冲自勉如此,则知闻见、择识乃求知之法,而讲学穷理之功,诚不可或废也。
蔡节:夫子犹不以生知自居。多闻而能择,多见而能识,自处于知之次而已,此盖圣人之谦辞也。
张栻:又言知之次者,使学者有所持循,由其序而至焉。多闻择其善而从,多见而识其善,此虽未及乎知之至,然知之次也。择焉识焉而不已,则其知将日新矣。
陈祥道:君子之于学也,远则闻而知之,近则见而知之。多闻患于不能择,能择则知所从;多见患于不能识,能识则知所辨。此特知之而已。“吾道一以贯之”,则知之上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则知之次者,学者之事也。曾子子贡皆闻一贯于孔子,曾子能唯而不能辨,子贡知听而不知问,则知之上者,圣人之事也。
蕅益大师:知便不作,作便不知。
《焦氏笔乘》:《淮南子》曰:“精神已越于外而事复返之,是失之于本而求之于末也。蔽其元光而求知于耳目,是释其昭昭而道其冥冥也。”噫!世之言学而不蹈此者几希。(内求,而不要外求)
《四书反身录》:多闻善言,多见善行,藉闻见以为知,亦可以助我之鉴衡,而动作不至于妄。然去真知则有间矣,故曰“知之次也”。知闻见择识为知之次,则知真知矣。真知非从外来,人所自具,感而遂通,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心思言动,莫非天则,未尝自私用智,虽作非作,夫所谓真知非他,即吾心一念灵明是也。天之所以与之,与之以此也。知此则知真知,真则动不妄,即妄亦易觉。所贵乎知者,在知其不善之动而已,此作圣之真脉也。
刘宗周:不知而作,冥行也。孔门重躬行而先致知者,知到然后行也。阳明子言良知,而曰行到然后知。见知行合一之学。
钱穆:孔子以师道自居,则决非仅属多闻多见之知可知。本章上半节,乃孔子之自述。下半节,则指示学者以从之入门。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正义》《论语征》《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后案》《癸巳论语解》《论语集释》《论语全解》《四书训义》《四书解义》《焦氏笔乘》《四书反身录》
网友评论